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西城區今年擬辦141件實事 涉及6個方麵

發布時間:2022-03-25 15:1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對2718間平房進行翻建、修繕;新增有償(chang) 錯時共享車位400個(ge) ;擬安裝1萬(wan) 台“一鍵呼”設備……昨日,西城區推出今年為(wei) 民辦實事清單,在緊緊圍繞群眾(zhong) 需求的141件擬辦實事項目中,包括24件區級實事及117件街道級實事,進一步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141件擬辦實事項目中,包括改善群眾(zhong) 居住條件、營造安全宜居環境、方便群眾(zhong) 出行、優(you) 化基本公共服務、提升生活便利性、豐(feng) 富文體(ti) 生活等6個(ge) 方麵。

  翻建、修繕2718間平房

  在改善群眾(zhong) 居住條件方麵,西城區將繼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完成6個(ge)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任務;對2718間平房進行翻建、修繕,對104棟樓房進行綜合維修,對186個(ge) 平房院落雨汙水管線進行改造;對33處平房院落實施海綿化改造,解決(jue) 低窪院落汛期積水問題;繼續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推動實施15部電梯開工、加裝工作;實施煤改電蓄能式電采暖設備更新工程,提高居民冬季電采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對平房區院內(nei) 未達標廁所進行改造,本年度完成不少於(yu) 50座。

  同時,在街道層麵,解決(jue) 電路老化、排汙管線等問題也被提上日程。德勝街道今年的實事清單中就要為(wei) 地區200戶筒子樓、平房區高齡老人、殘疾人、特困家庭解決(jue) 電路老化問題。同時對六鋪炕三區三號院8號樓和平房進行排汙管線改造,解決(jue) 居民生活難題;牛街街道也明確要開展白廣路8號院老舊小區環境整治;金融街街道要為(wei) 前英子8號、27號平房院鋪裝透水磚,為(wei) 東(dong) 鐵匠甲15號院內(nei) 違建拆除空地進行規劃改造,為(wei) 新文化街40號樓進行樓道公共區域升級改造。

  33大類食品抽檢全覆蓋

  在營造安全宜居環境方麵,西城區將開展消防“一警六員”實操實訓工作,提升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現對食品、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等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33大類食品抽檢監測全覆蓋;新建綠地5000平方米,建設屋頂綠化5000平方米,垂直綠化1000延長米,創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社區1個(ge) 、花園式單位1個(ge) ;繼續實施道路林蔭計劃,建成6條慢行林蔭路;實施“二類公廁整體(ti) 改造項目”,整體(ti) 修繕14座二類公廁,保障正常運轉;對全區小區內(nei) 照明設施進行普查,有序消除設施損壞現象。

  增加消防水喉、加裝煙感報警器等也成為(wei) 街道工作的重點之一。西長安街街道對地區的重點消防隱患院開展隱患排查,為(wei) 4個(ge) 區級掛賬隱患平房院、簡易樓增加消防水喉;廣內(nei) 街道為(wei) 地區平房院及簡易樓更換維修滅火器3000具,為(wei) 簡易樓、平房院安裝500個(ge) 煙感報警器;大柵欄街道推進150個(ge) 院落太陽能燈安裝和維修工作,完成5個(ge) 樓房無障礙設施防滑改造項目。完成400處房上草剪除消隱,實施全域滅火器巡檢,啟用小型消防站新址,實現合理化布局;天橋街道為(wei) 地區重點人群安裝物聯預警智能煙感報警器1000個(ge) 等。

  新增共享車位400個(ge)

  為(wei) 方便群眾(zhong) 出行,西城區今年將對5條道路實施大中修,改善道路交通條件;新增有償(chang) 錯時共享車位400個(ge) ,解決(jue) 居民停車難問題;繼續推進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交通綜合整治,挖掘停車資源,新建立體(ti) 停車樓2座。

  不少街道也將眼光放在增設充電樁、停車位上。德勝街道為(wei) 居民小區增設充電樁160組、充電櫃40組;什刹海街道在居民小區增設不少於(yu) 150個(ge) 接口的集中充電設施;大柵欄街道在地區建設10處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提供300個(ge) 充電接口;白紙坊街道新建裏仁街3號院立體(ti) 停車設施;廣內(nei) 街道利用宣外停車樓為(wei) 周邊居民提供50個(ge) 停車位;月壇街道在三裏河二區5號院增加停車管理係統;新街口街道動員地區單位提供錯時共享車位100個(ge) 等。

  擬安裝萬(wan) 台“一鍵呼”

  在優(you) 化基本公共服務方麵,西城區將為(wei) 1萬(wan) 家企業(ye) 返還失業(ye) 保險費,推動轄區企業(ye) 穩定發展;為(wei) 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務,擬安裝1萬(wan) 台“一鍵呼”設備;新增家庭養(yang) 老照護床位500張,幫助老年人及家庭解決(jue) 居家照護難題;建設2家母嬰友好醫院,提高婦女兒(er) 童健康優(you) 質服務水平。

  為(wei) 老服務也成為(wei) 諸多街道關(guan) 注的焦點。德勝街道利用央企資源,在六鋪炕地區建設1處養(yang) 老驛站;廣外街道將新建兩(liang) 處社區養(yang) 老服務驛站;什刹海為(wei) 轄區10位“三無老人”提供免費一日三餐服務。為(wei) 轄區30位老人提供家庭養(yang) 老床位服務;西長安街街道為(wei) 104名高齡獨居老人安裝智能呼叫報警服務;陶然亭街道為(wei) 高齡孤寡老人提供居家養(yang) 老服務,簽約不少於(yu) 40張家庭養(yang) 老照護床位。此外,大柵欄街道實施街道大安瀾營幼兒(er) 園改造提升,補充適齡兒(er) 童入學學位30個(ge) 。

  試點“先診療後付費”

  在提升生活便利性方麵,西城區將繼續推進生活性服務業(ye) 網點建設,新建20個(ge) 便民商業(ye) 網點;開展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新增工作,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更多就醫選擇;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在1家區屬醫院及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診間支付”“先診療後付費”等信用就醫服務試點。

  在街道層麵,椿樹街道為(wei) 轄區平房院落60歲以上(含60歲)孤寡、失獨、特困、低保低收入、殘疾人、高齡空巢、高齡獨居及其他有助浴需求的老人提供家屬或護工助浴服務。

  各街道增1處體(ti) 育場地

  在豐(feng) 富文體(ti) 生活方麵,西城區將開展各級各類群眾(zhong) 文化活動1350場次,受益人次179萬(wan) 人次;繼續推進群眾(zhong) 身邊的體(ti) 育設施建設,每個(ge) 街道新增1處體(ti) 育場地健身設施。

  多個(ge) 街道的文體(ti) 生活今年也將有所提升。大柵欄街道新增1處群眾(zhong) 性體(ti) 育建設場地;廣外街道將新增馬連道常樂(le) 坊茶文化公園公共籃球場一處;金融街街道為(wei) 文昌、二龍路社區新增體(ti) 育健身器材。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