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杭州錢塘:技術工人擁有穩穩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2-03-31 15:11:00來源: 杭州日報

  從(cong) 20歲到38歲,山東(dong) 漢子王誌強把自己最青春的年華留在了杭州,留在了鄰裏社區。它位於(yu) 杭州市錢塘區白楊街道,也是浙江省第一個(ge) 完全由外來人口組成的社區。

  王誌強是這裏的首批住戶。當時,他還是矢崎配件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車間操作工,如今已經成長為(wei) 公司安全管理係係長。放不下對鄰裏的感情,他的新房就買(mai) 在社區隔壁,妻子也在社區工作。

  整個(ge) 鄰裏社區居住人口超過1萬(wan) 名,其中大部分是像王誌強這樣的技術工人。據統計,錢塘區目前已有技術工人9.3萬(wan) 人,作為(wei) 中等收入群體(ti) 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正是夯實共同富裕基礎的重要內(nei) 涵。

  近年來,錢塘區緊盯省市賦予的“打造世界級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等四大定位,著眼技術工人這一人群,讓大家口袋鼓、生活好、精神富,收獲穩穩的幸福,也讓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構建技能提升服務矩陣

  持續為(wei) 技術工人“充電”

  “擴中”怎麽(me) 擴?技能培訓、提升學曆是關(guan) 鍵一招。

  錢塘區充分挖掘浙江省最大高教園區的教資優(you) 勢,支持區內(nei) 企業(ye) 、7所職業(ye) 院校、高校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產(chan) 教聯盟”,並投入5000萬(wan) 元建設省級“尚+眾(zhong) 創空間”,孕育技術工人雙創潛能。

  早在2019年,錢塘區人社局就牽頭在杭州市首推新型學徒製培訓班,探索技術工人培養(yang) 新模式。

  新模式,新在哪?簡單來說,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yang) 。從(cong) 工人角度來說,學徒在培訓期間還可以獲得勞動報酬,破解了“不想學”的問題;從(cong) 企業(ye) 角度來說,培訓內(nei) 容與(yu) 企業(ye) 生產(chan) 緊密掛鉤,學徒取得培訓合格證書(shu) 後企業(ye) 還能獲得政府補貼,破解了“不想培”的問題。

  在錢塘,“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wei) 大”的時代風尚已生根發芽,蔚然成風。

  比如錢塘區出台技能人才專(zhuan) 項獎勵政策,對新評定為(wei) 高級技師、技師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00元、3000元;並將“錢塘新區首席技師”“錢塘新區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和“錢塘新區工匠”提名獎獲得者分別納入區F類、G類人才,按規定享受相應住房補貼、購車補貼等優(you) 惠政策。截至2021年底,區內(nei) 高技能人才中已認定F類人才1164人、G類人才538人。

  “以我們(men) 公司為(wei) 例,目前已有超過40名技術骨幹成功拿到‘國家級技師證’並入圍杭州市緊缺人才庫,10餘(yu) 名青年工人成功申報‘金領工人’‘錢塘工匠’,張曉剛、賈君芳兩(liang) 名員工獲得杭州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他們(men) 的榜樣作用激勵更多職工走上了技能成才之路……”杭州世寶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工會(hui) 主席邵華自豪地說。

  提升教育資源保障力度,

  讓技術工人生活無憂

  子女上學難、無人照看,這曾經是困擾不少技術工人家庭的難題。

  如何“破題”?錢塘區聚焦就學痛點,強化普惠製、均衡式教育資源供給,近3年來投入約11億(yi) 元用於(yu) 學校建設。特別是2021年,全區中小學接納義(yi) 務教育段隨遷子女23847人,技術工人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率從(cong) 72.65%大幅提升至90%以上,數據位居杭州市前列。

  錢塘區堅持5年推出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得到廣大技術工人的紛紛點讚。“我們(men) 夫妻倆(lia) 都在廠裏上班,暑假孩子自己在家,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暑期托管服務切實解決(jue) 了我們(men) 的難題。”包括幸福河小學四年級這名學生家長在內(nei) ,已有超過5000人次的技術工人子女享受到了這項暖心服務。

  正如王誌強所說,在鄰裏的生活是幸福的。

  他掰著指頭數給記者聽,從(cong) 八人間升級到四人間,甚至配備夫妻房,方便已成家的員工;以前隻有一台風扇,夏天每到半夜會(hui) 被熱醒,現在都安上了空調;社區還安裝了2000多套智能出入係統,讓新來的年輕人住得更加安全……

  提到技術工人的獲得感,該區鄰裏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張敏華的感受更加真切。作為(wei) 社區“大管家”,張敏華從(cong) 成立的第一天就在這裏工作,連續17年的除夕夜她都留在社區,與(yu) 住戶們(men) 一起準備年夜飯、迎接新年。“我算了下,當年孩子在這裏出生的第一批住戶,今年他們(men) 的娃要參加高考了。”

  眼下,一場“蝶變”正在鄰裏社區發生——以“藍領公寓社區化,技術工人市民化”為(wei) 導向,錢塘區集全區之力,會(hui) 同10餘(yu) 個(ge) 部門梳理出28個(ge) 子項目,為(wei) 鄰裏社區編製了一份未來社區一體(ti) 化方案,打響“奮進在錢塘,安居到鄰裏”的共富“金品牌”。

  比如,在鄰裏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設立嵌入式幼兒(er) 園。張敏華介紹,幼兒(er) 園的功能平麵圖已經完成,初步規劃5個(ge) 教室,可容納100多個(ge) 孩子。“幼兒(er) 園的設立對社區居民來說是一件大事,計劃今年就開始招生,讓孩子‘陪爸媽上班’、父母‘陪孩子上學’早一點成為(wei) 現實”;再比如,在鄰裏中心加裝10部電梯,實現中心電梯100%覆蓋。目前,有兩(liang) 部電梯的管線遷移已完成。

  “以前是造房子,現在是‘造生活’了。”張敏華笑著說,說到鄰裏的未來,她眼中有光。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