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財政預算這樣安排
就像老百姓過日子要盤算一年的收入一樣,政府每年也要定一定今年的收支計劃。2022年是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貫徹省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一年,做好財政預算至關(guan) 重要。
我省2022年的財政預算是如何安排的?重點支出方向又在哪些領域。3月16日,在省財政廳服務企業(ye) 請進來財政政策解讀宣介會(hui) 上,記者就相關(guan) 內(nei) 容采訪了省財政廳有關(guan) 負責人。
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優(you) 化支出重點和結構
總體(ti) 來講,2022年的財政預算安排全麵落實省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策部署,按照省政府財政支出“小錢小氣,大錢大方”的要求,通過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優(you) 化支出結構,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單等方式,收攏拳頭凝聚力量,增強對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穩中求進,收入安排積極穩妥。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34.61億(yi) 元,同比增長23.4%,主要是2021年全省經濟持續穩定恢複、煤炭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運行以及受上年基數較低影響。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為(wei) 3004.68億(yi) 元,比2021年完成數增長6%。6%的收入增速與(yu) GDP6.5%的增速大體(ti) 相當,既考慮了我省經濟發展良好態勢,又充分考慮減稅降費等各種因素影響和可能遇到的風險挑戰。
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助企紓困力度。2021年嚴(yan) 格落實國家和我省製度性、結構性減稅政策,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150億(yi) 元。2022年,省財政廳將認真落實好大規模、階段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並在省級事權範圍內(nei) ,研究出台稅費減免政策,通過階段性政策和製度性措施相結合,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和製造業(ye) 等重點行業(ye) ,促進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增強活力。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當支出強度。今年財政預算加強各類資金統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年初預算除了地方組織收入和中央轉移支付補助外,還將上年結轉、各項調入資金以及中央提前下達我省的政府債(zhai) 務限額等全部列入預算。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5611.64億(yi) 元,增長8.7%,為(we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支撐。
全麵實施零基預算,財政預算安排做到“三個(ge) 突出”。突出政府過“緊日子”,厲行勤儉(jian) 節約,在“三公”經費連續九年下降的基礎上,2022年繼續壓減2%;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省級部門單位其他運轉類項目比2021年減少8.4億(yi) 元,下降11.2%。突出保重大戰略,堅決(jue) 做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財力保障,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單,重點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城市群發展、太忻經濟一體(ti) 化建設、市場主體(ti) 倍增等重大戰略。突出財力下沉,較大幅度增加省對市縣轉移支付特別是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省級年初預算對市縣轉移支付安排1923.4億(yi) 元,占省級總支出的61%,重點支持市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圍繞重點領域,製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單
為(wei) 保障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實到位,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省財政圍繞五大重點領域,製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單,加大資金統籌力度,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設立“中部城市群和太忻經濟一體(ti) 化建設”保障清單,安排資金40.6億(yi) 元,助推中部城市群和太忻經濟一體(ti) 化強勢起步、快速發展。與(yu) 此同時加大轉移支付、預算內(nei) 投資、政府債(zhai) 券傾(qing) 斜和支持力度,以混合多元的資金投入模式,支持區域內(nei) 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提升、人才引進、產(chan) 業(ye) 發展等。安排綜改示範區發展資金11億(yi) 元,支持綜改區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基礎設施建設等,促進綜改區與(yu) 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協同聯動,雙向發力。
設立“市場主體(ti) 倍增工程”保障清單,新增和統籌相關(guan) 資金42.7億(yi) 元,助力市場主體(ti) 發展壯大。其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新型研發機構、省級以上創業(ye) 創新平台建設21.5億(yi) 元。支持電商E鎮、文旅小鎮和龍頭景區發展2.8億(yi) 元。支持設立小微企業(ye) 信用保證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和推進企業(ye) 上市倍增投資基金12億(yi) 元,幫助企業(ye) 降低經營成本、解決(jue) 融資難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6.4億(yi) 元,加大對“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ye) 培育力度,支持實施高成長性企業(ye) 培育工程。
設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保障清單,新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資金2億(yi) 元,統籌水利、林業(ye) 、生態環境保護等專(zhuan) 項資金50.5億(yi) 元,通過林業(ye) 、水利、生態環保等領域同向發力,全力支持沿黃河生態文化帶和沿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
設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保障清單,安排74.4億(yi) 元,保障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效實施。其中,安排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資金22.2億(yi) 元、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資金21億(yi) 元,統籌農(nong) 業(ye) 綜合改革、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發展、農(nong) 業(ye) 土地開發、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專(zhuan) 項資金31.2億(yi) 元,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zhong) 生活改善。此外,“十四五”期間,全省將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比例,每年增加6個(ge) 百分點,到2025年占比達到50%以上。
設立“民生政策”保障清單,統籌教育、醫療、社保相關(guan) 資金183.8億(yi) 元,持續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教育領域,重點支持“雙一流”高校建設,認真落實職業(ye) 院校“雙高”計劃和義(yi) 務教育“雙減”政策。醫療衛生領域,重點支持疫情防控、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縣域醫療衛生一體(ti) 化改革,提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社會(hui) 保障領域,在穩就業(ye) 的基礎上,著力健全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持續加強低收入群體(ti) 生活保障,統籌做好社會(hui) 救助、社會(hui) 福利、優(you) 撫安置等各項民生工作。(記者任誌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