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雜糧新品種試種 興縣全力推進種業振興
種業(ye) 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種業(ye) 振興(xing) 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興(xing) 縣人民政府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加強合作,積極引進適合興(xing) 縣種植的穀子、蕎麥、食用豆、高粱等優(you) 質專(zhuan) 用型新品種,在蔡家會(hui) 鎮柳林村、固賢鄉(xiang) 吳城村建立種質與(yu) 品種鑒定圃和轉化生產(chan) 基地200畝(mu) 。
據悉,今年3月下旬,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專(zhuan) 家在蔡家會(hui) 鎮柳林村開展了鷹嘴豆、豌豆品種的試種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展示區8個(ge) 鷹嘴豆和1個(ge) 豌豆(中秦1號),篩選區86個(ge) 鷹嘴豆,共播15畝(mu) (含全部展示區、全部篩選區和5畝(mu) 繁種豌豆中秦3號)。穀子、蕎麥、高粱等其餘(yu) 新型品種將在氣溫、濕度、土壤墒情等條件適宜時全麵完成播種工作。
種子雖小,卻是糧食的“源頭”,一粒小種子承載著糧食安全的“國之大者”。興(xing) 縣是山西雜糧產(chan) 業(ye) 的重要生產(chan) 基地,優(you) 化種質資源是推進種業(ye) 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引進適宜本地種植的新型品種,通過標準化種植、專(zhuan) 業(ye) 化管理等技術手段達到培育效果,試種成功將在全縣大麵積推廣種植,切實把“小雜糧”做成“大產(chan) 業(ye) ”。(段思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