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人才 留住人才
原標題:引來人才 留住人才
春寒料峭,白雪未消。從(cong) 天津市和平區馬場道,驅車一路向東(dong) 50公裏,天津濱海新區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內(nei) 的一棟小樓映入眼簾。這裏是科技園四區六號樓,卡雷爾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部所在地。
公司負責人尹利正與(yu) 技術人員討論著產(chan) 品細節。一台高度為(wei) 1.4米、掃描天線最高達2米、能存儲(chu) 上千萬(wan) 冊(ce) 圖書(shu) 的智能盤點機器人——“輕鳥”,正自由穿梭於(yu) 一排排書(shu) 架間。“它能快速精準掃描所有在架圖書(shu) ,將錯架圖書(shu) 及時上報,進而指導智能還書(shu) 。它是我們(men) 的熱銷產(chan) 品。”尹利介紹。
據了解,2018年,卡雷爾公司從(cong) 北京中關(guan) 村搬遷至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尹利坦言,當時公司正處於(yu) 早期產(chan) 品迭代升級的關(guan) 鍵期,“搬離北京,來天津發展,能行嗎?”團隊不少成員心存疑慮。
2017年,京津冀三省市共同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京津冀產(chan) 業(ye) 轉移承接重點平台建設的意見》,提出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重點承接科技創新和研發轉化等產(chan) 業(ye) ,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轉移。2018年,京津兩(liang) 市共同簽署《進一步加強京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2020年)》,明確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要加大高新技術企業(ye) 轉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隻有圍繞創業(ye) 者的需求去改變園區生態,完善配套措施,才能引來人才,留住人才。”天津經開區黨(dang) 委常委、管委會(hui) 副主任李濤介紹。
“從(cong) 企業(ye) 用房、人才公寓申請,到員工落戶、子女就學,園區都拿出了實打實的舉(ju) 措,大家現在都說,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尹利說。
2020年,《天津市支持重點平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對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給予了更具針對性、吸引力的人才引進等政策支持。
目前,園區已累計完成新增企業(ye) 職工認定844人,辦理落戶近百人,2020年,園區新增本科以上青年人才281人,碩士以上24人;2021年,新增本科以上青年人才244人,碩士以上55人。
兩(liang) 年多來,園區先後組織了80餘(yu) 次中關(guan) 村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聯盟和行業(ye) 協會(hui) 成員企業(ye) 到科技園參觀考察、洽談合作。推動成立了“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聯盟”,實施“百名高端人才引進計劃”,聘任了82位國內(nei) 外一流的專(zhuan) 家導師,為(wei) 科技園創新生態體(ti) 係構建提供良好支撐。
“培育人才幹事創業(ye) 優(you) 質土壤,讓各類人才能創業(ye) 、能安家、能發展、能實現理想、能幸福生活。”李濤介紹,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將進一步深化人才聯盟建設,堅持以盟招商、以盟引才,產(chan) 才協同、融合發展,緊緊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ge) 關(guan) 鍵,打造創新創業(ye) 人才新高地。
暖巢築好鳳來到。自2019年8月劃歸經開區管理以來,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已累計注冊(ce) 企業(ye) 超過3000家,注冊(ce) 資本金超1490億(yi) 元,其中僅(jin) 2021年就新增注冊(ce) 企業(ye) 907家。
“3年多來,公司銷售額增長了近10倍,‘雙目視覺技術開發’獲評天津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目前,公司已經邁入了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尹利高興(xing) 地說,相信在這片創新創業(ye) 的沃土上,一定會(hui) 有更多的“卡雷爾”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01日 第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