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多方參與的城鄉社區治理格局

發布時間:2022-03-16 14:32:00來源: 河北日報

  3月8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加強城鄉(xiang) 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城鄉(xiang) 社區服務機製,強化城鄉(xiang) 社區為(wei) 民、便民、安民功能,提高精準化、精細化、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水平,著力構建政府、市場、社會(hui) 多方參與(yu) 的城鄉(xiang) 社區治理格局,全麵提升城鄉(xiang) 居民生活質量。

  《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底,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城市社區黨(dang) 組織、居民委員會(hui) 、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樓門長、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ti) ”和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村民委員會(hui) 、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綜合服務站、經濟合作社“五位一體(ti) ”的城鄉(xiang) 社區組織體(ti) 係更加健全;以村(社區)“兩(liang) 委”班子成員為(wei) 骨幹,社會(hui) 組織、社會(hui) 工作者、社區誌願者、社會(hui) 慈善資源為(wei) 支撐,駐村(社區)單位和其他市場主體(ti) 為(wei) 補充的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隊伍更加壯大;以綜合服務設施為(wei) 主體(ti) 、專(zhuan) 項服務設施為(wei) 配套、服務網點為(wei) 補充的城鄉(xiang) 社區服務設施更加完善。

  構建黨(dang) 建引領城鄉(xiang) 社區服務格局。《規劃》提出,建立健全鄉(xiang) 鎮(街道)黨(dang) (工)委牽頭、駐區單位黨(dang) 組織負責人參加的社區黨(dang) 建工作聯席會(hui) 議製度,加強黨(dang) 對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的全麵領導。完善城市社區“六位一體(ti) ”和農(nong) 村“五位一體(ti) ”城鄉(xiang) 社區組織體(ti) 係,強化社區黨(dang) 組織對轄區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的指導和監督。健全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社區服務激勵政策,組織實施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城鄉(xiang) 社區服務行動,推進社區、社會(hui) 組織、社會(hui) 工作者、社區誌願者、社會(hui) 慈善資源“五社聯動”開展服務。

  擴大城鄉(xiang) 社區服務有效供給。加強城鄉(xiang) 社區綜合服務站建設,發揮綜合服務平台和樞紐作用,推動供銷、金融、郵政等各類服務入駐整合,實行“一站式服務”。加強城鄉(xiang) 社區就業(ye) 創業(ye) 服務平台建設,優(you) 先為(wei) 村(社區)居民中的失業(ye) 人員、就業(ye) 困難人員、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村轉移勞動力、殘疾人等重點群體(ti) 提供服務。支持引導各類市場主體(ti) 、社會(hui) 力量發展城鄉(xiang) 社區托育、養(yang) 老等服務業(ye) 態,鼓勵發展維修、家政、護理、餐飲、零售、美容美發、房屋租賃等便民服務業(ye) ,支持相關(guan) 企業(ye) 在村(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完善城鄉(xiang) 社區便民利民服務網絡,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優(you) 化城鄉(xiang) 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布局。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城鄉(xiang) 建設工程、老舊小區改造等,實施城市社區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確保新建社區商業(ye) 和綜合服務設施麵積占社區總建築麵積比例不低於(yu) 10%,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麵積不低於(yu) 30平方米,新建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麵積不低於(yu) 500平方米。結合鄉(xiang) 村建設,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完善村級綜合服務設施網絡,推進標準化建設。

  推動城鄉(xiang) 社區服務數字化建設。充分發揮全省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作用,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xiang) 鎮(街道)、村(社區)延伸覆蓋。規範城鄉(xiang) 社區公共服務和代辦政務服務事項,推行“一站通辦”“一網通辦”,實現政務代辦服務城鄉(xiang) 社區全覆蓋。加快部署政務通用自助服務一體(ti) 機,完善村(社區)政務自助便民服務網絡布局。

  建強城鄉(xiang) 社區服務人才隊伍。綜合考慮服務居民數量等因素,通過選派、聘用、招考等方式,選拔優(you) 秀人才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ye) 體(ti) 係,落實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和社會(hui) 保險待遇。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展城鄉(xiang) 社區服務相關(guan) 人才培養(yang) 和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引導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參加社會(hui) 工作等各類職業(ye) 資格考試和學曆教育考試,接受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工作能力培訓,提高社區工作者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推進城鄉(xiang) 社區服務創新。建立城鄉(xiang) 社區服務即時響應機製,推廣接訴即辦等基層經驗,城鄉(xiang) 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開放和服務時間一般不少於(yu) 每天8小時,特殊項目開展24小時線上服務並保留必要的線下辦事服務渠道,及時響應居民服務需求。推廣城鄉(xiang) 社區服務“好差評”評價(jia) 激勵製度,普遍建立精準匹配居民需求的評價(jia) 機製,實現村(社區)組織開展城鄉(xiang) 社區服務群眾(zhong) 滿意度調查全覆蓋。(記者解楚楚)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