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園小區:一線防疫人員當臨時"騎手" 保障居民生活
3月24日,朝陽園小區封閉管控已有兩(liang) 天,各項防疫工作有序開展著。
22日早上9點多接到疾控通知後,朝陽區八裏莊街道便立刻成立“一辦十二組”,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馬思來擔任“封閉管控組”組長,第一時間趕赴朝陽園小區,對小區采取封閉管控措施。
“通過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的手段,對封閉區和管控區進行劃分,實行有效管控。”馬思來說,“封閉管控組”利用鐵馬、圍欄、隔離帶等設施分別對封控區和管控區進行了劃分,每棟樓宇的出入口和小區的重要點位還緊急加裝了8個(ge) 監控設施。在這隻有七棟居民樓的小區裏,幾乎每天他都要走至少3萬(wan) 步,往返於(yu) 小區出入口和封控區、管控區之間,確保封控無死角,防疫無隱患。
除了大量的封閉人員管理工作之外,馬思來和“戰友們(men) ”還要負責幫小區裏的居民運輸外賣和快遞。
“尤其是前兩(liang) 天,貨物量特別大,每天大概能有6000多件。”剛剛往快遞車上搬完一批快遞的街道巡防隊長劉海玉說道,他們(men) 的“快遞小分隊”有40多人,由機關(guan) 幹部、社工、物業(ye) 、保安、快遞小哥和誌願者組成,主要負責將居民購買(mai) 的外賣和快遞從(cong) 小區門口的快遞暫存處,分別運到封控區和管控區門口,經過統一消殺,封控區的樓宇管家會(hui) 將快遞一份份送到樓上居民家門口。
由於(yu) 封控前兩(liang) 天居民們(men) 都有囤積生活物資的需求,快遞量和外賣量很大,加上封控第一天需要將“同時空人員”轉運到附近的集中隔離酒店,有半天的時間不能運輸快遞和外賣,運輸壓力直線上升。
為(wei) 了盡快解決(jue) 運輸問題,街道又協調快遞公司,調來一輛運輸快遞的電動車。“這車我會(hui) 騎,我來吧!”誌願者王一凡主動請纓擔任臨(lin) 時“騎手”,開啟了他特殊的運輸之旅,“隻要門口有快遞,我們(men) 就會(hui) 馬上搬運。”如此循環往複,每天要走100多趟。“目前條件有限,但是我們(men) 會(hui) 盡量優(you) 先運輸外賣、蔬菜。我也會(hui) 盡我所能多跑兩(liang) 趟,不讓居民等太久。”王一凡說。(張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