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今年將分類建設美麗宜居村莊800個
近日,長沙市委、市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三農(nong) ”重點工作 加快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市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推出37條具體(ti) 措施,為(wei) 今年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市建設全麵提速描繪了藍圖和施工圖。
根據部署,今年長沙將錨定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領航區、生態宜居典範區、城鄉(xiang) 融合樣板區、共同富裕先行區的目標,堅守保障糧食安全和防止返貧兩(liang) 條底線,奮力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長沙樣板”,讓農(nong) 業(ye) 成為(wei) 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農(nong) 民成為(wei) 有吸引力的職業(ye) 、農(nong) 村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
關(guan) 鍵詞1:守護“米袋子”
創建3個(ge) “早專(zhuan) 晚優(you) ”糧食生產(chan) 萬(wan) 畝(mu) 示範片
快馬加鞭備春耕,不誤農(nong) 時不負春。“趁天氣還沒回暖,抓緊調試機器,為(wei) 播種做準備,搶抓春耕好時機。”連日來,瀏陽市龍伏鎮好爸媽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沈慧錦開啟“連軸轉”模式,他每天要到集中育秧工廠轉轉,小心翼翼為(wei) 機器上油。
推出私人訂製,實現水稻按畝(mu) 銷售,對接“互聯網 ”拓銷路,生態稻鴨米產(chan) 銷兩(liang) 旺……懂技術、會(hui) 經營、善管理,如今,沈慧錦的農(nong) 經裏有了更多新花樣。
根據部署,長沙將堅決(jue) 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確保全市糧食播種麵積達463.3萬(wan) 畝(mu) ,糧食產(chan) 量保持43億(yi) 斤左右,並在全市創建3個(ge) “早專(zhuan) 晚優(you) ”糧食生產(chan) 萬(wan) 畝(mu) 示範片。
守護“菜籃子”,長沙將大力支持畜禽生態環保養(yang) 殖場建設,推動保供蔬菜基地提質改造升級,確保生豬出欄量穩定在360萬(wan) 頭左右,蔬菜產(chan) 量達580萬(wan) 噸左右。“將油菜生產(chan) 與(yu) 美麗(li) 宜居村莊建設、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有機結合也是題中之義(yi)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優(you) 化油菜生產(chan) 布局,確保油菜播種麵積達90萬(wan) 畝(mu) 左右。同時,新建油茶豐(feng) 產(chan) 林10萬(wan) 畝(mu) ,建設一批油茶高產(chan) 穩產(chan) 示範基地。
破解誰來種地難題,長沙打出“組合拳”。圍繞提高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將加大糧食生產(chan) 政策支持力度,今年預計打造市級以上示範農(nong) 民合作社200家、示範家庭農(nong) 場達300家,推動小農(nong) 戶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有機銜接,讓農(nong) 民種田有甜頭。
關(guan) 鍵詞2:推行“田長製”
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
“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長沙將推行‘田長製’,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將健全耕地保護利用全程一體(ti) 化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ti) 管理機製,確保永久基本農(nong) 田重點用於(yu) 糧食生產(chan) 、高標準農(nong) 田原則上全部用於(yu) 糧食生產(chan) 。
一場耕地保護戰,將在長沙全麵打響!這也意味著,已經在永久基本農(nong) 田和高標準農(nong) 田種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養(yang) 魚的,將有方案、有目標、有節奏地恢複種糧或置換補充。同時,將有序推進農(nong) 村亂(luan) 占耕地建房專(zhuan) 項整治,鞏固違建別墅、“大棚房”問題專(zhuan) 項清理整治成果。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 “ 芯片 ”,和耕地保護一樣,關(guan) 係到現代農(nong) 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全麵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持續擦亮‘種業(ye) 矽穀’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現代種業(ye) 產(chan) 業(ye) 鏈。”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支持高標準推進嶽麓山實驗室、嶽麓山種業(ye) 創新中心建設,提質建設芙蓉區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種業(ye) )產(chan) 業(ye) 園,打造水稻種業(ye) 科技創新示範區和隆平生物種業(ye) 產(chan) 業(ye) 園,全力打造種業(ye) 創新高地。
關(guan) 鍵詞3:提升發展質量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瞄準產(chan) 值3100億(yi) 元目標
做大做強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紮實推進“六大強農(nong) ”行動、加快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壯大新型村級集體(ti) 經濟、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綠色發展……一個(ge) 個(ge) 舉(ju) 措的背後,可以窺見長沙推進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的大手筆。
根據部署,長沙將提升長沙綠茶、寧鄉(xiang) 花豬、瀏陽油茶、望城荷花蝦等特色品牌影響力;創建一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一村一品”重點村,建設一批綠色精細高效生產(chan) 基地。預計今年全市將爭(zheng) 取新認定省級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15家左右,到2022年市級以上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達310家。
聚焦推進“六大強農(nong) ”行動,全市預計新增“兩(liang) 品一標”認證50個(ge) ;大力支持“湘贛紅”品牌共建,將推動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取得更大成效。聚焦加強縣域商業(ye) 物流體(ti) 係建設,將發展“多站合一”的鄉(xiang) 鎮運輸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實現行政村網點覆蓋率達80%;同時,將推進紅星、海吉星、大河西等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市場建設提質。
聚焦加快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將加快建設興(xing) 盛優(you) 選全國總部及智慧物流產(chan) 業(ye) 園,推動盒馬鮮生長沙運營中心建成投產(chan) ,實現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超過80億(yi) 元。持續壯大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力爭(zheng)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產(chan) 值超過3100億(yi) 元。提升休閑農(nong) 業(ye) 、森林康養(yang) 和鄉(xiang) 村旅遊質量,將探索名勝名城名鎮名村“四名一體(ti) ”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模式,鼓勵申報創建國家A級景區、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村、星級鄉(xiang) 村旅遊區(點)、星級農(nong) 莊,打造一批鄉(xiang) 村旅遊集聚區,實現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遊客數超過7000萬(wan) 人次,鄉(xiang) 村旅遊收入達600億(yi) 元。
聚焦持續壯大新型村級集體(ti) 經濟,將實施新一輪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行動,實現年集體(ti) 經濟收入50萬(wan) 元以上村占比達40%左右;同時,加快推進年集體(ti) 經濟收入50萬(wan) 元以下村提標工作。
聚焦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綠色發展,將加強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綜合治理,推廣農(nong) 業(ye) 綠色生產(chan) 方式,支持創建一批國家級生態農(nong) 場。圍繞完善“河湖長製”體(ti) 係,將建設小微水體(ti) 管護示範片區20個(ge) 、美麗(li) 幸福河10條。
關(guan) 鍵詞4:建設美麗(li) 宜居村莊
打造一批融合發展標杆型美麗(li) 宜居村莊
“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實施意見》明確,長沙鄉(xiang) 村建設按照“示範先行、全麵推進”的思路,因地製宜、分類施策、梯次推進。根據部署,今年將分類建設美麗(li) 宜居村莊800個(ge) ,按照生態保護好、環境維護好、庭院整治好、水體(ti) 治理好、道路建設好的基本要求,建設一批達標型美麗(li) 宜居村莊;堅持生態美、村莊美、產(chan) 業(ye) 美、生活美、風尚美的標準,建設一批示範型美麗(li) 宜居村莊。
同時,將選擇具有特色產(chan) 業(ye) 、特色民宿、特色文化、特色美食資源的美麗(li) 宜居村莊集中連片區域,重點打造一批融合發展標杆型美麗(li) 宜居村莊,帶動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和農(nong) 民共同致富。
與(yu) 之相配套,長沙將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實現農(nong) 村戶用非無害化廁所應改盡改、動態清零;完成40個(ge) 村的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新建鄉(xiang) 鎮汙水配套管網40公裏,完成29座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合理規劃建設一批風格風貌協調統一的農(nong) 村居民集中居住區;創建一批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建設一批同心美麗(li) 鄉(xiang) 村、水美湘村。
堅持硬件、軟件兩(liang) 手抓,同時,長沙將在探索城鄉(xiang) 環境衛生公共服務一體(ti) 化、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提標提質、加快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推進城鄉(xiang) 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完善農(nong) 村醫療衛生和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等方麵下足繡花功夫,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幼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的生活,照亮更多農(nong) 村居民。
關(guan) 鍵詞5:推動共同富裕
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將守好防止返貧底線,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ti) 穩定。”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長沙將進一步規範防止返貧排查、比對、核實、認定、幫扶、風險消除等工作環節;緊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風險點,確保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深入實施“311”就業(ye) 服務,提高脫貧人口就業(ye) 水平;繼續支持脫貧戶及監測戶“兩(liang) 後生”接受職業(ye) 教育;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扶工作;強化監測幫扶責任落實,抓好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工作。
強化省會(hui) 擔當,將落實好對口幫扶龍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要求,加強產(chan) 業(ye) 、就業(ye) 、消費、教育、醫療、供銷等領域的幫扶。
同時,將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確保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保持8%左右。將促進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開展農(nong) 村勞動力技能培訓2萬(wan) 人次,新增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1.5萬(wan) 人。大力發展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yang) 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務業(ye) ,促進農(nong) 民就近就業(ye) 。支持村級集體(ti) 經濟組織與(yu) 專(zhuan) 業(ye) 機構合作,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機製,盤活村民閑置農(nong) 房發展民宿經濟。(記者 錢娟 通訊員 朱玉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