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淅川:水源地的“綠色衛士”

發布時間:2022-03-31 17:28:00來源: 人民網

  穿起迷彩服,蹬上解放鞋,戴好安全帽,再背上水壺和幹糧,不到淩晨5點,李偉(wei) 就騎著三輪向大山進發,他先沿著崎嶇山路穿過溝壑,再徒步紮進大山深處,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已近10點。

  這是李偉(wei) 每天的工作。作為(wei) 河南省淅川縣馬蹬鎮葛家溝村的公益林護林員,12年來,他參與(yu) 造林2萬(wan) 餘(yu) 畝(mu) ,每年巡山近300天,累計行程3萬(wan) 多公裏。

  淅川縣作為(wei)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區,保護好一庫清水就是最大的政治。而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樹。“淅川縣共有655名公益林護林員參與(yu) 植樹造林,2730餘(yu) 名生態護林員參與(yu) 管護林果樹,他們(men) 以山為(wei) 家、與(yu) 林為(wei) 伴,護林看草、發展產(chan) 業(ye) ,守衛著水源地的‘綠色長城’。”淅川縣林業(ye)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梁虎兵介紹。

  從(cong) “砍樹”到“看樹”

  巡山的路,大多是泥巴路、長滿荊棘的羊腸小道,護林員們(men) 經常穿著粘有斤把泥的鞋,手拿鐮刀一邊砍一邊往前趕路。可就是這樣的路,護林員楊紅霞一走就是24年,“這些年算起來能繞地球走兩(liang) 圈嘍!也對得起走壞這70多雙解放鞋。”楊紅霞打趣說道。

  為(wei) 了護好一方林土,護林員們(men) 爬山脊、越溪穀,夏天大汗淋漓,馬蜂、蚊子追著人咬;冬天衣服被汗濕透再被風吹幹,又濕又冷。“有的護林員種樹時被馬蜂蜇,縣裏還治不了,隻能送往市醫院;還有的護林員在巡山路上被蛇咬,又因山路陡峭,摔骨折過……”當問及這麽(me) 艱辛是否退縮過,楊紅霞卻說,“看好樹,護好生態,這是咱護林員的責任!”今天的大石橋鄉(xiang) ,已是淅川縣的重點林區之一,放眼望去,滿眼皆綠。

  楊紅霞說:“過去拿斧頭砍樹,如今巡山看樹,這護好生態啊才是咱一輩子的事兒(er) !”

  從(cong) “看樹”到“種樹”

  除了下笨功夫,還得講究方法,漫山啤酒瓶成了一道亮麗(li) 的風景。

  淅川縣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嚴(yan) 重,直接威脅著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安全。荒山滅荒,是淅川首先打響的綠色戰役,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石頭山上栽樹,咋栽?能活嗎?“土和水都是問題。”2013年起,大石橋鄉(xiang) 護林隊長石俊俠(xia) 和5個(ge) 同事開始想辦法在石頭山上造林。鎬、鍁,不知用壞了多少把,打釺時他們(men) 幾個(ge) 人虎口上的裂口就沒長住過,好不容易把石頭縫鑿成了一個(ge) 個(ge) 坑,還得肩挑人抬,一袋一袋往山上搬運泥土;沒有水,他們(men) 在山上用石頭圍堰,鋪上塑料布,從(cong) 山下分級提灌儲(chu) 水。

  “樹苗能不能活,關(guan) 鍵得看水能不能跟上。”石俊俠(xia) 說,他們(men) 不怕在山石縫裏鑿坑栽樹,怕的是澆水——石漠化荒山水源涵養(yang) 能力差,水得常澆灌,每次還得澆透墒。經過摸索,他找到了一套獨特的“澆水經”——酒瓶滴灌法:把一個(ge) 個(ge) 裝滿水的啤酒瓶倒插在樹根部的土壤裏,讓水慢慢滲入地下。

  今年,是石俊俠(xia) 他們(men) 在石頭山上種樹的第8個(ge) 年頭。8年間,他參與(yu) 造林的近7000畝(mu) 石漠化荒山,已有6個(ge) 山頭綠了……

  從(cong) “種樹”到“用樹”

  “好生態產(chan) 出好產(chan) 品。”滔河鄉(xiang) 位於(yu) 丹江口水庫的西岸,作為(wei) 水源地重點鄉(xiang) 鎮之一,擁有優(you) 質山泉水,且光照充足、多山地,適合林果生長。“靠山吃山!咱發展綠色經濟!”滔河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周其軍(jun) 拍板決(jue) 定。緊接著,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6000畝(mu) 杏李、3000畝(mu) 核桃、5000畝(mu) 藥材、4800餘(yu) 畝(mu) 迷迭香……紛紛發展起來了。

  近年來,淅川每年以10萬(wan) 畝(mu) 左右的速度推進造林綠化,新造林合格麵積連續14年居河南省縣級前列,森林覆蓋率達到45.3%,宜林荒山荒地綠化率達95.8%,53.2萬(wan) 畝(mu) 荒山重披綠裝,30餘(yu) 萬(wan) 畝(mu) 生態林果生機盎然,6.5萬(wan) 渠首百姓吃上生態飯……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護林員們(men) 守好了青山,得來了金山,也換來了碧水。蔥鬱的森林涵養(yang) 著一庫清水,自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丹江口水質一直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及以上水平,水質穩定達標且持續向好。(淅川縣委宣傳(chuan) 部 孫雙涵 楊振輝供稿)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