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天下午至夜間空氣質量逐步改善
本報訊(記者 王斌)昨天,北京出現了一次空氣重汙染過程,同時,北京也遭遇了秋冬季以來最不利的一次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天上午,受高壓較弱及前期上遊汙染回流影響,預計空氣汙染水平下降較為(wei) 緩慢,下午至夜間,空氣質量將逐步改善至2級良。
北青報記者從(cong) 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本月上旬末,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區域性空氣汙染過程。自3月7日起,區域空氣汙染水平有所抬升,8日部分地區出現中重度汙染。到了3月10日白天,北京和近周邊城市出現中重度空氣汙染。實時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從(cong) 3月10日早上8時開始,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汙染水平,城六區及昌平、門頭溝等區的PM2.5濃度較高。
針對本次區域性空氣汙染過程,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係張強教授對汙染成因進行了解讀。據介紹,本次空氣汙染過程的形成主要有幾個(ge) 方麵的原因。首先,汙染過程期間,氣象條件明顯不利。區域相對濕度不斷升高,9-10日區域出現較大範圍的輕霧天氣,低壓、弱風速、強逆溫,形成秋冬季以來最不利的一次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同時過程期間的持續高濕度,造成汙染物的二次轉化增強,導致汙染物濃度持續升高。其次,區域汙染傳(chuan) 輸匯聚顯著,山前城市空氣汙染水平明顯較高。汙染過程期間,區域以偏東(dong) 偏南風為(wei) 主,區域汙染物向山前匯聚,由於(yu) 山前處於(yu) 靜風帶,造成汙染物滯留。
此外,3月份區域汙染排放仍處於(yu) 較高水平。春節後,區域複工複產(chan) ,社會(hui) 生產(chan) 活動逐步恢複正常,汙染排放逐步回升,處於(yu) 較高水平。加之,3月仍處於(yu) 北方的采暖期,區域及本市采暖汙染排放仍較高,也是本次汙染過程形成的一個(ge) 重要因素。
從(cong) 預報情況分析,預計11日下午北京空氣質量可改善至2級良;12日淩晨至上午預計京津冀區域有明顯降水過程,濕清除條件較好,預計12日北京空氣質量2級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