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黨建引領多元共治 垃圾分類示範小區這樣“養成”

發布時間:2022-02-18 10:4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至今,朝陽區平房地區緊盯垃圾分類這件“關(guan) 鍵小事”,在黨(dang) 建引領下充分發揮黨(dang) 員幹部帶頭示範作用,鼓勵物業(ye) 、居民、社會(hui) 組織多元參與(yu) ,推動垃圾分類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平房地區已完成潤楓水尚小區東(dong) 區、華紡易城小區東(dong) 區、定福家園北裏1號院、姚家園甲80號院、五洲家園小區、姚家園西裏7號院6個(ge) 垃圾分類市級示範小區,11個(ge) 垃圾分類示範單位創建工作。

  黨(dang) 員帶頭 “紅色”引領“綠色”

  “逸翠園社區五洲家園小區常住538戶,1100餘(yu) 人,居民自主分類意識很強,黨(dang) 員幹部參與(yu) 社區建設的熱情也高。”逸翠園社區黨(dang) 委委員兼物管會(hui) 主任鄭穎說。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以來,黨(dang) 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ye) 管理體(ti) 係,在推動垃圾分類這件“關(guan) 鍵小事”落地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

  “夏天廚餘(yu) 垃圾容易產(chan) 生異味兒(er) 怎麽(me) 解決(jue) ?”“桶站環境如何建設能確保垃圾密閉?”“5號樓租戶多,有沒有必要再增設桶站?”……在定期召開的議事會(hui) 上,社區、物業(ye) 、物管會(hui) 成員三方齊聚,垃圾分類工作成了逢會(hui) 必商的熱點議題。

  物管會(hui) 7位成員都是黨(dang) 員,平日裏充分發揮黨(dang) 員帶頭作用,為(wei) 家園建設建言獻策。“咱們(men) 小區居民都是熱心腸,尤其是退休黨(dang) 員幹部,有好的想法建議都願意跟我說上幾句。”作為(we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69歲的退休老黨(dang) 員溫振才深受居民信任。近兩(liang) 年,他不斷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反饋給社區和物業(ye) ,並聯合其他成員監督物業(ye) 改進落實,從(cong) 而形成垃圾分類管理良性循環。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居民從(cong) 被動落實的“參與(yu) 主體(ti) ”變為(wei) 主動謀劃的“施治主體(ti) ”,投身到推動小區治理中來。“現在居民的分類意識跟投放準確度比早年提高了不少,大家齊心協力,眼看環境越來越好!”溫振才說。

  垃圾不落地 桶站全麵升級

  走進五洲家園小區,幾乎間隔十餘(yu) 米就有一組垃圾桶站,不鏽鋼遮雨棚下,垃圾桶身分類標識明晰,桶前對應宣傳(chuan) 欄列舉(ju) 出常見的垃圾品類,引導居民正確投放。

  不光是小件生活垃圾,小區裏的大件垃圾、建築垃圾也有“歸宿”。在小區北門入口西側(ce) ,幾組綠色金屬板圍擋隔出近110平米的空地,用於(yu) 暫存建築垃圾、大件垃圾及再生資源。物業(ye) 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周誌猛說:“除了方便裝修住戶有處投放建築垃圾,暫存點也一定程度緩解了像鞋架這種大件垃圾堆放樓道,占用消防通道的問題。垃圾不會(hui) 長期堆放,根據存量由有資質的三方公司進行清運處理。”

  作為(wei) 垃圾分類先行試點小區,目前,五洲家園小區垃圾分類知曉率已達100%,自主分類投放率和廚餘(yu) 垃圾分出率也在穩步提升。

  “垃圾桶多”也是五洲家園小區給人的印象,但在細節處理上物業(ye) 做得絲(si) 毫不含糊。“改造初期,就垃圾桶采用腳踏式還是拉環式,我們(men) 給出了兩(liang) 套方案,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周誌猛說,考慮到便捷性和安全度,物業(ye) 最終聽取大部分居民想法,選取了如今無接觸投放的腳踏式垃圾桶。

  除了肉眼可見的硬件設施升級,垃圾分類規範製度、人員服務也在同步提升。“為(wei) 方便了解居民投放情況,我們(men) 建立了專(zhuan) 項台賬,詳細記錄各類生活垃圾的分出量。”五洲家園垃圾分類三方公司負責人王浩介紹,“我們(men) 也會(hui) 不定期組織垃圾分類引導員知識培訓,製定管理標準提升服務水平,更有針對性地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chuan) 。”

  此外,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ti) 還可通過掃描桶站宣傳(chuan) 展板上的“尚資源”小程序二維碼,預約上門回收服務。(白思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