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名師孵化的路徑探索

發布時間:2022-04-07 15:57:00來源: 山西日報

  2021年12月13日,下午剛過兩(liang) 點,劉學梅校長就匆匆走進太原市十九中。劉學梅是交口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這兩(liang) 天本來是到省城辦事,得知“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請省教科院專(zhuan) 家給學員做專(zhuan) 題講座,便來“蹭”課。“我和謝老師是省名師班的同學,這期講‘雙減’背景下的作業(ye) 設計,我們(men) 也很關(guan) 注這個(ge) 話題。”劉學梅說。

  搭建起“家門口”的師訓平台

  初中道德與(yu) 法治學科的地位曆來“尷尬”。比如,山西全省該學科教師共9000多人,但約80%學校同年級教師超不過3人,教研活動怎麽(me) 搞?比如,該學科“說得重要,實際次要”等現象,盡管隨著國家重視近年來有所好轉,但師資業(ye) 務素養(yang) 總體(ti) 依舊不樂(le) 觀。

  2019年,中共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太原市教育係統名師工作室實施方案》,要求創建名師工作室。“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就是在此背景下,經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太原市教育局審核成立,並於(yu) 2020年12月在她所在的太原市十九中掛牌。

  據介紹,目前太原市共30多個(ge) 這樣的名師工作室,覆蓋幼兒(er) 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教等教育階段及學科;同時還成立了名師工作站。其中,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必須是正高級或特級教師,名師工作站的主持人則需區域有影響力的高級教師。兩(liang) 者區別是,前者定位“培優(you) ”,並在主持人所在學校掛牌;後者“補差”,強調麵向當地的若幹薄弱學校,並在其中一所掛牌。二者互補,相得益彰,包括有些活動聯手開展。比如,劉學梅校長所聽的那場專(zhuan) 題講座,就是“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與(yu) “張玉香名師工作站”聯合主辦的。名師工作室及名師工作站的成立,相當於(yu) 在“家門口”搭建了一個(ge) 平台,挖掘自身潛力,將當地名師資源充分利用;同時,彼此之間更容易溝通,類似同伴互助,輕鬆實現常態化。

  當然,初中道德與(yu) 法治學科的“尷尬”地位也凸顯——太原僅(jin) 有2名該學科正高級教師,相關(guan) 名師工作室有2個(ge) ,“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是其中之一。

  “十八般武藝”齊上陣育名師

  “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的學員有34人——超了規定的30人,慕名而來的太多,便增加了編外學員,這還不算流動的“旁聽生”。學員均來自省實驗中學、太原市誌達中學等十幾所省城學校,其中不乏高級教師或研究生學曆。“工作室有4位導師,分別‘承包’這30多位學員,帶研究生似的。培養(yang) 周期是3年,半個(ge) 月至少活動1次,每次3小時。通過總共200多個(ge) 小時,這30多位青年才俊就要出師,成為(wei) 太原市的學科骨幹,成為(wei) 種子教師。那是要能打出去的名師。我們(men) 幾個(ge) 壓力確實不小!”謝麗(li) 卿說。

  工作室實行集中係統培訓與(yu) 現代“師帶徒”的雙軌運作模式,線下與(yu) 線上結合,以此充分發揮名師效應,並確立“從(cong) 重外在引領向重內(nei) 在成長的轉變”的指導原則。

  工作室的3年培養(yang) 計劃,每年各有側(ce) 重,但讀書(shu) 學習(xi) 、專(zhuan) 家講座、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以賽促訓、集中研討、考察學習(xi) 、網絡交流、論壇展示、前沿探索等,是貫穿3年的十大舉(ju) 措。“讀書(shu) 學習(xi) ”是十大舉(ju) 措之首。《教師人文讀本》《核心素養(yang) 導向下的課堂教學》《怎樣上課才最棒》《首席教師》……這個(ge) 書(shu) 單在每個(ge) 學員的案頭越來越長,其中前兩(liang) 本成為(wei) 本學年定期研討的主題,不僅(jin) 寫(xie) 讀書(shu) 心得及線上交流,“借鑒或複製人家大師的成功經驗,對我們(men) 的成長極其重要,這些書(shu) 籍就是他們(men) 的成功秘籍”。

  工作室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每位學員一個(ge) 學年講1節“過關(guan) 課”,並從(cong) 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再到課後反思,全過程接受工作室30多雙眼睛的集中“掃描”。學員將此總結為(wei) “三錘兩(liang) 煉法”——教學設計至少與(yu) 師傅或同伴打磨三遍,在自己班和工作室實際講兩(liang) 遍。不僅(jin) 如此,工作室成員還積極參加省市乃至全國各種教學賽講,以賽促訓。僅(jin) 2021年一年,在山西省課改和中考研討會(hui) 及太原市各種教學大賽上,該工作室就有70%的學員頻頻亮相,大放異彩。比如,郭瑞紅、趙澤麗(li) 被評選為(wei) 太原市學科帶頭人;郭曉停被評為(wei) 太原市教學能手;李輝平榮獲太原市第三屆“升華杯”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太原市第四屆“成長杯”課堂教學大賽中,5名學員進入決(jue) 賽;太原市“時代新人”思政課優(you) 秀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的5人……

  或成為(wei) 解決(jue) 師訓“最後一公裏”難題的突破口

  “假如周六,你和同學約好去打籃球,但你的母親(qin) 卻堅持讓你在家刷題,你該怎麽(me) 辦?”麵對“評委”有點尖銳的提問,項目2組的同學冷靜回答,贏得全班同學與(yu) 在場聽課老師的認可。這是2021年11月16日省實驗中學七年級的一節項目性學習(xi) 課,也是“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的一節課改探究課。該項目要求全班分成四個(ge) 組,各製作一本“我的交往寶典”,當天是展示環節,現場評委均由學生組成。

  山西中考改革已走向全國,課改自然如影隨“行”,但基層學校怎麽(me) 把握和推進,始終是一個(ge) 難題,這自然成為(wei) 該工作室關(guan) 注的焦點。比如,省實驗中學的這節探究課後,學員們(men) 線上線下的研討持續數日:項目性學習(xi) 的實質是什麽(me) ,它是研究性學習(xi) 的時代變式嗎?與(yu) 山西中考“實踐探究題”又有何區別?

  山西有著豐(feng) 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謝麗(li) 卿說:“這極大地拓展了我們(men) 的教學空間,包括作業(ye) 設計,比如製作一個(ge) 紅軍(jun) 長征或者八路軍(jun) 北上抗日的泥塑沙盤,學生自己評價(jia) ,看誰或哪個(ge) 組做得最好?這樣的作業(ye) 學生能不喜歡?項目性學習(xi) 的天地確實更寬廣。”

  “現在課改節奏快,形態多,但無論如何變,新課程理念不會(hui) 變:這就是在具體(ti) 現實情境中,最大化培養(yang) 學生綜合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那種靠題海戰強化‘是什麽(me) ’的傳(chuan) 統學習(xi) 方式必然淘汰,高質量內(nei) 涵發展才是正道,國家‘雙減’政策不正是一個(ge) 強烈信號?”工作室成員在探索中逐漸形成共識。

  “謝麗(li) 卿名師工作室”聲名鵲起,受邀培訓成為(wei) 他們(men) 常規工作的一部分。2022年春季學期伊始,運城、大同等地同行便紛紛聯係,谘詢名師工作室成立的相關(guan) 事宜。“政府搭台,讓名師‘承包’戲台來‘唱戲’,如此,不但降低運作成本,名師作用也被充分釋放,多方受益。要知道,培養(yang) 一名高級教師周期起碼20年,更不要說名師了。關(guan) 鍵是它的著力點在基層課堂實踐上,這是其他師訓形式難以比擬的,如再加以改進,是有效解決(jue) 師訓‘最後一公裏’難題的一個(ge) 突破口。”一位省級專(zhuan) 家對太原市的名師工作室及名師工作站進行的探索給予了充分肯定。(記者李林霞)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