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速“崇文爭先” 北京市東城區發布係列文化政策

發布時間:2022-02-18 10:4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大戲看北京。

  人民網北京2月11日電 (池夢蕊)虎年新春伊始,東(dong) 城區第一時間研究文化建設工作,在北京東(dong) 城文化發展研究院召開東(dong) 城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會(hui) ,審議了《東(dong) 城區進一步推進“戲劇之城”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東(dong) 城區推進“會(hui) 館有戲”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東(dong) 城區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高質量發展導則》《東(dong) 城區進一步推進“文藝工作者之家”建設的實施方案》四個(ge) 文件。2月10日上午,東(dong) 城區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正式發布係列文化政策。

  當前,在首都“四個(ge) 中心”整體(ti) 城市戰略定位下,文化建設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分量更重、責任更大。近年來,東(dong) 城區一以貫之做好文化建設,深度鏈接各方資源,聚合各方力量,不斷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2020年9月,東(dong) 城區出台《貫徹落實“崇文爭(zheng) 先”理念 進一步加強“文化東(dong) 城”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年-2025年)》,明晰“一軸、兩(liang) 區、五帶、五城”的文化格局,“書(shu) 香之城”“戲劇之城”“博物館之城”“非遺之城”“中醫藥文化之城”成為(wei) 東(dong) 城文化建設的有機整體(ti) 。本次推出“戲劇之城”“會(hui) 館有戲”“文藝工作者之家”以及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高質量發展導則等最新政策,再次聚焦東(dong) 城文化優(you) 勢資源,全麵築牢“五城”發展根基,不斷打造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文化景觀”。

  

  會(hui) 館有戲。

  此次發布的《東(dong) 城區進一步推進“戲劇之城”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首創“5+4+3”促進體(ti) 係,圍繞建設中國戲劇創新中心、國際戲劇展示中心、多元戲劇消費中心、京味戲劇體(ti) 驗中心總目標,布局創作、演出、交流、展示、消費五大平台;《東(dong) 城區推進“會(hui) 館有戲”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堅持“一館一策”工作要求,創新轄區會(hui) 館舊址活化利用新模式,發揮會(hui) 館舊址地域連接、文化聯接、價(jia) 值鏈接功能,打造東(dong) 城區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國際知名的演藝片區,提出曆史文化精華展示地、先進文化潮流引領地、創意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地、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地四個(ge) 願景;《東(dong) 城區進一步推進“文藝工作者之家”建設的實施方案》聚焦人才培養(yang) 、藝術創作、交流展示等“主任務”,織密“服務網”,唱響“主旋律”,為(wei) 創作更多的東(dong) 城文藝“高峰”之作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些創新政策出台,既要打響“會(hui) 館有戲”品牌,塑造深入人心的文化新符號,又要擦亮“大戲東(dong) 望”品牌,推動文化開花又結果;既要為(wei) 文藝創作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又要提供專(zhuan) 項基金為(wei) 文藝創作繁榮發展保駕護航,推動東(dong) 城區文藝工作從(cong) 高原向高峰邁進。一係列創新舉(ju) 措擲地有聲,成為(wei) 貫徹“崇文爭(zheng) 先”理念的最新表達,為(wei) 做好文化文明“敬”字文章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近年來,東(dong) 城區把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三大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立足“一主三副”(以內(nei) 容創作生產(chan) 領域為(wei) 主導,以創意設計服務、文化輔助生產(chan) 和中介服務、文化傳(chuan) 播渠道3個(ge) 領域為(wei) 輔助支撐)產(chan) 業(ye) 格局,培育良好發展生態,助力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2021年前三季度,文化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196.9億(yi) 元,同比增長11.1%,持續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法人單位共521家,累計實現收入1027.5億(yi) 元,同比增長16.2%,收入總量保持全市前列。東(dong) 城區持續發揮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文化與(yu) 金融合作示範區、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四塊國家級牌子的疊加優(you) 勢,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對內(nei) 融合、以科技賦能、以金融加速、以消費帶動;推動跨行業(ye) 融合,通過“文化+體(ti) 育”“文化+中醫藥”“文化+旅遊”等行業(ye) 間功能互補和鏈條延伸,實現文化產(chan) 業(ye) 對外跨界;推動跨平台融合,以“文化+互聯網”重塑文化產(chan) 業(ye) 空間,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創新發展。

  東(dong) 城區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上提出,積極孵化文化產(chan) 業(ye) 集聚的“文巷”,高水平建設特色文化園區產(chan) 業(ye) 集群。當前,東(dong) 城區積極利用老舊廠房等疏解騰退空間建設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擴大“胡同裏的創意工廠”發展模式。全區共有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42處,總麵積超過50萬(wan) 平方米,入駐企業(ye) 超過1500家。首創非遺詠園、大磨坊文創園、新隆福文創園、南陽共享際、城市空間1921文化產(chan) 業(ye) 園、雪蓮亮點文創園等一批老舊廠房疏解騰退空間改造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項目成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百花園”。《東(dong) 城區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高質量發展導則》46條,從(cong) 發展規劃、設施建設、智慧設施、人才服務等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發展的9個(ge) 重點領域進行標準量化,提出了園區高質量發展應具備的條件、應履行的責任等規範性要求,明確了硬件條件好、管理隊伍精、服務能力優(you) 、智慧水平高、創新活力強等發展導向,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路徑。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