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打造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

發布時間:2022-03-31 14:30:00來源: 山西日報

  巍巍太行,濁漳河畔。紅色武鄉(xiang) ,一定要把《在太行山上》再唱響。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長效,農(nong) 村“兩(liang) 委”換屆換出新氣象,以點帶麵、縱橫有序、聚合漸變的基層黨(dang) 建布局結出累累碩果……一個(ge) 個(ge) 義(yi) 無反顧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連的接力、一幕幕昂揚奮進的場景,印證著武鄉(xiang) 上下牢記領袖囑托,常踐常新光榮革命傳(chuan) 統,在鮮紅黨(dang) 旗的指引下,初心不改、勇毅前行。

  近年來,武鄉(xiang) 縣委持續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注重用紅色資源“富礦”涵養(yang) 黨(dang) 員幹部初心使命,認真貫徹黨(dang) 中央及省委決(jue) 策部署,凝聚起全縣654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15060名黨(dang) 員勇當排頭兵、敢為(wei) 先行者的信心決(jue) 心,匯聚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凝心鑄魂——

  紅色基因代代傳(chuan) 承

  “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擁護黨(dang) 的綱領,遵守黨(dang) 的章程……”去年盛夏,武鄉(xiang) 縣200多名新黨(dang) 員在八路軍(jun) 太行紀念館前高舉(ju) 右拳莊嚴(yan) 宣誓。這是精神力量的賡續傳(chuan) 承,這是理想與(yu) 信仰的生生不息,這是一代又一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堅持與(yu) 奮進。

  在聆聽入黨(dang) 第一課《太行精神與(yu) 初心使命》後,新黨(dang) 員代表李幾屹在筆記本上寫(xie) 下——理想信念很“燃”,心係人民很“暖”,創新求變很“潮”,正風反腐很“剛”,幹事創業(ye) 很“拚”……青年人,勇於(yu) 攀登、不斷突破,奮鬥向前永遠在路上。

  “我那個(ge) 時候是秘密入黨(dang) 的,戰士們(men) 在前線打仗,我們(men) 就在後方納鞋底兒(er) ,姐妹們(men) 不分晝夜地飛針走線,隻期盼著戰士們(men) 能穿著這些軍(jun) 鞋,把日本侵略者從(cong) 中國趕出去。”上司鄉(xiang) “聽黨(dang) 課、學黨(dang) 史、憶初心”主題黨(dang) 日活動中,嶺頭村新中國成立前老黨(dang) 員魏愛雲(yun) 講述著紅色曆史、追憶著崢嶸歲月。

  “紅日照遍了東(dong) 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看吧!千山萬(wan) 壑,銅壁鐵牆,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機關(guan) 單位、社區廣場、廠礦車間,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共同唱響《在太行山上》。歌聲激昂,振奮人心,讓太行精神穿越時空,煥發出曆久彌新的永恒力量。

  “黨(dang) 課開講啦”武鄉(xiang) 縣四套班子人人上台講黨(dang) 課,黨(dang) 員領導幹部到包聯鄉(xiang) 鎮或黨(dang) 支部工作聯係點講授黨(dang) 課,“黨(dang) 史知識空中課堂”憶黨(dang) 史,踏訪紅色革命舊址覓初心,“黨(dang) 史+融媒”新聞主播講述地方黨(dang) 史……武鄉(xiang) 縣各基層黨(dang) 組織集中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把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作為(wei)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重點,原原本本學習(xi) 全會(hui) 決(jue) 議,真正學懂弄通黨(dang) 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yi) 和曆史經驗,以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鑄魂立心,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充分利用當地教育陣地和紅色資源,積極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xi) 教育,引導黨(dang) 員幹部學黨(dang) 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一年來,理論武裝越走越實,全縣廣大黨(dang) 員幹部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及省委決(jue) 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升。

  夯基固本——

  凝心聚力促發展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

  武鄉(xiang) 縣牢固樹立全域黨(dang) 建理念,統籌抓好農(nong) 村、城市、機關(guan) 、企業(ye) 、“兩(liang) 新”組織等領域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推進各領域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整體(ti) 提升。機關(guan) 單位部門,黨(dang) 員示範、先鋒引領,主動順應改革、服務改革、保障改革,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dang) 的各項工作,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和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工程項目一線,支部建在工地上、黨(dang) 旗飄在崗位上,“黨(dang) 員先鋒崗”醒目而耀眼,黨(dang) 員在關(guan) 鍵崗位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挑大梁”,戰夜間、搶晴天、鑽雨隙,通過“黨(dang) 建+”模式,形成了“黨(dang) 旗紅”引領項目建設的新路子。

  山鄉(xiang) 間,麵對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對武鄉(xiang)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的不利影響,全縣黨(dang) 員幹部不等不靠,認真貫徹省委“雙減雙搶”工作要求,幫助群眾(zhong) 搶收秋糧,積極開展災後重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抒寫(xie) 共產(chan) 黨(dang) 員不平凡的事業(ye) 。

  一抹黨(dang) 旗紅,輝映初心。

  麵對抓黨(dang) 建、促振興(xing) ,引領鄉(xiang) 村蝶變的新時代新任務,武鄉(xiang) 縣堅持大抓基層導向,圍繞開展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提升、黨(dang) 員幹部能力提升、軟弱渙散黨(dang) 組織整頓提升、集體(ti) 經濟發展提升“四個(ge) 工程”開展工作。2021年,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村、移民搬遷村、非貧困村選派駐村幹部638人;對12個(ge) 軟弱渙散村派駐整頓力量,紮實開展整頓工作;全麵推動全縣275個(ge) 村(社區)“兩(liang) 委”換屆選舉(ju) 工作圓滿完成,“兩(liang) 委”主幹平均年齡45.2周歲,263個(ge) 村實現“一肩挑”,比例達到97.77%;6個(ge) 社區全部實現“一肩挑”;全縣66個(ge) 扶持試點村,解決(jue) 645人就業(ye) ,帶動村集體(ti) 收益403.8萬(wan) 元,惠及群眾(zhong) 9894人。同時,城市基層黨(dang) 建成效初顯,“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全麵加強,機關(guan) 、中小學校、國有企業(ye) 等其他領域黨(dang) 建工作紮實開展,全縣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

  聚才引智——

  厚植高質量發展動力

  功以才成,業(ye) 由才廣。去年夏天,北京大學“知行計劃”實踐團走進武鄉(xiang) ,“省校合作”戰略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生根。

  北大實踐團團長、碩士研究生劉德培說:“賡續紅色血脈、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是我們(men) 這一代青年人肩負的責任,我們(men) 將珍惜這次機會(hui) ,為(wei) 武鄉(xiang) 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武鄉(xiang) 縣充分依托高校人才資源、科技成果富集等優(you) 勢,整合資源、主動對接,聚焦實習(xi) 實訓需求,提供多樣實踐平台,紮實做好服務保障,深度開展戰略合作,全力打造人才窪地、興(xing) 業(ye) 熱地、發展高地。

  人才聚則事業(ye) 興(xing) 。武鄉(xiang) 縣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持續發力抓實人才隊伍建設。

  搭建平台展現人才新麵貌。深入開展實地調研和走訪活動,與(yu) 13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基地合作,引進教育、醫療、農(nong) 業(ye) 等各類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建立武鄉(xiang) 籍在外人才信息庫,打造共建創新武鄉(xiang) 的“智慧庫”“點子庫”“顧問庫”,激勵廣大人才在建設武鄉(xiang) 新征程中彰顯擔當、展現作為(wei) 。

  優(you) 化環境激發人才新活力。堅持多渠道宣傳(chuan) ,生動展示全縣資源、產(chan) 業(ye) 、項目、人才政策等方麵優(you) 勢,營造濃厚人才工作氛圍;製定《武鄉(xiang) 籍高學曆人才獎勵辦法》,吸引更多優(you) 秀人才回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實現人才資源回流;落實人才安居工程,“真金白銀”投入、真情實感傾(qing) 注,使武鄉(xiang) 成為(wei) 人才集聚的創業(ye) 熱土。

  下好人才服務的“先手棋”,落好人才政策的“關(guan) 鍵棋”,如今的武鄉(xiang) ,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波瀾壯闊欣回首,敢為(wei) 人先又續征。站在新的起點上,武鄉(xiang) 縣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必將永葆共產(chan) 黨(dang) 人本色,必將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不斷開創新局麵,奮力抒寫(xie) 新趕考路上的更大榮光!(趙海鵬 王夢然 魏瑞霞)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