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發布時間:2022-04-14 14:4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2年04月14日 第 18 版 版麵截圖

  原題:《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地方立法新實踐)

  今年4月5日正值清明節,南京市民走進雨花台烈士陵園緬懷祭奠先烈,《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也從(cong) 當日起正式施行。

  在南京,有梅園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園、渡江勝利紀念碑等160餘(yu) 處紅色文化資源。其中,雨花台烈士陵園是南京紅色文化資源的代表。

  為(wei) 進一步賡續紅色血脈、宣傳(chuan) 和弘揚雨花台英烈事跡與(yu) 精神,2021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條例》。“這一《條例》與(yu) 《南京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條例》有效銜接,形成南京‘點麵結合、相互呼應’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立法體(ti) 係,為(wei) 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宣傳(chuan) 和弘揚提供了更加堅強的法治保障。”南京市人大法製委主任委員姚正陸說。

  《條例》共5章44條,包括總則、保護和管理、傳(chuan) 承和弘揚、法律責任、附則,對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形成全方位、立體(ti) 式、係統化的保護。

  “媽媽,我們(men) 在雨花台賞花拍照,會(hui) 不會(hui) 打擾了先烈?”

  “先烈的犧牲是為(wei) 了讓我們(men) 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人們(men) 臉上的笑容是他們(men) 的願望,也是對他們(men) 最好的紀念。”一對母女的對話,正是該《條例》立法目的與(yu) 原則的寫(xie) 照。

  “我們(men) 對雨花台有著深厚感情,這裏不僅(jin) 是緬懷先烈的地方,也是市民遊客休閑健身的地方。”南京市雨花台區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卞豔豔說,在立法調研中發現,很多群眾(zhong) 希望能夠統籌兼顧緬懷英烈和民生需求。

  實現休閑健身與(yu) 英烈保護相結合。《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陵園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雨花台烈士陵園景觀資源分布狀況和周邊居民休閑健身需要,在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以外的區域合理劃定活動範圍,並指定活動時段。”與(yu) 此同時,為(wei) 了營造烈士陵園莊嚴(yan) 肅穆的紀念氛圍,《條例》還設置了禁止性規定,禁止破壞、汙損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禁止在倒影池、雨花湖、忠魂池垂釣、遊泳、嬉戲,禁止攜帶獸(shou) 類寵物等行為(wei) 。

  “既強調英烈保護,也關(guan) 照民生需求,更彰顯紅色文化資源穿越激蕩歲月,在新時代的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姚正陸認為(wei) ,雨花台烈士陵園不僅(jin) 是精神殿堂,也是風景名勝,既是紅色文化資源,也是市民日常休閑生活的生態公園和城市客廳。

  “《條例》明確了宣傳(chuan) 和弘揚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途徑與(yu) 辦法,並將相關(guan) 的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以立法的形式進行固化,為(wei) 下一步更好弘揚英烈精神、推進革命文物保護、擴大紅色教育等工作明確了方向。”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趙永豔說。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