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獲評“世界領先”

發布時間:2022-02-15 16:42:00來源: 北京日報

 

  位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近日相繼迎來冬奧賽事。這裏也是本屆冬奧會(hui) 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延慶賽區總設計師李興(xing) 鋼帶領團隊實現了高山架空平台、地形氣候保護係統、邊坡修複技術等一係列科研成果的落地應用,填補了我國高難度雪上場館建設空白,兩(liang) 場館分別被對應的國際單項體(ti) 育組織認證評價(jia) 為(wei) “世界領先的高山滑雪場館和雪車雪橇場館”。

  從(cong) 零開始建起一座“小城市”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李興(xing) 鋼曾擔任國家體(ti) 育場“鳥巢”中方總設計師,本屆冬奧會(hui) 又擔任延慶賽區總設計師,是名副其實的“雙奧設計師”。不同於(yu) 以往的獨立場館設計,李興(xing) 鋼團隊要在地形複雜、生態敏感的小海陀山區建起一座“小城市”,從(cong) 市政道路的規劃到基礎設施的布局都要思慮周全。

  場館本身的建設難度也相當高。以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為(wei) 例,賽道順陡峭的山勢而下,運動員競技可達每小時135公裏,為(wei) 保證運動員過彎時安全性和競技性的平衡,需根據每一處彎道變化相應調整賽道的曲麵形狀,近2公裏的賽道,幾乎每個(ge) 截麵都不同。這種高難度競技場館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此前國內(nei) 從(cong) 未有過。

  “當時真的是荒山野嶺,地形圖上的信息也不盡準確。”李興(xing) 鋼回憶,起初設計團隊幾乎隻能拿到一份僅(jin) 包含了等高線、海拔標高等數據的地形圖。於(yu) 是他帶領團隊“逆向研發”,承擔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zhuan) 項“複雜山地條件下冬奧雪上場館設計建造運維關(guan) 鍵技術”的課題攻關(guan) 。

  “自然”背後滿滿科技味

  賽區除永久性建築外,需建設大量冬奧會(hui) 臨(lin) 時配套設施,且賽後不會(hui) 被全部保留。李興(xing) 鋼團隊將我國西南山區傳(chuan) 統“幹闌式”民居結構轉化創造為(wei) 現代建築技術,研發出高山架空平台係統,沿山體(ti) 走勢搭建鋼結構支架“撐”起基礎平台,既不破壞山地環境,又能提升施工效率及品質,賽後還可根據需求快速恢複地形原貌。

  場館選址也有講究。為(wei) 避免白天陽光直射造成賽道冰麵變軟,雪車雪橇項目賽場通常建設在山體(ti) 北坡,但海陀山僅(jin) 有南坡一處區域具備合適的建造坡度。“把南坡變北坡”,李興(xing) 鋼團隊利用自然地形的天然遮擋,配合人工地形、遮陽棚、擋風背板等設計,實現了“雪遊龍”地形氣候保護係統的研發建設,賽道節能指標甚至優(you) 於(yu) 北坡。

  設計團隊還在遮陽棚上加裝了人行步道作為(wei) 棚麵結構配重,既方便檢修人員使用,又能供觀眾(zhong) 和遊客遊覽使用。“雪遊龍”隱藏在遮陽棚的木瓦頂之下,增添了山林遊廊的中國韻味。還有很多建築被巧妙地融入地形,例如延慶山地新聞中心采取80%覆土式設計,完美融入山體(ti) ;蓄水塘壩的壩頂則成為(wei) 了雪車雪橇中心的觀眾(zhong) 入口通道。

  用建築設計傳(chuan) 遞中國文化

  冬奧村沒有沿用曆屆冬奧會(hui) “在山裏蓋大樓”的思路,而是采取我國傳(chuan) 統山村聚落式布局,庭院依山就勢,大量原生樹木被保留,上世紀40年代的小莊戶村遺跡修舊如舊,充分展現了村落文化的傳(chuan) 承。這也是李興(xing) 鋼“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理念的體(ti) 現。

  “冬奧會(hui) 是重大的國際賽事,在國際語境下,把中國人的文化理念、生態價(jia) 值觀傳(chuan) 遞給世界,是延慶賽區設計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李興(xing) 鋼說,奧運場館建設不僅(jin) 在技術上必須對標國際要求,更是在全世界目光注視下建設的超級工程,從(cong) 2008年的宏大彰顯到2022年的生態融合,“每個(ge) 奧運工程,都是在創造曆史。”

  對於(yu) “後冬奧時代”,李興(xing) 鋼團隊早有規劃。他們(men) 為(wei) 延慶奧林匹克園區提前製定了“冬奧雪上場館及附屬設施賽後改造設計技術和導則”,不僅(jin) 能為(wei) 專(zhuan) 業(ye) 運動員提供國際級場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還留設了大眾(zhong) 體(ti) 驗賽道出發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回村雪道”也將成為(wei) 長達15.3公裏的大眾(zhong) 雪道,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參與(yu) 大眾(zhong) 冰雪運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