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市委巡視組通報14家單位黨組織巡視反饋情況

發布時間:2022-04-08 11:17: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宋佳音)昨天,北京紀檢監察網通報十二屆北京市委第十三輪巡視對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黨(dang) 組等14家單位黨(dang) 組織開展常規巡視和提級巡視反饋情況。本輪巡視自2021年10月至12月,約2個(ge) 半月。通報顯示,14家單位黨(dang) 組織存在貫徹落實中央決(jue) 策部署和市委要求不到位、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有待加強、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有差距、幹部隊伍建設力度不足、黨(dang) 建工作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巡視期間,巡視組在被巡視單位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規定轉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等有關(guan) 方麵處理。

  市紅十字會(hui) 黨(dang) 組:

  聯係服務基層能力不強

  對籌資救助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敏感性不強,對所屬社會(hui) 組織、“冠名”機構等管理不到位。落實群團改革要求不夠有力,聯係服務基層能力不強,“三救三獻”工作開展不均衡,發揮市委市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作用不充分。

  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黨(dang) 組:

  推動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改革不到位

  協調各方支撐國家科技戰略和首都高質量發展有差距,重點區域聯動發展不足。推動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改革不到位,促進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不夠,培養(yang) 引進優(you) 秀科研人才和科研團隊機製尚不完善。“四風”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依然存在。

  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黨(dang) 組:

  接訴和精準處理訴求能力不足

  堅守為(wei) 民初心、堅持人民立場有差距,對“接訴即辦”等改革重大意義(yi) 的理解把握不深,接訴和精準處理訴求能力不足,推動首都城市治理改革仍需深化。統籌“放管服”改革不夠到位,市場主體(ti) 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you) 化提升。

  市審計局黨(dang) 組:

  對區級審計機關(guan) 領導需要加強

  推動落實全市審計“一盤棋”不夠到位,對區級審計機關(guan) 領導需要加強。破解審計難題的辦法不多,內(nei) 部審計工作指導監督不到位。審計“後半篇文章”做得不紮實,審計建議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

  市園林綠化局黨(dang) 組:

  生物多樣性工作亟待提升

  大尺度綠化質量有短板,森林資源監管有漏洞。統籌生態資源保護有欠缺,生物多樣性工作亟待提升,古樹名木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抓得不緊,森林防火工作存在薄弱環節。推動公園建設管理有差距,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建立完善較為(wei) 遲緩。

  國家大劇院黨(dang) 組:

  優(you) 質公共文化服務產(chan) 品供給有不足

  推進高水平藝術創作力度有待加強,國家級表演藝術平台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優(you) 質公共文化服務產(chan) 品供給仍有不足,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的社會(hui) 效益不夠充分,“金名片”作用發揮有待加強,推動文化“走出去”不夠有力。

  市團校(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dang) 委:

  聚焦主責主業(ye) 不足

  推動團青改革落地仍有差距,團校職能弱化,聚焦主責主業(ye) 不足,共青團智庫作用發揮不到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有差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存在薄弱環節,突出青年政治特色不夠鮮明。

  市委宣傳(chuan) 部:

  構建新媒體(ti) 傳(chuan) 播體(ti) 係不夠有力

  以首善標準推進首都宣傳(chuan) 思想工作不夠到位,理論學習(xi) 示範引領作用還不充分,創新意識有待加強,構建新媒體(ti) 傳(chuan) 播體(ti) 係不夠有力,新聞宣傳(chuan) 效果有待提升。對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思考有待加強。

  北京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黨(dang) 組:

  人才培養(yang) 基地能力建設不足

  政治學院使命意識不強,統一戰線工作條例進課堂工作落實不到位,人才培養(yang) 基地能力建設不足。方針政策宣傳(chuan) 基地影響力弱,共識教育基地利用率不高,利用新媒體(ti) 手段主動發聲不夠,以文化認同促政治共識不夠。

  市農(nong) 林科學院黨(dang) 組:

  院辦企業(ye) 失察失管

  院所兩(liang) 級聯動學習(xi) 不夠,對上級精神學懂弄通做實有落差、有偏差,規自領域整治不徹底。安全生產(chan) 存在風險隱患。科研堅持“四個(ge) 麵向”不到位,服務北京“種業(ye) 之都”建設不充分。院辦企業(ye) 失察失管。

  市委黨(dang) 校(北京行政學院):

  基層黨(dang) 校整體(ti) 辦學水平有待提升

  教研谘聚焦“黨(dang) 校姓黨(dang) ”有差距,“用學術講政治”教學改革成效不明顯。基層黨(dang) 校整體(ti) 辦學水平有待提升。平安黨(dang) 校建設重視不夠。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有差距,黨(dang) 管幹部原則落實不到位,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缺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黨(dang) 委:

  統籌多院區協調發展不夠有力

  醫療水平提升和學科建設乏力,統籌多院區協調發展不夠有力。推進深化改革的緊迫感不強,醫聯體(ti) 建設不夠到位,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不夠及時。內(nei) 部審計薄弱,“四風”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依然存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黨(dang) 委:

  服務患者溫度不夠

  精細化管理意識欠缺,臨(lin) 床科室建設用力不均,核心技術以及創新產(chan) 品的研發應用推進緩慢。智慧醫院建設推進不夠有力。服務患者溫度不夠,醫療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首都兒(er) 科研究所黨(dang) 委:

  過緊日子意識不強

  通州院區建設項目推進遲緩。學科建設不均衡,有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學科有所弱化。破解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仍有待進一步深化,優(you) 勢資源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過緊日子意識不強。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乏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