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用好AED,織牢急救網(現場評論)

發布時間:2022-03-22 15:2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西園田徑場,附近西園3棟宿舍1樓牆上,一個(ge) 鞋盒大小的裝置靜靜放著,上麵寫(xie) 著“AED自動體(ti) 外除顫器”字樣。進場鍛煉的人經過時,看到它“趴”在這裏,就會(hui) 感到安心。

  AED能自動識別異常心率,給予電擊除顫,有效搶救心跳驟停的患者。中山大學的一位保安說:“你別看它現在‘閑著’,前不久剛剛救了人命,立了大功。”這種便於(yu) 非專(zhuan) 業(ye) 人士使用的“救命神器”,關(guan) 鍵時刻發揮著大作用。正因此,2022年初,又有13台AED“入駐”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守護在運動場、教學樓、生活區等場所,為(wei) 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保駕護航。此外,中山大學還通過自己采購、聯係捐贈,新增9台AED,準備放在南校園、北校園及珠海校區的體(ti) 育場所、辦公樓、教學樓等公共區域。

  近年來,心源性猝死的事件屢有發生,AED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受到各方重視。廣東(dong) 省已連續兩(liang) 年要求各類公共體(ti) 育場館和群眾(zhong) 體(ti) 育賽事活動的主承辦單位配置必要的急救設備;去年11月,廣東(dong) 省慈善總會(hui) 聯合藍態幸福文化公益基金會(hui) 等,向廣州地鐵捐贈194台AED,加上此前已配備的119台,實現AED設備全麵覆蓋地鐵線網各站點。此外,北京地鐵、上海地鐵也實現AED全覆蓋。加快提升配置AED設備的覆蓋廣度,對增強急救能力、完善急救體(ti) 係至關(guan) 重要,映照著全社會(hui) 對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視。

  現實中,我們(men) 不僅(jin) 要看到配置AED的重要性、必要性,也應切實把這些急救設備用好用足。廣東(dong) 省體(ti) 育局相關(guan) 人員曾表示,在公共體(ti) 育場館,仍存在工作人員無法正確使用AED設備的情況。在國內(nei) 其他一些城市,雖然配有AED設備,“不會(hui) 用、不敢用”的現象也不鮮見。這提示我們(men) ,配設備隻是普及AED的第一步,幫助更多人學會(hui) 使用才是關(guan) 鍵。中山大學醫管處一位負責人表示,AED硬件設施配備後,關(guan) 鍵時刻必須能真正救命。這就需要大力開展相關(guan) 設備的使用培訓,從(cong) 有條件、有意願的普通市民開始,讓設備進單位、進社區、進校園,突出訓練、使用、推廣的實效。

  普及AED,重在行動。據了解,廣州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采購AED設備及配套設施2000台,培訓初級急救員2萬(wan) 人,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麵覆蓋全市各醫療機構、街道辦、社區居委會(hui)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誌性交通樞紐及景區、大型運動場所等人流密集場所。應當認識到,從(cong) 配設備到抓培訓,從(cong) 調動學習(xi) 急救知識的積極性到完善急救普及培訓機製,從(cong) 強化經費保障到吸納各方力量,以AED為(wei) 代表的城市急救設施建設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既需要硬件配置,也需要理念更新。在某種程度上,這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檢驗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隻有人人都有救人能力,人人才有獲救機會(hui) 。隨著各方力量攜手努力、急救體(ti) 係日臻完善,全社會(hui) 的急救之網必將越織越牢,對生命安全的托舉(ju) 也將更加有力。

  (作者為(wei) 本報廣東(dong) 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1日 第 05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