鄉野中的滋味 蘊含川菜的根脈
原標題:鄉(xiang) 野中的滋味 蘊含川菜的根脈
臨(lin) 近年關(guan) ,家家戶戶已經忙碌起來,采購年貨,精心準備年夜飯。
中國的傳(chuan) 統節日,似乎都與(yu) 美食有著密切的關(guan) 聯,春節的一盤香腸、端午的一個(ge) 粽子、中秋的一個(ge) 月餅,食物是過節習(xi) 俗的重要內(nei) 容,通過人們(men) 的味蕾承載著記憶,也寄托著情感。
年過八旬的袁庭棟,是有名的巴蜀文化學者,也是一位資深的川菜美食家,寫(xie) 作了《袁庭棟說·川菜鄉(xiang) 風味》等多部川菜文化專(zhuan) 著。1月24日至27日在CCTV-2和嗶哩嗶哩播出的川味美食文化係列紀錄片《川味》特別篇《鄉(xiang) 廚》,袁庭棟擔任了民俗及文化顧問。
1月26日,袁庭棟接受記者采訪時,談起“鄉(xiang) 廚”這個(ge) 話題,充滿了感情。研究川菜文化多年,袁庭棟認為(wei) ,好吃不過“鄉(xiang) 風味”,隱藏在鄉(xiang) 野中的美食,是川菜的根源,也是精華。
在2021年出版的《袁庭棟說·川菜鄉(xiang) 風味》中,袁庭棟就通過“鄉(xiang) 風味”和“吃八方”係統敘述了鄉(xiang) 野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絕妙。
在許多外地人眼中,提到川菜,就是麻辣鮮香的串串、火鍋。實際上,川菜內(nei) 涵並不僅(jin) 僅(jin) 限於(yu) 此,味道也不僅(jin) 僅(jin) 隻有麻辣,而是“一菜一味,百味百格”。在《鄉(xiang) 廚》中,觀眾(zhong) 就看到,有甜的川菜,有鹹的川菜,也有以苦為(wei) 其妙的川菜。
“在四大菜係中,川菜是平民化的菜,用的都是常見的食材,但能做出最精彩的味道,非常講究技術。例如川菜中的名菜麻婆豆腐,就足見川菜的製作功力。”袁庭棟說。
在《鄉(xiang) 廚》籌備時,攝製組找到袁庭棟,表達想要拍攝一個(ge) 專(zhuan) 門聚焦鄉(xiang) 廚這個(ge) 群體(ti) 的紀錄片,立即得到袁庭棟的大力支持,他積極參與(yu) 到前期策劃中。
“我覺得這個(ge) 選題非常好,鄉(xiang) 廚是值得記錄的一個(ge) 群體(ti) ,以師徒相傳(chuan) 學習(xi) 手藝,行走鄉(xiang) 野之間。”袁庭棟說,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鄉(xiang) 宴,並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美食,更有著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這也是鄉(xiang) 宴的重要組成。
去年,攝製組麵向全川征集鄉(xiang) 廚,在篩選拍攝對象時,袁庭棟也參與(yu) 其中。他跟著攝製組,前往幾個(ge) 點位進行實地探訪。“我覺得要拍攝這個(ge) 主題,那就要走到真正的鄉(xiang) 村中,尋找地道的味道。”
所以,在最終呈現出來的《鄉(xiang) 廚》中,人們(men) 跟隨鏡頭看到廣袤的巴蜀鄉(xiang) 村,那些樸實無華卻充滿著溫情的“鄉(xiang) 風味”,熨帖口腹的同時,也撫平人們(men) 悠遠的鄉(xiang) 愁。(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吳夢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