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春水潤田疇 優供保豐收(打好糧食生產第一仗③)

發布時間:2022-04-01 16: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水利是農(nong) 業(ye) 的命脈。春耕時節,廣袤田野迎來春灌用水高峰,各級水利部門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優(you) 化供水計劃,讓灌溉水暢流田間,為(wei) 夏糧豐(feng) 收提供有力支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強農(nong) 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灌溉輸配水工程,建設“大動脈”,疏通“毛細血管”,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打下堅實的水利基礎。

  水網織密,智能升級,農(nong) 田灌溉不再“卡脖子”

  “有收無收在於(yu) 水”,今年種糧大戶楊寶麗(li) 感受格外深切。

  “弱苗轉壯,關(guan) 鍵就靠這遍水肥。”在河北省成安縣北鄉(xiang) 義(yi) 鄉(xiang) 路固村地頭,楊寶麗(li) 正忙著春灌,“去年小麥晚種了20天,麥苗明顯矮了一截,鬆土、鎮壓,最關(guan) 鍵還得把地澆透,小麥拔節才有後勁兒(er) 。”

  水渠連著田壟,水緩緩淌進麥田,楊寶麗(li) 舒了口氣,“多虧(kui) 通了水渠,不用再眼巴巴盼水,200多畝(mu) 地幾天就能澆完。”

  楊寶麗(li) 細數變化,“現在咱用的是漳滏河灌區的水,老話說‘河水養(yang) 田’,一點也沒錯。從(cong) 用井水到用河水,地裏堿子少了;從(cong) 拉水管到通水渠,不用沒日沒夜守著,灌溉不再‘卡脖子’了。”

  為(wei) 澆地忙碌的,還有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處用水科科長呂樹峰,“農(nong) 民用水有需求,灌區全力保障。”3月初,灌區工作人員逐條水渠、逐座閘門檢修,不斷優(you) 化供水計劃,確保清水及時輸送田間。今年小麥促弱轉壯任務重,灌區已經供應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1.02億(yi) 立方米,灌溉農(nong) 田128萬(wan) 畝(mu) 。

  春灌是夏糧豐(feng) 收的關(guan) 鍵一環。一座座水庫,一條條水渠,一片片灌區,織密水網,連起了千家萬(wan) 戶,豐(feng) 收水暢流廣袤田野。

  “目前水庫蓄水充足,春灌有序展開。水利部門密切關(guan) 注天氣變化,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最大程度滿足農(nong) 業(ye) 用水需求。”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灌溉節水處處長王歡介紹。據預測,今年全國計劃實施春灌麵積超3.5億(yi) 畝(mu) 。目前大中型灌區累計灌溉6200萬(wan) 畝(mu) ,供水超過80億(yi) 立方米。

  如今,水網連上互聯網,水利設施更智能,灌溉更高效。

  江西省新餘(yu) 市渝水區長隴村田間,村民廖蠢牯正忙著拋秧,一株株秧苗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曲線,落入汪汪水田,廖蠢牯坦言:“種早稻要卡準點,浸種、育秧、栽苗都得趕上趟,缺水可不行。”

  前些日子,老廖還在擔心:“今年打算提前一周灌田,要是來不了水,可咋辦?”老廖把顧慮告訴了村幹部,沒多久就接到放水通知。

  “在手機上一點,閘門實時開啟,農(nong) 民能及時澆水。”江西省袁惠渠工程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建雲(yun) 介紹,“閘門抬升高度、時長都能精準控製,確保用多少放多少。”

  “一張圖”在線監測,“一張網”統一調配,袁惠渠灌區大力開展信息化建設,全渠道配水調度係統、預警平台、遠程閘門控製係統等不斷完善,灌區供水更高效。

  輕點手機,電表合閘,抽水機轉動。在浙江省嘉善縣西塘鎮地甸村,村民陶宏強“雲(yun) 上”澆地,一畝(mu) 麥田能省水50多立方米。地甸村打造高標準農(nong) 田,完善電力、水利等設施,讓農(nong) 民實現精準灌溉。

  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較為(wei) 完善的農(nong) 田灌排基礎設施體(ti) 係,7000多處大中型灌區為(wei) 糧食生產(chan) 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今年水利部門繼續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優(you) 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打造一批現代化數字灌區。”王歡介紹。

  節水技術落地,澆地變成澆作物,增產(chan) 增效不增水

  澆過一茬水,麥田長出新綠。山東(dong) 省夏津縣東(dong) 李鎮張官屯村村民薑榮波蹲在田頭查看長勢,“麥苗已經分蘖四五個(ge) ,馬上就要拔節了。”

  “用上新技術,讓100多畝(mu) 晚播麥大有起色。”薑榮波高興(xing) 地說。田間,一根150米的鐵臂伸展,垂吊的噴頭轉動,水霧噴湧,小麥“喝”上營養(yang) 套餐。薑榮波對“新家夥(huo) ”十分滿意,“這叫自走式平移噴灌機,隻要設定好水量和時長,一按開關(guan) ,水肥噴灑均勻。”

  “麥田地勢高,離水渠遠。以前俺們(men) 澆地要一天到晚守著,晚‘喝’上水的麥子,個(ge) 頭躥不起來。”薑榮波說,“如今啥時候用水啥時候澆,兩(liang) 天就能搞定,豐(feng) 收有了底氣。”

  當地水資源不豐(feng) 沛,更要在節水上下足功夫。“地麵灌溉改成小水噴灌,一畝(mu) 地少用一半的水,再加上省出的電費和人工費,100多畝(mu) 地的灌溉成本從(cong) 幾千元減少到760多元。”薑榮波算起節水賬。

  春耕一線,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得到廣泛運用。“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yang) 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必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農(nong) 水處處長黨(dang) 平介紹。

  水利部門堅持總量管理、科學配置、鼓勵發展節水農(nong) 業(ye) 、旱作農(nong) 業(ye) ,堅決(jue) 遏製大水漫灌。2021年,全國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麵積188萬(wan) 公頃。

  節水,要從(cong) 田頭貫穿到源頭。在各地,節水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過去土渠連著機井和農(nong) 田,水邊流邊滲,看著都心痛。”河北省磁縣種糧大戶宋槐脹有自己的“節水經”,“澆地前,先平整一遍,地塊不容易積水。用上小麥節水品種,從(cong) 澆三遍水變成澆兩(liang) 遍水,算下來,每畝(mu) 地少用幾十立方米水。”

  “離幹渠遠的地塊,水一路跑冒滴漏,一畝(mu) 地要多澆200多立方米。”磁縣躍峰灌區慶和峪閘所所長張士團介紹,“我們(men) 處於(yu) 華北地下水超采區,更要節約用水。支渠、鬥渠等鋪上防滲層,土渠升級成‘三麵光’,把來之不易的水用在刀刃上。”目前,躍峰灌區主幹渠渠係水利用係數由0.4提高到0.63。

  襯砌渠道、設立計量設施,2021年水利部實施89處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完成後,預計新增節水能力超7億(yi) 立方米,新增糧食產(chan) 能超9億(yi) 公斤。

  當前,水利部門搶抓春灌有利時機,加大投入,創新舉(ju) 措,統籌推進工程、技術、耕作等節水措施,今年全國將創建150多處節水型灌區,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水利支撐。

  完善機製,科學管水,打通工程管護“最後一公裏”

  誰用水、誰管理、誰受益,農(nong) 民用水協會(hui) 打通管護“最後一公裏”。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灌區,開始了春灌工作,提閘放水,黃河水沿著縱橫交織的灌渠,源源不斷流向廣袤田疇。

  “小麥從(cong) 返青、拔節到灌漿,啥時候澆水都有講究,一點都不能耽擱。”靠著灌區的水,河南省獲嘉縣楊劉莊村種糧大戶楊榮鑫種了200多畝(mu) 小麥,“苗情不錯,隻要管得好,豐(feng) 收有指望。”

  “過去水從(cong) 門前過,用多少都沒錯。”楊榮鑫說,“用水高峰期,大家搶著澆,等輪到自己,水量常常不夠。”

  農(nong) 民用水協會(hui) 解了這道難題。“農(nong) 民提前上報用水需求,協會(hui) 與(yu) 灌區溝通,安排時間表,大家心裏有本明白賬。”楊榮鑫介紹,“每畝(mu) 地每年繳費20元,協會(hui) 負責疏通渠道、維修泵站,咱省心多了。”

  讓農(nong) 民持久受益,要改變“重建輕管”“重骨幹輕末端”等問題。“水利部鼓勵引導農(nong) 民用水合作組織發展,解決(jue) ‘誰來管’‘如何管’,激活小微水利設施,持續推進農(nong) 村水利管理改革創新。”黨(dang) 平介紹。

  水權改革不斷深入,激發農(nong) 民節水積極性。

  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lan) 縣立崗鎮通義(yi) 村靠著引黃水,發展1萬(wan) 多畝(mu) 玉米。“過去靠著黃河不發愁,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如今,分配多少用多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瑞寧介紹。

  確權頒證,擰緊了“水龍頭”。“村民憑著水權證澆地,全村確權水量1041.67萬(wan) 立方米,算下來,每畝(mu) 每年用水不能超過117立方米。”馬瑞寧當上了用水協會(hui) 會(hui) 長,帶著村民走上節水路。

  “全村8條支渠、42條鬥渠和其他重要取水口,都有人管。”馬瑞寧點一點手機,一張灌溉圖清晰顯示,“泵閘裝‘大腦’,按需提閘,精準放水。”

  節水換來真金白銀。去年底,村裏舉(ju) 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交易會(hui) ”,村民省下的140萬(wan) 立方米水,流轉給一家企業(ye) ,收益5萬(wan) 多元。“節水改造、用水協會(hui) 運轉都有了經費保障,今年大家節水更有勁頭了。”馬瑞寧說。

  劃紅線、確水權、定水價(jia) ……水權交易不斷推進,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水利部將嚴(yan) 格落實“四水四定”,推進將用水權分配到合理用水單元,積極探索分類水價(jia) 和超定額累進加價(jia) ,久久為(wei) 功,精打細算用好水。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1日 15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