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綠色商場刷新購物體驗(消費視窗·綠色消費新觀察③)

發布時間:2022-03-23 14:4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傳(chuan) 統商場在推動節能減排、踐行低碳環保、引導綠色消費方麵下足功夫,改造升級成為(wei) 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商場,不僅(jin) 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綠色服務,也為(wei) 推動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倡導綠色健康消費

  提供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給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的購物體(ti) 驗

  “掃碼就能看到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信息,貨架邊上還掛著食品每個(ge) 批次的檢測報告,我們(men) 買(mai) 得更放心了。”近日,在福建新華都綜合百貨有限公司福州五四店超市一樓的綠色蔬菜展櫃前,李女士拿起一包小白菜仔細查看後,對記者說。

  設置綠色產(chan) 品專(zhuan) 櫃、合理控製商場室溫、提供新能源充電設施……近年來,踐行安全、健康、環保理念,堅持綠色管理、倡導綠色消費的綠色商場多起來。2020年1月,商務部會(hui) 同發展改革委印發《綠色商場創建實施工作方案(2020—2022年度)》,對綠色商場創建工作作出總體(ti) 安排。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創建綠色商場500多家,其中2021年新增將近200家。這些商場致力於(yu) 保護生態和合理使用資源,給消費者帶來綠色、安全、健康的購物體(ti) 驗。

  福建省完善創建體(ti) 係,推動綠色商場在節能降耗減碳、促進綠色發展方麵發揮示範和標杆作用。2020年至2021年度,全省共有32家創建單位獲評福建省綠色商場,其中建築麵積10萬(wan) 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場7家。

  “綠色環保已經成為(wei) 大家選購家具時最關(guan) 注的要素,商家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重慶南岸區商務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區裏通過鼓勵引導,著力打造綠色商場,為(wei) 消費者提供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實施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推動綠色發展。

  在南岸區紅星美凱龍南坪商場,市民王琰正在選購家具,一家門口貼著“環保質量檢測合格”公示牌的店鋪引起了她的注意。“這牌子可信嗎?”王琰帶著疑問谘詢了商場工作人員。

  “我們(men) 每月都會(hui) 委托國家權威檢測機構對商場內(nei) 品牌進行抽檢。”商場工作人員介紹,除了現場公布各項綠色環保產(chan) 品以外,也會(hui) 定期組織“綠色環保周”等公益活動,和顧客一起到質檢院參觀產(chan) 品環保檢測過程,到工廠體(ti) 驗生產(chan) 流程,讓顧客對自己購買(mai) 的商品環保性能更加放心,讓商場管理人員對售賣的商品環保性能更加了解。

  銀泰百貨等發布的《2021年商場綠色消費行為(wei) 調研報告》顯示,超六成的受訪者知曉“綠色消費”,其中,90後、00後對“綠色消費”的認知明顯高於(yu) 其他年齡段。更有高達98.7%的受訪者表示,在商場消費時,至少參與(yu) 過一項綠色消費實踐。

  “以前買(mai) 東(dong) 西的購物小票經常弄丟(diu) ,現在在手機上能隨時查看,不僅(jin) 更方便也更環保。”近日,在銀泰百貨杭州武林店,前來購物的市民陳先生說。目前,全國各地的銀泰百貨商場陸續實現了喵街APP收銀無紙化和發票小票電子化,還通過化妝品空瓶回收得購物券、倡導自帶購物袋等活動,打造綠色消費體(ti) 驗。

  實現自身節能降耗

  從(cong) 粗放管理方式轉向集約管理,不斷向管理要效能,降低運營成本

  “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顧客,大家的節能環保意識都提高了不少,也給商店節省了不少運營成本。”福建新華都綜合百貨有限公司福州五四店店長王康瑞說,超市在節能減排方麵下了不少功夫。“不僅(jin) 是在空調、冷藏櫃、燈具、扶梯等硬件上采用低耗能設備,在日常運營管理的細節中,我們(men) 也是能省則省。”

  王康瑞說,采用低能耗設備與(yu) 節能的管理方式以來,超市平均每月用電節省約2萬(wan) 千瓦時,減少12%,塑料包裝袋等包裝耗材的消耗量同比下降10%左右,超市整體(ti) 運營支出同比下降8%左右。

  綠色商場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很多企業(ye) 把綠色商場創建工作當成轉型升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批提供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實施節能減排的綠色商場在節能降耗方麵成效初顯,用電量、用水量均有明顯下降。

  銀泰百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過去5年,銀泰在數字化、綠色消費上下功夫,不斷突破創新。去年11月,銀泰百貨與(yu) 大唐浙江分公司達成綠電交易電量3000萬(wan) 千瓦時,實現省內(nei) 25家門店都用上綠電,預計可節約標煤約90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4萬(wan) 噸,相當於(yu) 種植12萬(wan) 棵樹。

  銀泰百貨逐步對商場進行節能改造。正在改造的15家門店中,已經完成改造的3家商場半年節能率提升26%。還有12家施工中的門店將逐步完成節能改造,預計每年節約用電850萬(wan) 千瓦時。從(cong) 2021年起,銀泰把快遞包裝改為(wei) 可回收的拉鏈紙箱,廢棄原來染色的膠帶封箱。用戶可以選擇用手提袋直接送貨,替代額外的物流包裝。這看似細小的改變,預計全年可節省至少1500萬(wan) 個(ge) 紙箱。

  “打造綠色商場,不僅(jin) 要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商場更要以身作則。為(wei) 了有效實現節能減排,我們(men) 從(cong) 原來粗放的管理方式轉向集約管理,不斷向管理要效能。”福州市東(dong) 二環泰禾廣場副總經理張玉琴介紹,商場通過減少夜間幕牆燈光、減少下沉廣場的水秀表演頻次、製定商場各點位電動扶梯與(yu) 中央空調開啟關(guan) 閉的排期計劃等方式,在運營細節上做文章,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

  在福建新華都綜合百貨有限公司福州五四店,中午12點至下午2點與(yu) 晚上9點後人流量較少,所有展櫃燈光定時自動關(guan) 閉;電商外送打包時,隻用包裝袋區分食品與(yu) 非食品,減少商品包裝袋的使用。

  晚上10點30分,在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福州市晉安區東(dong) 二環泰禾店,行政主管莊宗震正組織員工將保鮮展示櫃裏的商品迅速歸入保鮮冷藏庫。

  莊宗震介紹,為(wei) 推進節能減排,除了購入低能耗設備,超市還通過分析日常運營數據,優(you) 化了冷鏈管理方式——閉店後,將需要冷藏的商品統一收入冷藏庫,關(guan) 閉保鮮展示櫃;對於(yu) 無法收入冷藏庫的商品,在相應展示冷櫃加蓋保溫幕布;安裝時間控製器,利用夜間用電低穀期啟動製冰機製冰,現在一個(ge) 月能省電約5.6萬(wan) 千瓦時,降低了不少運營成本。

  傳(chuan) 播綠色生活觀念

  讓商場成為(wei) 引導綠色生產(chan) 和綠色消費的“排頭兵”、節能減排的“領跑者”

  “垃圾分類,從(cong) 我做起”“低碳環保,綠色生活”……在福建新華都綜合百貨有限公司福州五四店,一抬頭就能看到天花板上懸掛著一排倡導綠色生活的宣傳(chuan) 海報。走在福州市東(dong) 二環泰禾廣場,無論是在商場室內(nei) 大屏上,還是在電梯口的轉角處,凡是人流多的地方,都能看到倡導“低碳生活”的宣傳(chuan) 海報。

  在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綠色商場創建就是要讓商場成為(wei) 引導綠色生產(chan) 和綠色消費的“排頭兵”、節能減排的“領跑者”。在引導綠色消費方麵,全國綠色商場共組織上萬(wan) 次綠色環保主題營銷活動、綠色健康公益活動,參與(yu) 人數超過1億(yi) 人次。通過滾動播放宣傳(chuan) 片,設置分類回收垃圾桶、再生資源回收箱,開展以舊換新活動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踐行綠色低碳、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

  “我們(men) 3年前開始推行空瓶回收計劃,得到很多消費者的關(guan) 注和參與(yu) 。”銀泰百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自2018年至今,銀泰百貨已回收超過4.1萬(wan) 個(ge) 化妝品空瓶,僅(jin) 2020年就回收到2萬(wan) 個(ge) 。2021年年初,銀泰百貨開始提供智能空瓶回收機,消費者還能兌(dui) 換化妝品小樣或獲得紅包獎勵。

  重慶市南岸區長嘉匯購物公園采用最新節能降耗設施,常年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活動,客服台專(zhuan) 門設有“廢舊電子產(chan) 品回收點”,很多百貨商家也都設立了廢舊衣物回收點。

  “重慶市綠色商場已經有29家,每年有數百萬(wan) 人次到綠色商場消費。”重慶市商務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智能化是綠色商場創建的發展方向,一些商場運用大數據、自動識別等先進手段打造智慧商場,還順應消費升級需求,發展智能零售、線上演播、AR場景式購物等新型消費。”

  “創建綠色商場有利於(yu) 向消費者傳(chuan) 遞綠色消費觀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chan) 生活,是轉變發展方式的積極措施。”湖南常德萬(wan) 達廣場商業(ye) 管理有限公司工程物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企業(ye) 在設計之初就要將綠色發展考慮進去,在具體(ti) 建設中一一落實到位,在經營過程中本著綠色發展理念創新運作方式,保障綠色經營的持續發展。

  “新生態健康消費的崛起和日漸成熟,使得消費者更加關(guan) 注環保及其衍生的健康和綠色概念,對消費場景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們(men) 將在營造綠色空間和健康環境等方麵持續發力。”湖南郴州市生源時代廣場商業(ye) 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3日 19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