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為春耕備耕提供助力(財經眼)
圖①:2月初,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饒河支行工作人員深入饒河縣小南河鄉(xiang) 小南河村,幫助村民辦理農(nong) 戶信用快貸業(ye) 務。
劉宇亮攝
圖②:日前,在浙江台州天台縣平橋鎮莊後村,天台農(nong) 商銀行客戶經理(右)與(yu) 農(nong) 戶在田間交談,了解春耕貸款需求。
張瓊蕾攝
數據來源:財政部、人民銀行
人勤春來早,田間農(nong) 事忙。迎著撲麵而來的春風,大江南北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漸次展開。春耕生產(chan) 關(guan) 鍵時期,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積極走村入戶,為(wei) 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有效的金融保障。一幅幅金融助春耕備耕的畫卷在希望的田野上鋪展。
創新產(chan) 品,金融活水暢流田間
這些天,福建漳州華安縣高車村的油茶樹園裏,種植戶童誌山夫婦正在忙碌。幾天下來,油茶樹叢(cong) 裏的落葉雜草已經清理得幹幹淨淨。
“農(nong) 時不等人,我們(men) 得做好準備啊!”童誌山說,眼下正是給油茶樹施肥的時候,需要資金購買(mai) 肥料。正在童誌山為(wei) 資金來源發愁時,華安農(nong) 信聯社的工作人員上門了。
“了解情況之後,信用社提供了4萬(wan) 元的貸款,利率不高,緩解了我們(men) 春耕期間的資金壓力。有了這筆錢,我打算多買(mai) 一些農(nong) 資,相信今年一定有個(ge) 好收成!”童誌山說。
“金融支持春耕備耕,要順應農(nong) 時、提早發力。”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主要負責人張慶昉說,各家金融機構都因地製宜創新產(chan) 品和服務,推動信貸資金向春耕備耕等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傾(qing) 斜。
在遼寧,沈陽蘇家屯區沙河堡鎮的種糧大戶朱霞嚐到了甜頭。春節前獲得哈爾濱銀行的100萬(wan) 元信貸資金,讓她心裏更有底氣。目前,她流轉了2600畝(mu) 土地種植玉米,還打算繼續擴大種植麵積。
“這筆貸款由人保財險承保一份政策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一旦作物受災減產(chan) ,保險公司的賠付將優(you) 先用於(yu) 償(chang) 還銀行貸款。”哈爾濱銀行沈陽蘇家屯支行行長韓綱說,信貸模式創新讓銀行支農(nong) 積極性更高,農(nong) 戶也能獲得更優(you) 惠的利率。
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在全國各地,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向田間地頭。今年,農(nong) 業(ye) 銀行計劃投放春耕備耕貸款超過1500億(yi) 元,為(wei) 確保不誤農(nong) 時,農(nong) 行要求各地分行建立春耕備耕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實行信貸審批優(you) 先受理、優(you) 先辦結。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計劃投放春耕備耕貸款1000億(yi) 元。交通銀行全力支持各地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截至1月底,農(nong) 戶貸款餘(yu) 額較年初增加18億(yi) 元,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貸款餘(yu) 額增加35億(yi) 元。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guan) 鍵時節,在糧食生產(chan) 、耕地保護、種業(ye) 振興(xing) 、農(nong) 資生產(chan) 流通等重點領域,金融業(ye) 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說,田野沃土也是金融服務“熱土”,要繼續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nong) 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新金融產(chan) 品、優(you) 化金融服務,更好滿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保險兜底,農(nong) 戶種地更有信心
剛過完春節,浙江台州臨(lin) 海市的烏(wu) 岩春茶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茶農(nong) 們(men) 正在進行茶樹移栽和護苗。
“對茶葉種植戶來說,最擔心的就是每年春季的寒潮。”合作社負責人方躍說,去年2月的寒潮讓茶葉減產(chan) 超過30%,幸好投保了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挽回了5萬(wan) 多元的損失。今年合作社種植規模擴大到300畝(mu) ,並且第一時間投保了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有保險在,我們(men) 種地安心!”方躍坦言。
為(wei) 提高茶農(nong) 抵禦風險能力,保障春茶生產(chan) ,台州從(cong) 2020年起推出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每年春耕期間,當氣溫低於(yu) 觸發條件時,保險機構會(hui) 根據氣象局提供的氣象數據進行理賠,理賠款第一時間給付,幫助茶農(nong) 恢複災後生產(chan) 。這項業(ye) 務開展以來,台州已有萬(wan) 畝(mu) 茶園進行投保,幫助農(nong) 戶挽回損失近1000萬(wan) 元。
農(nong) 作物生長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農(nong) 業(ye) 保險是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重要手段,有利於(yu) 保護農(nong) 民積極性。目前我國13個(ge) 糧食生產(chan) 省份的產(chan) 糧大縣,都已獲得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中央財政補貼。保險機構針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風險點,積極創新拓展保險品種,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有效風險保障。中國人壽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人壽已儲(chu) 備了超過2000個(ge) 農(nong) 險產(chan) 品,涵蓋成本與(yu) 收入保險、地方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保險、價(jia) 格指數保險等種類。
在廣西,“保險+期貨”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百色右江區四塘鎮永靖村的糖料蔗種植大戶陳日剛說起這一項目倍感振奮:“去年我繳納了3204元保費,甘蔗價(jia) 格下跌後保險公司開始理賠,預計能得到近6萬(wan) 元的賠付款。”陳日剛介紹,作為(wei) 種植戶,最擔心辛苦一年的收成賣不上好價(jia) 格,“有了‘保險+期貨’項目,我今年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政策托了底,種地有信心!”
鄭州商品交易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保險+期貨”通過發揮期貨市場價(jia) 格發現和風險規避功能,與(yu) 農(nong) 業(ye) 保險聯動,為(wei) 農(nong) 戶穩預期增保障。當前,我國糖料蔗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轉型升級階段,這一風險管理模式,有助於(yu) 完善糖料支持保護體(ti) 係。
精準服務,讓數據多跑腿、農(nong) 戶少跑路
為(wei) 助力春耕生產(chan) ,各地金融機構著力擴大信貸覆蓋麵、促進精準投放,提升金融科技服務水平。當前,農(nong) 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信貸覆蓋麵更廣、投向更加精準。
“黑河農(nong) 商銀行的小額信用貸款太方便了!不用抵押、擔保,手續簡便,到賬還快。”家住黑龍江黑河愛輝區張地營子鄉(xiang) 的蔡敏柱種了20多年地,每年春耕期間,他都會(hui) 在農(nong) 商銀行貸款購買(mai) 種子、化肥等農(nong) 資,今年也不例外。
精準投放農(nong) 戶小額信用貸款,體(ti) 現出地方金融機構堅持“深耕本土”的定位。黑河農(nong) 商銀行董事長朱金庫介紹,備耕期間,黑河農(nong) 商銀行不斷擴大農(nong) 戶貸款授信麵和投放麵。以張地營子支行為(wei) 例,去年11月至今,共投放備春耕生產(chan) 貸款163筆、1061萬(wan) 元,其中農(nong) 戶小額信用貸款100筆、590萬(wan) 元。截至目前,黑河農(nong) 商銀行已提前籌措備春耕生產(chan) 資金60億(yi) 元。
——銀政企合作更加有效,破除“信息孤島”。
天津農(nong) 商銀行協同天津農(nong) 業(ye) 融資擔保公司,推出“春耕貸”產(chan) 品,主要麵向農(nong) 戶、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業(ye) 合作社,根據種糧規模、土地經營麵積等,匹配授信額度,首筆業(ye) 務去年底在寶坻區落地;在山東(dong) ,諸城農(nong) 商銀行加強與(yu) 財政、農(nong) 擔、龍頭企業(ye) 的溝通合作,創新“按揭農(nong) 業(ye) 貸”“糧食規模種植貸”等特色產(chan) 品……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促進金融機構、政府部門、企業(ye) 間的溝通合作,有利於(yu) 破除“信息孤島”,緩解農(nong) 戶麵臨(lin) 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運用科技手段,服務水平更高。
“春耕在即,公司最盼的是解決(jue) 蔬菜種植資金缺口。”海南愛富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符先文說。正巧交行海南省分行推廣“交銀益農(nong) 通”,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申請了貸款,“沒想到全程都在線上操作,不需要抵押,利率也不高,特別方便。”
符先文的體(ti) 驗是金融機構以科技提升服務水平的一個(ge) 縮影。讓“數據多跑腿、農(nong) 戶少跑路”,金融服務走出銀行網點,走向田間地頭。
今年以來,人保財險重慶市分公司利用“農(nong) 慧保”小程序完成投保738筆,使用率80.57%,完成理賠查勘11912筆,使用率92.55%;建設銀行黑龍江分行探索“農(nong) 業(ye) 大數據中心+產(chan) 業(ye) 互聯網+金融科技”模式,本輪農(nong) 貸投放周期中,麵向11萬(wan) 戶農(nong) 戶和1672戶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放145億(yi) 元線上貸款。
曾剛說,近年來,涉農(nong) 金融科技發展、應用提速,線上貸款、線上理賠等產(chan) 品和服務日益普及。金融科技與(yu) 傳(chuan) 統金融機構深入融合,降低了服務成本和門檻,提升了服務效率。未來,金融科技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仍大有可為(wei) 。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4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