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名遇難者DNA比對工作已完成
本報梧州3月28日電 (記者李縱)28日下午,“3·21”東(dong) 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舉(ju) 行第九場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東(dong) 航墜毀客機搜尋工作最新情況。
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法醫物證技術處處長劉開會(hui) 表示,事故發生後,公安部立即製定了遇難者個(ge) 體(ti) 識別工作方案,搭建了遇難者身份識別DNA專(zhuan) 項比對工作平台,組織20個(ge) 省區市公安機關(guan) ,采集132名機上人員生前DNA樣本和親(qin) 屬DNA樣本。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派出30人專(zhuan) 家組趕赴現場,與(yu) 廣西200餘(yu) 名公安刑事技術人員一起開展現場勘查工作。目前,機上132名遇難者身份全部確認。
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表示,目前失事航班上兩(liang) 部黑匣子的相關(guan) 譯碼工作正在進行。
朱濤介紹,截至28日12時,累計接待遇難者家屬626人,組織遇難者家屬累計809人次到事故現場悼念。
廣西梧州市殯儀(yi) 館負責接收現場搜救組移交的遺骸遺物,目前已妥善保管。遺骸遺物移交方案和分類移交標準正在逐步完善。
廣西壯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介紹,連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按照現場搜救組指令,先後組織900餘(yu) 人次開展地質勘探、邊坡監控、施工作業(ye) 、現場協調等工作,出動小型挖掘機、裝載機、自卸車、平板車、吊機等設備30餘(yu) 台,累計投放竹排9000餘(yu) 片,在核心區及周邊區域總體(ti) 開挖土方量1.7萬(wan) 立方米。
截至28日12時,搜尋人員累計出動15640人次,對核心區和周邊重點區域進行反複搜索,找到飛機殘骸和碎片36001件。
桂林理工大學教授呂玉增表示,技術人員對事故發生地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質和水文條件進行深入調查分析。重點分析了飛機撞擊對地表和岩土層的結構破壞、掩埋的飛機殘骸探測等問題,使用探地雷達等測定飛機撞擊對淺部岩土層破壞,以及飛機殘骸的分布情況,於(yu) 24日完成數據處理、解譯,基本掌握了飛機殘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為(wei) 研究製定核心區域開挖方案,開展搜尋工作提供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9日 第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