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江東 | 奔赴世博館隔離收治點,246人的仁濟醫療隊出征

發布時間:2022-03-29 16:52:00來源: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特殊精神 特殊擔當”——上海抗疫係列故事之十九】

  “今天,估計又是一個(ge) 不眠之夜。”3月26日晚上8點,在世博展覽館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接受采訪的仁濟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隔離救治點醫療隊領隊鄭軍(jun) 華告訴大江東(dong) 。

  上海這一輪疫情防控進入最吃緊時期,依據國家新診療方案,上海近期網格化篩查發現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以及確診輕症患者,需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管理。

  3月26日,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在發布會(hui) 上宣布,上海在已經啟用的7個(ge) 場所之外,當天將啟用世博展覽館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

仁濟醫療隊員奔赴集中收治點

  展覽場館改造成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4天完工

  位於(yu) 浦東(dong) 新區國展路1099號的世博展覽館,建於(yu) 2009年,是上海世博會(hui) 永久性場館,包括五個(ge) 展館,總建築麵積12.9萬(wan) 平米,將改造成有2500張床位的集中隔離收治點——落實這一抗疫最新決(jue) 策。從(cong) 設計圖紙到改造完工,不過短短4天。

世博展覽館集中隔離收治點外觀

  據大江東(dong) 了解,由於(yu) 工期短、加上受社區封控等影響,工人人手不足,改造建設工程中,從(cong) 設計人員到一線施工人員幾乎都是夜以繼日、24小時連軸轉。

  “將一座展覽館變成收治傳(chuan) 染病患者病房,是一個(ge) 難題和挑戰,凝聚著很多條戰線的智慧!”鄭軍(jun) 華醫生感慨。

  他帶領的仁濟醫療隊3月25日率先進駐世博展覽館,建設工程尚未完全完工。當晚,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環境檢測、消防驗收等。這裏收治的以無症狀感染者為(wei) 主,但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染性極強,醫務人員自身防護尤為(wei) 重要。集中隔離收治點的環境安全,成為(wei) 建設中最重要指標,不達標便不能啟用。要有完善的“三區兩(liang) 通道”,即清潔區、半汙染區、隔離區和患者通道、工作人員通道。為(wei) 了保證空氣潔淨安全,隔離區加裝高效濾過器,形成負壓環境。

  據介紹,上海市衛健委已專(zhuan) 門發布集中隔離收治點的管理規定和相應具體(ti) 措施。

事不避繁,醫療隊從(cong) 鋪床等工作做起

  鄭軍(jun) 華曾是2020年上海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在他看來,在新冠疫情防控和集中隔離點建設方麵,上海已有成熟的武漢經驗作為(wei) 借鑒基礎,也有多方預案,一定能迅速克服困難。

  物資不足,多方調配、支援;保潔、保安等人手不足,仁濟的護理人員就跨前一步,從(cong) 打掃、鋪床做起。

  26日上午10點,在克服種種困難之後,世博展覽館隔離點啟用收治感染者。至大江東(dong) 采訪時,當天已有500多位入住仁濟醫療隊負責的H2區,來自崇明、奉賢等地。

仁濟醫療隊出征儀(yi) 式現場

  接到任務迅速集結待命,這支隊伍“能打仗,打勝仗”

  時間回到3月25日上午,大雨如注,246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醫務人員,在一場短暫又隆重的出征儀(yi) 式後,乘坐7輛大巴,在鄭軍(jun) 華帶領下,奔赴世博展覽館。

  仁濟醫院在極短時間集結的這支246人的隊伍裏,有醫生34名,護士196名,感控專(zhuan) 家2人,藥劑師2人,行政、後勤共12人。醫生團隊涵蓋了呼吸科、腎髒科、血液科、消化科、老年科、中醫科等科室。

原上海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仁濟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鄭軍(jun) 華擔任醫療隊領隊

  “精兵強將組成,是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隊伍。”領隊鄭軍(jun) 華介紹說,有經驗豐(feng) 富的老專(zhuan) 家、老黨(dang) 員,也有剛參加工作的“00後”護士。其中,兩(liang) 年前參與(yu) 援鄂的有28人;黨(dang) 員73人。仁濟醫院還配備了第二梯隊醫護力量待命。並做了充分的應急預案及準備,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組織。

  與(yu) 此同時,仁濟醫院還有專(zhuan) 家一直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參與(yu) 救治,有41名醫護人員在上海老年醫學中心參加抗疫;在浦東(dong) 的定點收治點周浦醫院,也有專(zhuan) 家團隊常駐。

2020年寫(xie) 下《查醫生援鄂日記》的查瓊芳,在出征儀(yi) 式上發言

  寫(xie) 下援鄂日記,查醫生再出發

  隊伍中有一個(ge) 熟悉的身影——曾在武漢寫(xie) 下抗疫日記的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查瓊芳,在出征儀(yi) 式上作為(wei) 醫生代表發言。

  她說,醫療隊中很多人參加過武漢抗疫,那時大家是去幫助朋友。如今,上海防疫到了最關(guan) 鍵、最吃勁的時候。保衛家鄉(xiang) 更應義(yi) 不容辭。“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黨(dang) 員紅;如果奉獻有顏色,那一定就是醫護白。”查醫生說。

  查醫生告訴大江東(dong) ,無論物資、人員都準備充分,再加上之前的救治、防疫經驗,隊員們(men) 有信心打贏這場硬仗。“隔離點內(nei) 收治的均病情較輕或無症狀。但是仍要密切關(guan) 注病情走向,關(guan) 心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她還會(hui) 寫(xie) 《查醫生日記》2.0版本嗎?她說,這一次主要是記錄觀察輕症、無症狀患者的身體(ti) 情況及病情發展,做好心理疏導,幫助他們(men) 更快更好回歸日常生活。

  她還擔任了仁濟醫療隊的臨(lin) 時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發動、帶領黨(dang) 員做好患者救治與(yu) 服務。

隔離點開始收治病人

  隔離收治點設有活動場所,還有廣播電台

  “我們(men) 一定要堅定、堅信、堅韌,從(cong) 容、淡定、自信,專(zhuan) 業(ye) 、敬業(ye) 、科學地完成此次任務!”出征儀(yi) 式上,鄭軍(jun) 華帶領隊員宣誓。

  眼下,仁濟醫療隊已投入緊張工作。雖然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居多,但一些50歲以上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給予更多關(guan) 注。鄭軍(jun) 華說,收治點配有視頻係統,有些問題,還可請專(zhuan) 家展開線上多學科會(hui) 診。

  仁濟醫護人員希望與(yu) 患者攜手共同與(yu) 疾病作戰。他們(men) 設立了活動場所,帶領大家做操、開展活動以增強免疫力;一日三餐,還準備了夜點心。收治點將開播電台,傳(chuan) 播防疫、心理健康知識,播放相聲、小品、音樂(le) 節目,化解心理緊張。

  據了解,這輪核酸陽性感染者大都屬於(yu) 同一個(ge) 奧密克戎變異株,理論上不存在相互傳(chuan) 染風險,感染轉陰後一段時間內(nei) 會(hui) 有抵抗力,因此,雖然患者要佩戴口罩,但集中收治點內(nei) 允許有群體(ti) 活動。

仁濟醫療隊在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工作。本文圖片均為(wei) 仁濟醫院提供

  據悉,3月26日至27日早上,繼仁濟醫院之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隊也陸續奔赴世博展覽館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共有840名醫護人員。

  其中,九院醫療隊將與(yu) 同濟醫院醫療隊共同負責世博展覽館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H1區域的3500張床位。九院告知大江東(dong) ,3月23日晚接到組建通知,院黨(dang) 委連夜布置組隊方案。24日上午9點動員各黨(dang) 支部、科室報名,短短三小時內(nei) ,500多名醫護人員踴躍報名。

  3月26日早晨,九院醫療隊220人集合出發,其中有黨(dang) 員76人,醫生37名,護理人員172名,院感、醫務、後勤、信息和管理人員11人,由九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紀委書(shu) 記張峻擔任領隊。曾參與(yu) 援鄂醫療隊的呼吸科熊維寧主任、重症醫學科應佑國醫生、黃波黎護士長等都又一次走上抗疫一線。

  27日晚,九院與(yu) 同濟醫院負責的H1區域將接受患者。

  市一醫院醫療隊26日完成集結,27日早上出發,由148名醫務人員組成,包括38名醫生、96名護士和14名院感、後勤等人員。醫生團隊涵蓋急診危重病科、呼吸科、腎內(nei) 科、放射科、婦產(chan) 科等27個(ge) 科室,也有曾參與(yu) 過援鄂行動的14位“老將”。

  各家醫療隊專(zhuan) 門配備了心理科醫生,全程深度參與(yu) 。

  “估計再過10天,會(hui) 有一批批感染者重新回歸正常生活。”鄭軍(jun) 華說,“雖然有‘倒春寒’,但春天畢竟已經來到。讓我們(men) 共同為(wei) 這座我們(men) 熱愛和生活著的上海,盡微薄之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