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清理各類固廢近900萬噸
記者從(cong) 生態環境部30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獲悉:2021年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應用衛星和無人機遙感技術,對黃河幹流中上遊內(nei) 蒙古、四川、甘肅、青海、寧夏5省區24個(ge) 地級市約7.5萬(wan) 平方公裏開展遙感識別,結合實地調查,確認問題點位497個(ge) 。各地各部門累計投入資金約2400萬(wan) 元,清理各類固廢882.6萬(wan) 噸。
生態環境部固體(ti) 廢物與(yu) 化學品司司長任勇表示,今年將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dong) 4省繼續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將對“信息填報不規範、虛假整改、重複傾(qing) 倒”等突出問題,舉(ju) 一反三,並利用衛星遙感同步核實現場整改情況,對固體(ti) 廢物排查整治工作中應付式整改、弄虛作假等行為(wei) 進行處理,切實壓實地方政府整治責任。
“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部將按照有關(guan) 決(jue) 策部署,推進100個(ge) 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去年年底,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17個(ge) 部門印發的《“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實現“無廢城市”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基本實現固體(ti) 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固體(ti) 廢物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此外,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還獲悉:生態環境部將加強新汙染物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
任勇介紹,從(cong)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環境風險管理角度看,新汙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這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對生態環境或者人體(ti) 健康存在較大風險,但尚未納入環境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
新汙染物“新”在哪?任勇表示,“新”,一方麵是相對於(yu) 大家熟悉的,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規汙染物而言的;另一方麵是新汙染物種類繁多,可能還會(hui) 持續增加,“隨著對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能被識別出的新汙染物還會(hui) 持續增加。”
“目前國際上廣泛關(guan) 注的新汙染物有四大類:一是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二是內(nei) 分泌幹擾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任勇說。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方麵,推動建立法規標準體(ti) 係、加強源頭準入管理、推動環境風險管控、積極參與(yu) 全球化學品履約行動,為(wei) 新汙染物治理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