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活”了閑田 富了鄉親

發布時間:2022-04-15 16:39:00來源: 江西日報

  眼下,油菜花進入盛花期。在吉水縣黃橋鎮功德坑行政村的富興(xing) 家庭農(nong) 場,成片油菜花在稻田中盛開,放眼望去,田野裏一片金黃。

  作為(wei) 全國首批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創建縣,近年來,吉水縣積極推廣“稻油”輪作模式,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油菜收割後再種植水稻,在提高稻田利用率、提升土地產(chan) 出效益的同時,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

  科學謀劃增收益

  “以前稻穀收割後,田就荒在那裏了,現在政府帶領我們(men) 利用冬閑稻田種植油菜,每畝(mu) 可以增加上千元收入,下半年肯定還要接著種。”看著160畝(mu) 金燦燦的油菜地,黃橋鎮功德坑行政村村民劉根水很是高興(xing) 。

  作為(wei) 村裏的種糧大戶,劉根水利用一季稻田機械化種植油菜160畝(mu) ,盤活農(nong) 田休耕時期土地資源,帶動當地稻油產(chan) 業(ye) 朝著現代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讓農(nong) 戶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油菜是吉水縣的傳(chuan) 統冬作物,‘稻油’輪作的模式比較適合南方天氣,能充分發揮油菜的油用、菜用、花用、蜜用、飼用、肥用等多種功能。連片的油菜花綻放時,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又可推動農(nong) 旅融合,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吉水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吳卓說。

  智慧種植促效益

  “我們(men) 建設了50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可對室內(nei) 光照、溫度、水分及空氣進行實時監測和智能調節。”吉水縣黃牛洞柚稻產(chan) 業(ye) 園全自動智能育秧基地負責人馮(feng) 小慶告訴記者。

  走進黃牛洞柚稻產(chan) 業(ye) 園,機械化育秧生產(chan) 線正在快速運行,20組育秧苗床排列整齊,大型風機、噴淋設施、吊燈及遮陽網等設施一應俱全。產(chan) 業(ye) 園中的“稻油”輪作基地已通過油菜密播、智能育秧、智慧種植等方式,探索出一套合理高效的“稻油”栽培模式。

  “我們(men) 還以智慧農(nong) 業(ye) 平台為(wei) 突破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會(hui) 化服務網絡體(ti) 係。”據馮(feng) 小慶介紹,該平台集物聯網監控、機械化農(nong) 機監管與(yu) 調度、遠程智能控製於(yu) 一體(ti) ,通過聯通當地30個(ge) 小型氣象站和視頻監控點的氣象數據和現場視頻,對作物長勢進行監控監測。

  “稻油”融合樹品牌

  3月6日,烏(wu) 江鎮第五屆油菜花旅遊節正式開幕,1100畝(mu) 油菜花在春日的陽光下盛放,不少遊客打卡拍照。烏(wu) 江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朱穎林表示,當地成立了烏(wu) 江鎮楓坪村油菜高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取“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技術、分戶管理”的方式,帶動周邊村民種植油菜2000餘(yu) 畝(mu) ,創立了“烏(wu) 江牌”純天然綠色食用菜籽油。

  以深耕細作保證質量,以係列賞遊活動為(wei) 宣傳(chuan) 媒介,如今,烏(wu) 江油菜花海旅遊和純天然綠色食用菜籽油已在當地形成一定社會(hui) 影響力。(黃河清 記者 李 歆)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