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州市加快推進“三地”聯動集成改革

發布時間:2022-02-28 16:04:00來源: 湖州在線

  湖州德清縣“湖州德清推進農(nong) 村‘三地’集成改革,打造共同富裕綠色樣本”案例日前獲得浙江省改革突破獎。

  土地是農(nong) 業(ye) 之基,湖州市從(cong) 2021年全麵啟動農(nong) 村承包地、農(nong) 村宅基地和農(nong) 業(ye) “標準地”的“三地”聯動集成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農(nong) 戶統計、宅基地規模和管理、用地指標、用地需求與(yu) 利用方式……在德清縣新搭建的“三地”一張圖係統網頁上,“三地”涉及的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該“圖”利用GIS、空間三維、大數據等技術,將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進行關(guan) 聯,並按照行政區域等條件進行多維度智能統計,使得複雜的土地關(guan) 係被直觀展示出來。“全國首宗農(nong) 村宅基地線上盤活就是在這個(ge) 係統上完成的。”德清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係統上線以來累計完成全縣建房審批75件,農(nong) 房抵押貸款1473戶、金額3.5億(yi) 元,在“三地”規範管理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地”聯動集成改革還為(wei) 湖州市不少農(nong) 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wei)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用地難”問題提供了解決(jue) 方案。

  “小地塊分散時派不上用場,但把地聚成一塊的時候就能建設產(chan) 業(ye) 了。”在湖州吳興(xing) 高新區楊漊村,村幹部介紹說,該村通過推行“三地”聯動集成改革,將零碎的地塊收集起來,集聚成了40餘(yu) 畝(mu) 田地,統一出租給了種糧大戶企業(ye) 化、規模化生產(chan) ,讓村民每年也多了一份額外收入。同時,村裏還把1畝(mu) 多農(nong) 業(ye) “標準地”進行了出讓,村集體(ti) 增收50餘(yu) 萬(wan) 元。

  據介紹,截至目前,湖州市共認定農(nong) 業(ye) “標準地”項目135個(ge) 、599.6畝(mu) ;新增承包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1.96億(yi) 元;探索宅基地製度,已盤活利用閑置農(nong) 房15527幢,麵積3516.38畝(mu) ,盤活利用率達78.5%;在全省率先開展農(nong) 業(ye) “標準地”使用權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設施產(chan) 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已為(wei) 農(nong) 業(ye) “標準地”使用權抵押貸款項目投放貸款3998萬(wan) 元;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設施產(chan) 權登記180萬(wan) 平方米,投放貸款1910萬(wan) 元。

  據悉,預計到2022年底,湖州市將建立一套完整的農(nong) 村“三地”管理體(ti) 係,實現農(nong) 村承包地流轉率穩步提升,完善農(nong) 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具體(ti) 形式,拓寬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共富路徑。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