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解讀江蘇省委一號文件:穩產保供 裝滿"米袋子"建好"噸糧田"

發布時間:2022-03-09 13:54:00來源: 新華日報

  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2月25日,2022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發布,以八部分42條對全省“三農(nong) ”工作作出具體(ti) 部署,開篇重點部署的正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的糧食及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保障。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

  3月8日,句容市邊城鎮大華村,綠農(nong) 糧食種植土地股份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陳 軍(jun) 民正操控一台無人機為(wei) 800餘(yu) 畝(mu) 小麥噴灑化肥,“從(cong) 去年開始使用無人機施肥,不僅(jin) 節約了勞動成本,還能提高糧食產(chan) 量。”

  充足的糧食生產(chan) 是確保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今年省委一號文件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確保糧食安全,堅決(jue) 扛起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責任,鞏固生豬等重要農(nong) 副產(chan) 品綜合產(chan) 能,確保糧食播種麵積8124.9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740億(yi) 斤以上。

  “全省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全力落實保障糧食安全硬任務、全力打贏大豆油料擴種攻堅戰、全力爭(zheng) 取蔬菜保供穩價(jia) 工作取得新成效。”省委農(nong) 辦主任、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楊時雲(yun) 表示,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大頭,奪取全年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關(guan) 鍵是抓住當前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重要窗口期。今年全省春夏播糧食意向麵積基本穩定,預計達4450萬(wan) 畝(mu) ,與(yu) 上年持平略增,全年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實現良好開局。

  楊時雲(yun) 表示,將千方百計擴種大豆油料,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生產(chan) ,著力暢通產(chan) 銷流通等。緊盯生豬穩產(chan) 保供目標任務,強化屬地責任、監測引導等,穩步提升畜禽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能力。實施池塘生態化改造等措施,將全省水產(chan) 養(yang) 殖麵積穩定在900萬(wan) 畝(mu) 左右、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穩定在480萬(wan) 噸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認為(wei) ,穩產(chan) 保供既要裝滿民眾(zhong) “米袋子”、又要鼓足農(nong) 民“錢袋子”。各地要製定具體(ti) 的惠農(nong) 興(xing) 糧政策,力爭(zheng) 做到“精準補貼、保險到位”,發揮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服務體(ti) 係的作用,保障種糧不鬆勁、農(nong) 民無擔憂、豐(feng) 產(chan) 有支撐。

  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

  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關(guan) 係著百姓的“口糧”和“飯碗”。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堅決(jue) 守住耕地紅線,同時高標準推進“噸糧田”建設。

  “今年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都強調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就是要讓農(nong) 田真正成為(wei) 高能效、可持續利用的優(you) 質良田。”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說,我省將強化規劃引領和管控,按照永久基本農(nong) 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劃定三條控製線,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國家明確江蘇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目標任務。省、市、縣逐級簽訂新一輪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shu) ,並以此作為(wei) 剛性指標嚴(yan) 格考核,實行一票否決(jue) 、終身追責。同時加強提升耕地質量力度,強化耕地用途管製,持續加強耕地保護督察和執法監督。

  “確保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要緊緊扭住耕地保護和種業(ye) 振興(xing) 兩(liang) 個(ge) 核心。”省委農(nong) 辦、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谘委委員陸建飛表示,要積極推進全省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耕地質量建設與(yu) 保護工作邁上新台階,為(wei) 穩糧增收提供更多的良田。同時認真落實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方案,組建種業(ye) 科技創新聯合體(ti) ,開展“揭榜掛帥”,力爭(zheng) 在優(you) 質、高產(chan) 、綠色、宜機化新品種選育上取得新突破。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根基,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是耕地保護的重要路徑和措施。”省農(nong) 科院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沈貴銀建議,將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擺在耕地保護與(yu) 發展全局中去謀劃,充分發揮 “有為(wei) 政府”和“有效市場”兩(liang) 種力量,構建高標準農(nong) 田建、管、用的約束與(yu) 激勵雙向機製,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善耕地數量與(yu) 質量監測監管機製。

  加強糧食收儲(chu) 與(yu) 應急保供

  保障糧食安全不僅(jin) 要求糧食種得好,更要收儲(chu) 得當,做到應急保供無虞。今年省委一號文件專(zhuan) 門拿出一節提出“加強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儲(chu) 備調運和應急保障”,要求健全重要農(nong) 副產(chan) 品供需信息發布機製,完善糧食儲(chu) 備管理機製,增強供需調節、調運和應急保障能力。

  省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二級巡視員孫燕表示,做好收儲(chu) 和應急保供,離不開夏秋兩(liang) 季“收得好”、糧食儲(chu) 備“儲(chu) 得足”、應急保供“供得穩”。我省是全國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之一,抓好夏秋兩(liang) 季糧食收購,能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堅實的糧源基礎。2021年度夏秋糧收購集中期,全省國有企業(ye) 累計收購稻麥382.5億(yi) 斤,位居全國第二。除了省內(nei) 開展優(you) 質優(you) 價(jia) 收購工作,我省每年銷往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稻麥超200億(yi) 斤,為(wei) 全國糧食安全作出江蘇貢獻。

  地方儲(chu) 備糧是地方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加強市場調控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孫燕表示,近年來,全省不斷完善省市縣三級儲(chu) 備體(ti) 係,在落實國家下達的地方儲(chu) 備規模基礎上,還自加壓力增儲(chu) 20多億(yi) 斤。當前,我省糧食庫存能滿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

  在應急保供方麵,全省共有糧食應急供應網點2472家、應急加工企業(ye) 399家。“依托全省44個(ge) 國家級、141個(ge) 省級價(jia) 格監測點,常態化抓好糧油市場監測工作。”孫燕說,目前各地正通過與(yu) 成熟的線上配送商合作等方式,解決(jue) 好“最後一公裏”乃至“最後500米”的問題,確保關(guan) 鍵時刻糧油產(chan) 品能夠快捷順暢送達社區、居民點甚至住戶家中,讓群眾(zhong) 吃糧無憂。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