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把脈問診”中醫藥用心開出三“良方”
為(wei) “健康”代言,為(wei) 百姓發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一直在路上。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中醫藥關(guan) 鍵技術裝備、中藥材是否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對每一個(ge) 事關(guan) 百姓健康的問題,他都認真“把脈問診”,用心開出“良方”。
藥方一 “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
“盡管中醫藥的臨(lin) 床療效有目共睹,卻因缺乏現代科學機製說明,數字化、客觀化的表達,導致‘中醫藥不科學’的陰霾揮之不去,始終存在說不明白、講不清楚的問題。”為(wei) 此,張伯禮領銜提出建議,麵向2035年的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布局,盡早實施“中醫藥關(guan) 鍵技術裝備”科技重大專(zhuan) 項,把中醫藥原創優(you) 勢的源頭牢牢地攥在中國人自己手上,多學科協同攻關(guan) ,重點突破“中醫先進診療設備、中藥先進製造設備”的關(guan) 鍵技術瓶頸,推動中醫藥先進製造水平提升,為(wei) 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完善中醫藥技術裝備市場準入政策體(ti) 係,將中醫藥裝備配置納入醫療服務機構建設要求,將中醫藥裝備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
藥方二 道地中藥材地方政府專(zhuan) 賣
“中藥材是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基礎,優(you) 質、道地中藥材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物質保障。”張伯禮表示,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中藥材需求量不斷增加,中藥材質量問題受到廣泛關(guan) 注,諸如農(nong) 殘超標、硫磺熏蒸、真菌毒素汙染、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合理使用等。同時,市場上藥材價(jia) 格的大起大落,往往造成“藥賤傷(shang) 農(nong) ,藥貴傷(shang) 民”。
“道地藥材是我國發展高質量藥材的先天優(you) 勢。”張伯禮於(yu) 多年在吉林、甘肅、雲(yun) 南等多省調研基礎上,提出建議,應實施道地藥材地方政府專(zhuan) 賣製度,由各地省級政府負責本區域道地藥材專(zhuan) 賣。逐步推進優(you) 質藥材規範化種植、全過程可追溯,開展省級中藥材追溯平台建設,促進中藥材生產(chan) 的全過程規範化管理,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加強監管。提倡中藥材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優(you) 質優(you) 先。做好與(yu) 醫保等部門的協調工作。
藥方三 推進中藥配方顆粒產(chan) 業(ye) 健康持續發展
“為(wei) 推進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中藥配方顆粒的標準化和規範化研究被列入國家戰略實施。”張伯禮表示,但目前存在著進度偏慢、生產(chan) 成本加大、省級標準要求不統一等問題。
為(wei) 此,他建議,應加大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的製定工作力度並加快標準備案速度。合理製定中藥配方顆粒原藥材入藥標準和配方顆粒含量檢測指標數量。取消中藥配方顆粒省級標準的製定與(yu) 備案,避免重複研究和社會(hui) 資源浪費。重新評估目前正在實施的按“製成量”作為(wei) 醫生處方依據的國家標準,解決(jue) 目前存在的用藥安全、資源浪費及價(jia) 格昂貴等問題。(記者 李國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