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跨越14年見證榮耀 “雙奧之城”一起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2-03-14 11:24: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3月13日晚,伴著《雪花》動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殘奧會(hui) 主火炬緩緩熄滅,見證“雙奧榮耀”的“鳥巢”,以溫情和激情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畫上圓滿句號。

  從(cong) 2008到2022,從(cong) 夢圓奧林匹克到再度攜手,從(cong) “同一個(ge) 世界,同一個(ge) 夢想”到“一起向未來”,跨越14年,北京圓滿成為(wei) 世界上首座“雙奧之城”。

  曆史選擇了中國,時代造就了“雙奧之城”,奧林匹克精神的傳(chuan) 承豐(feng) 富了北京的城市底色。從(cong) 夏奧到冬奧,北京用奮鬥與(yu) 超越續寫(xie) 出新的傳(chuan) 奇。

  籌辦做“簡”法 打造奧運遺產(chan) 傳(chuan) 承新標杆

  “首鋼滑雪大跳台是我滑過的最好的場地!”這個(ge) 讓許多選手點讚的場館是冬奧曆史上滑雪大跳台項目首個(ge) 永久保存的競賽場館。一改被拆除的“國際慣例”,這背後有筆“經濟賬”。未來,這裏將變身體(ti) 育主題公園和創意園區,為(wei) 大眾(zhong) 服務,不僅(jin) 讓冬奧遺產(chan) “活起來”,還要“火起來”。

  事實上,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籌辦的過程中堅持做“簡”法,勤儉(jian) 節約,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最大程度減少浪費。不搞大規模建設,充分利用2008年奧運場館,既要滿足賽會(hui) 要求,又著眼賽後利用,真正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國家體(ti) 育場‘鳥巢’成為(wei) 唯一舉(ju) 辦‘雙奧’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場館,充分彰顯了北京冬奧會(hui) 可持續發展理念。”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國家體(ti) 育場“鳥巢”工程設計主持人李興(xing) 鋼說。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城建集團供圖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李興(xing) 鋼擔任延慶賽區總規劃師和總設計師。“很多雪上項目都很小眾(zhong) ,對於(yu) 這些場館,如果賽後再去想如何可持續利用就晚了。”李興(xing) 鋼說,延慶賽區的賽後利用規劃和設計首先要具備服務全民健身的功能,在非雪季還要考慮多種經營方式。比如,山地場館可以規劃開發滑草、徒步、攀岩、山地自行車等山地戶外項目;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可以繼續舉(ju) 辦國際高水平賽事,並對公眾(zhong) 開放,在非雪季還可開發旅遊觀光等項目。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供圖

  同樣遵循“‘簡’法”理念,北京賽區大部分場館,都是在現有場館基礎上改造而成,如“冰立方”就是“水立方”創造性變身而來。國家遊泳中心冰壺賽場(冰立方)設計總負責人鄭方與(yu) “水立方”同事一起組建科研團隊,采用鋼框架結構+預製砼板作為(wei) 場地基層,“水立方”實現“水冰轉換”,中國方案獲得成功。

  2008年奧運會(hui) 時,鄭方主持設計了兩(liang) 個(ge) 臨(lin) 時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冬奧會(hui) 來了,曲棍球場和射箭場場地被再利用,“變身”國家速滑館。

  鄭方表示,奧運場館設計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2008年時的理念重視打造地標建築,如今考慮更多的是麵向未來的可持續策略,表達對環境和未來的關(guan) 注。”鄭方說,國家速滑館之所以采用全冰麵設計,就是充分考慮賽後利用,為(wei) 適應多種需求的群眾(zhong) 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撐。在滿足賽時、賽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為(wei) 節省成本,國家速滑館的平麵輪廓和空間體(ti) 積都被控製在最小、最緊湊的程度。

  築牢安全牆 用精心舉(ju) 措換來安心體(ti) 驗

  “在北京,我覺得超級安全。”“每天的核酸檢測很方便,不到10秒就能做完,這一切讓我感覺非常安全,整個(ge) 防疫都做得特別到位。”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期間,不斷有運動員為(wei) 防疫政策點讚,他們(men) 的感受可以概括為(wei) 一個(ge) 詞:安全。

  麵對疫情防控,保障冬奧會(hui) 參賽人員的健康安全成為(wei) 重中之重。既要確保冬奧工程建設安全,又要保障賽事組織運行安全,還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風險。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嚴(yan) 格執行《防疫手冊(ce) 》,采取嚴(yan) 格的閉環管理政策,彰顯了“以人為(wei) 本”理念。

  “對於(yu) 疫情防控,怎麽(me) 重視都不為(wei) 過。”這是首旅工作人員李師傅總掛在嘴邊的話。首旅酒店集團及北京飯店承擔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嘉賓服務,李師傅表示,在日常要全麵做好消殺、健康監測等工作。團隊針對開幕式當天服務保障任務,進行了多次推演和踏勘,製定了嚴(yan) 格的防疫規則,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還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冬奧會(hui) 期間,各大場館入口、運動員通道、電梯間、餐廳等均布置感應式消毒裝置,伸手即可進行手部消毒,專(zhuan) 業(ye) 消殺人員定期對場館各個(ge) 角落開展環境樣本采集和消殺,數字人民幣也在冬奧場景應用,多措並舉(ju) 築牢疫情防控牆,保障了賽會(hui) 和社會(hui) 麵安全平穩運行。

  北京冬奧組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由於(yu) 將閉環內(nei) 傳(chuan) 播風險控製在了最低水平,阻斷了疫情向社會(hui) 麵“外溢”,在有觀眾(zhong) 觀賽情況下實現了“零感染”。

  北京冬奧會(hui) 出色的防疫工作得到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高度讚揚。巴赫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閉環內(nei) 核酸檢測陽性率僅(jin) 為(wei) 0.01%,這意味著“冬奧會(hui) 閉環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我們(men) 所有人在閉環內(nei) 都生活得非常安全舒適”。

  冬奧場館的安全運行也事關(guan) 重大。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位於(yu) 北京延慶區小海陀山南麓區域,山體(ti) 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滑雪賽道落差大、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北京城建集團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項目經理張潔率領團隊曆時1277天建設,完成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項目施工。

  場館進入保障期,張潔和團隊也迅速轉換角色,精益求精做好運維保障。北京城建集團成立了冬奧高山滑雪賽事保障青年突擊隊,他們(men) 每天巡視路線、點位,發現問題立即處置維修,確保係統安全運轉。“我們(men) 要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以優(you) 質服務和高效保障為(wei) 冬奧會(hui) 成功舉(ju) 辦保駕護航。”張潔說。

  正是在如此安全的環境裏,全球運動健兒(er) 用他們(men) 精彩的表現,為(wei) 世界奉上了一場冰雪盛宴。

  實現“碳中和” 鑄就綠色低碳辦奧裏程碑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那一定是綠色。2月4日,當奧運之火再次照亮“鳥巢”時,“微火”代替了熊熊“大火”,在向世界講述低碳、環保的理念。“小小的火炬輕輕地插入主火炬台”,這直接、簡單的動作,是綠色辦奧最生動的注腳,那一抹燭光微火,將未來點亮。

  北京冬奧會(hui) 已成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碳中和”的奧運會(hui) :充分改造利用“鳥巢”、“水立方”、五棵鬆等原有奧運場館;新增場地從(cong) 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等場館采用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冷係統製冰,碳排放趨近於(yu) 零……從(cong) 申辦到籌辦,再到如今的成功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始終堅持低碳、可持續的原則,綠色成為(wei) 最美的底色。

  生生不息的奧運之火再次與(yu) 北京“相逢”,卻不帶來一克二氧化碳。這是因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火炬“飛揚”一改由“丙烷+丁烷”作為(wei) 燃料的慣例,而創新采用了最清潔環保的氫燃料,燃燒時隻產(chan) 生水,真正實現了“0排放”,這是百年奧運史上的首次。

服務於(yu) 延慶賽區的氫燃料電池車。福田汽車供圖

  實現“碳中和”,氫能功不可沒。在延慶賽區,212輛“0排放”的氫燃料大巴車穿梭於(yu) 場館之間,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這種“終極環保車”每行駛百公裏就可減少排放約57.86公斤的二氧化碳。

  事實上,北京的冬夏兩(liang) 屆奧運會(hui) 都與(yu) 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結下深厚“氫”緣。北京市經信局汽車交通處副處長吳誌全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hui) ,有3輛氫燃料電池車投入運行,開啟了‘從(cong) 0到1’的示範;而14年後的北京冬奧會(hui) ,三大賽區共計投入816輛氫燃料電池車作為(wei) 主運力開展運營服務,實現了‘從(cong) 1到100’的規模化應用和產(chan) 業(ye) 化突破,也成為(wei) 迄今為(wei) 止在重大國際賽事中投入規模最大的一次。”

  汽車實現了“0”排放,而驅動汽車的氫氣也實現了綠色生產(chan) 。利用由光伏、風能等所產(chan) 生的“綠電”製取氫氣,這個(ge) 過程也不產(chan) 生任何汙染,實現了“綠電製綠氫”。不僅(jin) 如此,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三大賽區的26個(ge) 場館也首次實現了100%“綠電”供應。

  這些“綠電”從(cong) 哪來?老話說,“張北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現如今,人們(men) 津津樂(le) 道的是“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將張北的風轉化為(wei) 清潔電力,輸向北京、延慶、張家口,這些電力不僅(jin) 點亮了一座座奧運場館,也點亮了北京的萬(wan) 家燈火,為(wei) “雙奧之城”留下了豐(feng) 厚的綠色遺產(chan) 。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踐行“綠色辦奧”的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肯定。“北京冬奧會(hui) 將成為(wei) ‘最綠色’的奧運會(hui) 。”國際奧委會(hui) 北京冬奧會(hui) 協調委員會(hui) 主席小薩馬蘭(lan) 奇如此評價(jia) 。

  智慧創未來 科技為(wei) 筆繪就冬奧新圖景

  北京籌辦冬奧之路,是一條科技創新之路。回首本屆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便可窺見一斑:“黃河之水從(cong) 天而降”營造唯美意境、晶瑩剔透的冰五環“破冰”而出、紅絲(si) 帶從(cong) 四麵八方飄入鳥巢聯結而成中國結……實時捕捉、裸眼3D、增強現實等技術讓開閉幕式不再重現聲勢浩大、人海戰術的節目,而是通過科技賦能展現了中國人的浪漫、自信與(yu) 開放的新形象。

  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曾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已成為(wei) 迄今全球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hui) ,在轉播時長、技術、內(nei) 容製作方式等多方麵都書(shu) 寫(xie) 了新紀錄。”在這背後,是中國技術、中國標準的新高度。

布設在北京街頭的8K超高清戶外大屏。人民網 董兆瑞攝

  “本屆冬奧會(hui) 讓北京領先的8K超高清技術展現在世界麵前。”超高清視頻(北京)製作技術協同中心副總經理楊劍介紹,由該中心自主設計、集成建造的全球首台5G+8K全業(ye) 務轉播車首次開進了冬奧賽場,這也是全球最先進的8K轉播車之一。

  在8K超高清轉播下,觀眾(zhong) 可以身臨(lin) 其境般感受更真實的賽場對抗,特寫(xie) 鏡頭下運動員的汗珠、頭發絲(si) 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晰。本屆冬奧會(hui) 成為(wei) 全球首次規模化使用8K技術直播的體(ti) 育賽事,也成為(wei) 奧運會(hui) 曆史上首次使用8K技術進行開幕式直播的體(ti) 育賽事,這讓世界驚豔。

  在五棵鬆體(ti) 育中心,60個(ge) 采用5G+8K技術的相機呈180度吊裝在競賽館內(nei) 環形屏下方,對比賽進行全麵拍攝,記錄下每一個(ge) 精彩瞬間。在這裏觀賽,觀眾(zhong) 坐著不動就能實現“視角自由”,動動手指便可通過手機全方位感受比賽的激烈。

  這便是“科技冬奧”項目之一——多維度觀賽體(ti) 驗和VR直播技術。有了這項技術,觀眾(zhong) 可以通過手機、VR頭盔和電視大屏實現自由視角和VR直播觀看,突破了傳(chuan) 統固定視角和被動式觀賽,實現用戶自主交互式觀賽體(ti) 驗。

  北京向世界呈現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hui) ,離不開強大科技實力的支撐。競技場上,“最快的冰”催生了全新的世界紀錄,讓運動員盡情感受速度與(yu) 激情;在冬奧村裏,智能化的服務設施獲運動員頻頻點讚;在主媒體(ti) 中心,“智慧餐廳”也迅速“出圈”,讓不少外媒直呼“像科幻電影”……“科技冬奧”彰顯著“雙奧之城”的全新形象。

  從(cong) “夢幻五環”到“冰雪五環”,從(cong) “無與(yu) 倫(lun) 比”的夏奧會(hui) ,到“真正無與(yu) 倫(lun) 比”的冬奧會(hui) ,北京向世界兌(dui) 現了承諾,在奧運曆史上鑄刻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留下了豐(feng) 碩的物質和精神遺產(chan)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雖然落幕了,但冰雪之約的背後,一幅惠及長遠的畫卷已鋪展開來。

  “雙奧之城”,一起向未來!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