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讓法治副校長成為校園裏的“守望者”
原標題:人民網評:讓法治副校長成為(wei) 校園裏的“守望者”
2019年6月,銀川市某中學一名學生被同校4名學生掌摑,被用手機拍照並受威脅不準其聲張,導致這名學生被診斷為(wei) 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受害學生與(yu) 家長因此向法院提請人身損害賠償(chang) 。近日,這起校園欺淩案審結,法院判決(jue) 4名被告及其監護人賠償(chang) 原告各項經濟損失共計2.58萬(wan) 元。這不僅(jin) 給了受害學生、家長和公眾(zhong) 一個(ge) 交待,更提醒大眾(zhong) 要及時正視這類校園中可能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切不可莫視其為(wei) 學生間的“玩笑打趣”。
“正視”問題方能“重視”問題。近年來,校園欺淩現象逐漸進入公眾(zhong) 視野,電影《少年的你》等相關(guan) 影視作品也屢屢引發網絡對這類現實問題的廣泛討論。要想拔除、遏製校園欺淩的“根苗”,學校、家庭與(yu) 社會(hui) 各界就必須積極攜手、相互配合。
同時應當關(guan) 注到,良好的製度和規定不應止於(yu) “案頭”。校園欺淩案件通常難辨、難斷,要真切守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就需要有人充分發揮監督與(yu) 落實的重要職責。2月1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強調每所學校應配備至少1名法治副校長。法治副校長可以在普法教育、督促和指導學校製定相關(guan) 製度和規定、及時發現和製止校園欺淩行為(wei) 、參與(yu) 校園欺淩的認定、教育和矯治實施欺淩行為(wei) 的學生等方麵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學設置法治副校長,就是希望其能成為(wei) 校園欺淩現象的“巡航艦”,成為(wei) 引導學生向善向好發展的“海上燈塔”。
相關(guan) 負責人還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將根據學校需求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防範校園欺淩、性侵、詐騙、毒品等課程課件。有些時候,未成年人缺乏對校園矛盾衝(chong) 突性質的正確判斷,受害學生可能出於(yu) 恐懼而不知如何尋求幫助,這些原因也會(hui) 導致一些校園欺淩事件愈演愈烈。要想從(cong) 根源上減少校園欺淩等現象的發生,就必須增強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識。在這個(ge) 意義(yi) 上,法治副校長也能發揮積極教育指導作用。
某種程度而言,法治副校長就如同文學作品中描繪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正是因為(wei) “孩子們(men) 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er) 跑”,所以,這位守望者的重要職責就是守望相助,“要是有哪個(ge) 孩子往懸崖邊來,就把他捉住。”
自今年5月1日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yu) 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新舉(ju) 措引來社會(hui) 點讚與(yu) 廣泛討論。也有部分網友表示,新的規定和製度是否真能做到行之有效、切實解決(jue) 現實問題還有待檢驗。其實,網友們(men) 出於(yu) 善意的類似擔憂完全可以理解。校園欺淩這類現象不易覺察、不易處理,而其對受害學生的身心傷(shang) 害又是巨大的,正因如此,各部門才更應當積極聯合起來。唯有持續推進新辦法、新政策的高效施行,讓法治副校長能夠充分發揮職能與(yu) 靈活性,不斷進行規章製度的健全完善,方能有效化解人們(men) 的擔憂、回應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托付與(yu) 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