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回天地區常住人口控製在64.2萬人
原標題:回天地區常住人口控製在64.2萬(wan) 人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日前正式批複了《北京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CP02-0101-0602街區控製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麵)(2020年-2035年)》。控規將回天地區定位為(wei) 充滿活力、美好幸福的新家園,服務國家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的重要服務節點。控規提出,到2035年,回天地區規劃常住人口規模控製在64.2萬(wan) 人,城鄉(xiang) 建設用地規模控製在32.5平方公裏,地上總建築規模控製在4060萬(wan) 平方米。
實現人口與(yu) 建築總量平衡 嚴(yan) 控新增居住用地
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簡稱“回天地區”)位於(yu) 昌平區南部,南側(ce) 與(yu) 海澱區、朝陽區接壤,北側(ce) 為(wei) 未來科學城,是中心城區沿中軸線向北部延伸的重要拓展區域。回天地區總用地約49平方公裏,包含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霍營街道、龍澤園街道、回龍觀街道和東(dong) 小口鎮六個(ge) 鎮街。
回天控規明確,將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wei) 硬約束,實現人口與(yu) 建築規模總量平衡。到2035年,回天地區規劃常住人口規模控製在64.2萬(wan) 人,城鄉(xiang) 建設用地規模控製在32.5平方公裏,地上總建築規模控製在4060萬(wan) 平方米,其中,226萬(wan) 平方米指標將建立“流量池”,優(you) 先保障公共服務、交通、市政三大設施,軌道微中心建設及中軸線北延長線生態綠廊實施。回天地區將嚴(yan) 控新增居住用地,引導居民就地就近就業(ye) ,與(yu) 未來科學城雙城聯動,實現區域職住平衡。
針對存量街區的特點,回天控規創新提出體(ti) 檢評估找問題、多元協商問需求、整體(ti) 策劃配政策、製訂計劃推行動“四步走”的規劃編製方法,滾動更新街區問題和資源清單、需求和願景清單、策略和政策清單,持續生成街區更新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八清單”還將動態納入回天地區行動計劃及城市更新行動計劃,持續跟蹤推進地區發展。
建設萬(wan) 畝(mu) 奧北森林公園 打造回天居民城市會(hui) 客廳
回天控規提出,加強中軸線北延長線強度高度管控。圍繞中軸線北延長線劃定管控區域,細化強度高度管控要求,形成錯落有致、疏朗通透的城市風貌。串聯霍營公園等六處現狀公園,建設萬(wan) 畝(mu) 奧北森林公園,打造回天居民城市會(hui) 客廳。通過見縫插針建設口袋公園,提升綠地規模和品質,基本實現500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全覆蓋。
回天地區還將強化樓宇品質提升、老舊小區改造、街道空間改造,注重公共空間、建築形態、建築色彩和街道景觀,加強街區重點節點和街道兩(liang) 側(ce) 的縱深設計,以及市政交通、生態環境等方麵的精細化管控,彰顯城市品質和城市活力。例如,對老舊住宅進行動態監測評估,根據建築生命周期,統籌製定改造計劃與(yu) 方案;推動低效樓宇自主更新改造,提升建築前區的可達性和趣味性;全麵提升公園綠地的舒適度,合理配置公共廁所、垃圾箱和路燈等基礎便民設施;深化重點大街規劃研究,逐步對現有街道設施進行改造,提升街道服務水平;在滿足生態功能需求的情況下,有效利用非建設用地補充社區休閑、室內(nei) 活動場地、健身設施等民生缺口。
已梳理出635項任務 推進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東(dong) 拓南展
回天控規堅持人民至上,補充民生短板,織補城市功能,重點關(guan) 注學位、床位、車位等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在公共服務增補方麵,回天地區將引導功能混合、錯時共享,拓展現有設施利用方式;鼓勵利用新建用地彌補地區公服缺口,支撐區域發展。在交通改善方麵,回天地區將推進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東(dong) 拓南展,構建回天與(yu) 上地的自行車交通聯絡,便利1.2萬(wan) “通勤族”;推廣現有非居住附屬停車場分時停車,實現停車服務300米半徑基本全覆蓋;優(you) 化路網結構,打通道路微循環,有效緩解加快建設慢行網絡。
在基礎保障方麵,回天控規提出,推動天通苑雨汙分流改造,增建新龍澤站等10處雨水泵站,完善供排水係統、區域電網、燃氣管網,加強海綿調蓄,做好社區防疫工作,建立安全可靠的保障體(ti) 係。回天地區還將推出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和精品夜市,建好“夜京城”生活圈。完善區域公共文化體(ti) 育服務網絡,織補實體(ti) 書(shu) 店、小劇場、小影院、球場、健身場地等多樣化文體(ti) 設施,補充一批服務型小微商業(ye) 設施和社區鄰裏中心。
城市更新的重點在政策的更新,存量地區控規實施需要突破現行政策在存量資源再利用審批建設等方麵的瓶頸,通過政策創新推動規劃落地。為(wei) 此,回天控規提出,市級相關(guan) 部門主動“向前一步”,建立多部門協調機製,及時解決(jue) 城市更新過程中的各類問題,結合放管服改革,探索存量項目審批機製,完善存量建築改造更新標準規範,為(wei) 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區級層麵,將深化“回天有我”黨(dang) 建引領治理機製,打通居民參與(yu) 、多元共治路徑。
三分規劃,七分實施。據了解,目前,回天控規已梳理出635項任務,綜合考慮居民需求緊迫度等要素,統籌生成近期項目130個(ge) ,納入按年度滾動實施的項目清單。在控規引領下,回天地區將努力實現居民開車不堵、地鐵不擠、雨天不淹、辦事不等、就近有就業(ye) 就診、有地兒(er) 下棋聊天、有地兒(er) 跑步遛彎、有地兒(er) 停車的“願景清單”。
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we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