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老有所養”將會有更多答案

發布時間:2022-02-22 14:54:00來源: 天津日報

  養(yang) 老服務連著千家萬(wan) 戶,事關(guan) 百姓福祉。未來幾年,天津市養(yang) 老事業(ye) 發展還有哪些新動作?昨日從(cong) 市民政局獲悉,《天津市民政事業(ye) 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到2025年,津城養(yang) 老機構床位將達到10萬(wan) 張,綜合養(yang) 老服務中心將實現在街道(鄉(xiang) 鎮)全覆蓋,智慧養(yang) 老讓細微關(guan) 懷觸手可及。

  養(yang) 老服務設施是滿足老年人養(yang) 老服務需求的重要基礎,是養(yang) 老服務業(ye) 發展的重要載體(ti) 。“截至目前,全市有養(yang) 老機構床位8萬(wan) 張,從(cong) 今年起,按照每年不少於(yu) 5000張床位的建設進度,到2025年,全市養(yang) 老機構床位將達到10萬(wan) 張,養(yang) 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於(yu) 60%。”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加大機構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也進入“加速模式”。按照“一區一中心、一街道(鄉(xiang) 鎮)一陣地、一居(村)一場所”的思路,天津市將完善城鄉(xiang) 三級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網絡,推進城鄉(xiang) 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補齊、提檔升級。落地“四同步”機製,大力推進城市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按標準配套建設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推動各區政府通過建設、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補齊老舊小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短板。今年,新建居住區配建率達到100%;到2025年,“一刻鍾”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圈逐步完善。繼續推進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照料中心”)建設,調整照料中心職能定位,加快推進照料中心社會(hui) 化運營,鼓勵社會(hui) 力量興(xing) 辦照料中心。到2022年年底,城市地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到2025年,城市地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100%,農(nong) 村地區日間照料機構(含農(nong) 村互助幸福院)覆蓋率達到70%。

  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失能老人照護問題已成為(wei) 養(yang) 老服務的“最痛點”和底線民生的“最短板”。為(wei) 了解決(jue) 好失能老人的照護問題,天津市列出清晰的任務清單──完善兜底養(yang) 老服務。到2022年年底,每個(ge) 涉農(nong) 區至少建有1所以農(nong) 村特困失能、殘疾老年人專(zhuan) 業(ye) 照護為(wei) 主的區級特困人員供養(yang) 服務設施(敬老院)。以重殘、失能、留守、空巢、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為(wei) 重點,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製度、農(nong) 村留守老年人關(guan) 愛服務製度。今年,全麵建立居家社區探訪製度,確保失能老人均能有效得到社區幫扶,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

  大力發展嵌入式養(yang) 老。按照“1+N”思路,每個(ge) 街道(鄉(xiang) 鎮)不少於(yu) 1家區域型嵌入式機構(即街道鄉(xiang) 鎮綜合養(yang) 老服務中心,麵積不少於(yu) 1000平方米)、N家社區型嵌入式機構,具備“三入四嵌一床位”(入托、入照、入戶、嵌餐、嵌智、嵌康、嵌護、家庭養(yang) 老床位)等綜合服務功能,以嵌入式機構為(wei) 載體(ti) ,對有失能老人的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把專(zhuan) 業(ye) 護理、遠程監測等養(yang) 老服務在老人家中開展。到2022年年底,100%的街道、40%的鄉(xiang) (鎮)建有區域型嵌入式機構;到2025年,區域型嵌入式機構(具備綜合功能的養(yang) 老服務機構)在街道(鄉(xiang) 鎮)覆蓋率達到100%。

  高科技+人情味,智慧養(yang) 老將成為(wei) 未來養(yang) 老發展新模式。據介紹,天津市將整合現有資源,打造市級養(yang) 老服務綜合信息平台。落地推廣應用“金民工程”養(yang) 老服務信息係統,暢通市、區、街道(鄉(xiang) 鎮)三級養(yang) 老服務信息網絡,推進機構、社區、居家服務相關(guan) 信息互聯互通。深化智能居家養(yang) 老模式,匯聚線上線下資源,精準對接需求與(yu) 供給,為(wei) 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yang) 老服務。(記者 韓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