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春潮激蕩新福建:八閩“綠”意濃

發布時間:2022-03-25 15: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3月25日電 題:春潮激蕩新福建:八閩“綠”意濃

  中新社記者 龍敏

  近日,福建人的微信朋友圈持續被八閩大地上的大好春光“霸屏”:粉紅的櫻花,翠綠的茶山,北飛的候鳥……綠水青山成為(wei) 福建的驕傲,“生態美”成為(wei) 福建的標簽,綠色成為(wei) 福建發展的底色。

  目前,福建是中國少有的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you) 的省份,森林覆蓋率達66.8%、連續43年保持全國首位,植被生態質量全國第一,生態文明指數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九市一區全部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和縣(市)全部獲評省級森林城市“兩(liang) 個(ge) 全覆蓋”;以林業(ye) 生態建設為(wei) 基礎的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成為(wei) 全球典範;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樣本。

  在福建西部山區的長汀縣三洲鎮戴坊村,斷臂治荒人蘭(lan) 林金時值種樹的好時節,又開始在他租賃的山場上忙碌著。十餘(yu) 年來,失去雙臂的蘭(lan) 林金在昔日被稱為(wei) “不毛之地”的紅旗嶺上種上油茶、毛竹等各種竹木,“讓荒山綠起來,也讓口袋鼓起來。”

  長汀縣曾是中國南方紅壤地區水土流失最嚴(yan) 重的區域之一,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山光、水濁、田瘦、人窮”。經過幾十年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的持續努力,光禿禿的“火焰山”變為(wei) 綠滿山、果飄香的“花果山”,長汀也實現荒山到綠洲再到生態家園的轉變,成就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修複的一個(ge) “綠色奇跡”。

  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谘詢專(zhuan) 家、福建農(nong) 林大學校長蘭(lan) 思仁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從(cong) 探路集體(ti) 林權改革到率先建設“生態省”,從(cong) 全國首個(ge) 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到全國首個(ge)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從(cong) 治理水土流失到建設國家公園,福建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去年10月,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wei) 中國首批國家公園之一。從(cong) 最新科考結果來看,自國家公園成立以來,這裏的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也不斷增加。福建省林業(ye) 局副局長、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林雅秋說,國家公園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初步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福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已覆蓋全省70%以上的典型生態係統、85%以上的珍稀瀕危物種。福建持續畫好“山水畫”,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去年獲批全國首個(ge) 新能源產(chan) 業(ye) 創新示範區,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速形成,累計240個(ge) 項目入選國家級綠色製造體(ti) 係。

  南平市依托生態優(you) 勢,通過山、水、茶、竹、雞等多元化生態產(chan) 業(ye) 鏈協調共生發展,拓展出一條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的綠色發展新路徑,有效銜接和拉動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21年,該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2000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生態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達1829.23億(yi) 元,人均生態產(chan) 值超6.8萬(wan) 元。

  作為(wei) 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三明市發展全域森林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清流富鍺溫泉、明溪生態觀鳥、大田睡眠小鎮等特色康養(yang) 產(chan) 品層出不窮,開辟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新路徑。這裏連綿起伏的山林,也通過林票、碳票等形式,點“綠”成“金”,讓林農(nong) 可持續享有“綠色收益”。

  去年5月,三明市將樂(le) 縣高唐鎮常口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林順領到了中國編號為(wei) “0000001”的碳票,涉及常口村的3197畝(mu) 生態公益林,經第三方評估測算,監測期碳減排量12723噸。其中,2723噸碳減排量,在領到碳票當天就被一家企業(ye) 以4萬(wan) 多元買(mai) 走。

  張林順說,守護了這麽(me) 多年的生態,現在要逐步讓它發揮作用,真正讓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最終讓紅利落到每家每戶老百姓的口袋裏,讓他們(men) 真正地去吃生態飯、端生態碗。(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