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安全教育“走新”更“走心”

發布時間:2022-03-28 16:17:00來源: 河北日報

  在3月28日第27個(ge)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來臨(lin) 前夕,河北省各學校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

  安全教育“走新”更“走心”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飲食安全等各個(ge) 方麵,關(guan) 係著學生安全、家庭幸福和社會(hui) 穩定。3月28日是第27個(ge)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記者走進河北省部分中小學校,實地觀察他們(men) 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的新形式,探討如何讓學生真正參與(yu) 到安全教育過程中,能夠將安全教育知識活學活用,真正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創新形式 安全教育效果初顯

  國旗下講話圍繞做好疫情防護、廣播站循環提示上下學時注意交通規則、班級黑板報換成安全常識……在第27個(ge)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來臨(lin) 前夕,全省各學校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

  3月22日,邢台市任澤區辛店鎮中學開展了一場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幫助師生了解防震避災的安全知識。演練開始前,各班開展主題班會(hui) 講解注意事項,並通過觀看短片了解地震發生時應該如何逃生。應急避震演練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後,上課教師首先穩定學生情緒,指揮學生迅速按照預定流程躲避。緊急疏散演練信號員發出“緊急疏散”信號後,學生在老師指揮下按照預定的路線迅速有序撤離。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學校中常見的安全教育形式是開展地震、火災應急疏散演練,通過創設模擬現場,幫助全體(ti) 師生掌握應急防護措施,增強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學校還會(hui) 邀請校外消防人員、公安警務工作者,到校園進行專(zhuan) 業(ye) 的講解,向學生普及實用的、可操作性強的安全知識。

  安全教育的效果,體(ti) 現在日常行為(wei) 習(xi) 慣中。邯鄲市複興(xing) 區陽春小學五年級一班劉子逸的媽媽說,孩子成了自己生活中的“小教官”,“每次接孩子放學過馬路時,都會(hui) 提醒我橫穿馬路時要先看紅綠燈。告訴我車輛臨(lin) 近時,不要突然橫穿馬路。”四年級三班李木煊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每次在學校學習(xi) 了新的安全知識,回家都會(hui) 自己提醒一遍,像濕手不摸電器,手機充電器不使用時要立刻拔掉等等。“從(cong) 孩子那裏我們(men) 學到了很多安全用電的知識,感到很欣慰!”

  家校協同 安全教育要“走心”

  “與(yu) 實踐結合的應急安全演練,在學校很受歡迎,聽說有消防演練,學生自己就把小手絹帶過來了。”但同時,邯鄲市複興(xing) 區陽春小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琳也表示,疫情影響下,目前學校邀請校外專(zhuan) 業(ye) 人員講解安全知識的活動和機會(hui) 相對減少了。

  安全教育內(nei) 容涉及種類多、知識雜,“走心”的安全教育,應避免成為(wei) 簡單的知識灌輸。

  “可以開展情景式、模擬式安全教育。”王琳介紹,學校鼓勵學生自己排演安全情景劇,自己做安全小管家,充當安全宣傳(chuan) 員,在學生自己收集、自己講解安全知識過程中,加深對安全防護措施的理解和掌握。石家莊市八一小學副校長王欣介紹,為(wei) 了增強安全教育方式多樣性和內(nei) 容趣味性,學校探索學生易於(yu) 接受、能上手能實踐的形式,利用新媒體(ti) 手段,組織觀看創意短片、“雲(yun) 上答題”等,增強學生互動感、參與(yu) 感。

  安全教育並非一兩(liang) 次活動就能起效果,需要形成常態化機製。“特別是低齡中小學生安全意識不足,更需要老師們(men) 把安全常識掛嘴邊,每天多給學生念叨念叨,潛移默化中,學生們(men) 會(hui) 慢慢提高安全意識,真正轉化為(wei) 日常行為(wei) 習(xi) 慣。”王琳介紹,他們(men) 堅持“1530”安全教育。即“1分鍾”,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前1分鍾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提示;“5分鍾”,每周五放學前對學生進行一周安全教育總結;“30分鍾”,節假日放假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知識普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學校安全教育課程,主要針對常見的消防、交通等幾類安全教育類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中小學生意識不到的安全問題,如校園欺淩、未成年人犯罪,其實都是納入安全教育範圍裏的。”王琳介紹,學校聘任了法治副校長,定期為(wei) 學生開展相關(guan) 法律專(zhuan) 業(ye) 講座。“比如請派出所民警講發生人身傷(shang) 害時如何自我保護,請檢察長過來講未成年人犯罪如何避免、校園欺淩如何識別。”

  “學生安全教育出了校門,一樣需要跟上。”王欣表示,僅(jin) 靠學校一方的力量難以對學生形成全麵的保護,家庭是學生生活成長的第一環境,家長也需要提高安全教育意識,幫助孩子在具體(ti) 的生活場景中,加深對所學安全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應對安全事故風險的能力。“學生安全教育是一項係統工程,教育部門要提高重視程度,家長和社會(hui) 也需形成共識,參與(yu) 並充分支持,共同為(wei) 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護航。”(記者桑珊)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