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展先進製造業“湖南方案”亮點多

發布時間:2022-02-28 16:51:00來源: 湖南日報

  《湖南省先進製造業(ye) 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yu) 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作為(wei) 全國首部推動先進製造業(ye) 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條例》有哪些“幹貨”?全力攀登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ye) 高地的湖南,將實施哪些“硬招”?

  發展什麽(me) 樣的先進製造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立法在全國暫無先例、無現成經驗可借鑒,《條例》起草難度可想而知。

  我省成立了由省人大和省政府領導任組長,省人大財經委、省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和省司法廳、省工信廳負責同誌為(wei) 成員的起草工作專(zhuan) 班,堅持開門立法,集眾(zhong) 智反複論證、反複打磨。

  湖南應該發展什麽(me) 樣的先進製造業(ye) ?這是首要解決(jue) 的問題。

  立法之初,起草組就深入研究討論先進製造業(ye) 的範疇,認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不僅(jin) 僅(jin) 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而是指不斷吸收先進技術並綜合應用於(yu) 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在線檢測、營銷服務和管理全過程,取得良好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製造業(ye) 總稱。

  為(wei) 此,立法目的明確為(wei) 促進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興(xing) 製造業(ye) 、推進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ye) 高地。

  “圍繞這一目的,《條例》力求實用、管用、好用,在製定過程中緊扣高地要求、堅持係統觀念、突出問題導向、注重精準實用。”起草組工作人員介紹。

  《條例》共二十六條,從(cong) 政府與(yu) 部門職責、發展方向、要素保障、營商環境、體(ti) 製機製等方麵建章立製,集中各方資源力量,推進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以強大合力推動產(chan) 業(ye) 體(ti) 係向高端進階

  促進先進製造業(ye) 發展,主體(ti) 明、責任清、機製好,才能形成強大合力。

  《條例》明確了先進製造業(ye) 發展的統籌推進機製、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責任;明確了政府向同級人大常委會(hui) 定期報告工作機製,通過人大監督來確保《條例》有效實施;明確了製定發展規劃、政府扶持與(yu) 招商引資掛鉤、園區考核結果與(yu) 省級專(zhuan) 項支持掛鉤等要求。特別是進一步明確了各級工信部門主體(ti) 責任,負責先進製造業(ye) 協調推進、考核評價(jia) 等工作,《條例》成為(wei) 湖南推進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抓手。

  緊扣打造高地的要求,通過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產(chan) 業(ye) 集群梯次培育等實現產(chan) 業(ye) 體(ti) 係向高端進階。

  聚焦工業(ye) “六基”攻關(guan) ,扶持基礎零部件以及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等領域的重點企業(ye) 、項目、產(chan) 品。

  建立省、設區的市(自治州)聯動的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鏈長和有關(guan) 部門及時協調解決(jue) 產(chan) 業(ye) 鏈重大項目建設和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龍頭企業(ye) 擔任產(chan) 業(ye) 鏈鏈主,牽頭組建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共同體(ti) 。

  梯次培育產(chan) 業(ye) 集群。我省重點打造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以及航空航天裝備和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與(yu) 節能、輸變電裝備等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石化、有色金屬、汽車製造、冶煉壓延加工、農(nong) 業(ye) 機械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轉型升級,培育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生態環保、生物技術、藥品、醫療器械等未來以及新興(xing) 支柱產(chan) 業(ye) 集群。

  園區是製造業(ye) 發展的主戰場。建立以畝(mu) 均稅收、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環保等指標為(wei) 核心內(nei) 容的園區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建設“五好”園區。

  驅動創新引擎,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

  創新能力不足、市場主體(ti) 培育力度不夠,是我省先進製造業(ye) 發展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薄弱點。《條例》多項舉(ju) 措支持產(chan) 業(ye) 創新,加強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

  《條例》支持重大創新平台落戶、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與(yu) 成果轉化,推動“四首”——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首套件基礎零部件以及元器件的示範應用推廣,打造科技創新強引擎。

  發揮企業(ye) 主力軍(jun) 作用。地方政府提供從(cong) 技術孵化到企業(ye) 、產(chan) 業(ye) 以及產(chan) 業(ye) 集群的全周期服務,建設領航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等協同發展新格局,培養(yang) 具有戰略思維、資本運作、風險管控、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企業(ye) 家隊伍。

  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為(wei) 手段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方式向高質量轉變。

  《條例》支持企業(ye) 建設智能工位、智能產(chan) 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發展中央工廠、協同製造、共享製造等智能發展新模式;企業(ye) 、園區、行業(ye) 間合作開展綠色製造技術改造,加快製造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在線監測和運行維護、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服務等新模式新業(ye) 態,建設一批服務型製造功能區和工業(ye) 設計中心;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完善質量監管體(ti) 係,塑造湖南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高質量形象。

  提供要素保障,讓企業(ye) 吃下“定心丸”

  《條例》在用地、資金、人才、營商環境、工作機製等方麵作出明確規定,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發展提供要素保障,讓企業(ye) 吃下“定心丸”。

  各級政府安排先進製造業(ye) 發展資金,建立健全激勵型財政支持機製。政府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優(you) 先支持先進製造業(ye) 發展,麵向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建立融資風險補償(chang) 機製。

  用地保障,鼓勵劃設工業(ye) 用地控製線,優(you) 先先進製造業(ye) 項目用地。采用彈性年期出讓等多種供地方式。節約集約用地的園區、企業(ye) ,有獎勵。

  金融服務,支持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通過首發上市和發行公司債(zhai) 、企業(ye) 債(zhai) 等方式融資。加大對先進製造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開展產(chan) 業(ye) 鏈金融業(ye) 務。

  人才支撐,加強專(zhuan) 業(ye) 化領導幹部、高層次複合型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和技術管理團隊、技能人才隊伍、專(zhuan) 業(ye) 智庫建設。推行現代學徒製和企業(ye) 新型學徒製,支持職業(ye) 院校開展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支持、引導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緊缺人才培養(yang) 。

  營商環境更優(you) 化。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依法保護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降低製造業(ye) 領域製度性交易成本、融資成本和工業(ye) 用電、物流等要素成本;政策調整合理設置緩衝(chong) 過渡期。對國家和省“免審即享”的惠企政策,工信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準確向企業(ye) 推送並指導幫助企業(ye) 落實。

  《條例》注重精準實用,有針對性地解決(jue) 困擾企業(ye) 發展的難點痛點。對於(yu) 落戶就學、住房醫療、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管理等科研人員迫切關(guan) 心的問題,《條例》上升到法律保障高度,提出建立先進製造業(ye) 人才評價(jia) 激勵機製、賦予主要科研人員項目自主權、賦予大型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高級職稱評審權、人才共享省會(hui) 優(you) 質資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有一條容錯機製。在先進製造業(ye) 促進工作中,對相關(guan) 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因先行先試未達到預期效果,但未違反相關(guan) 法規的,予以免責,鼓勵大家卸掉包袱、輕裝上陣。(記者 曹嫻)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