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切實築牢國家安全的江西屏障
在第七個(ge)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4月14日,省委書(shu) 記易煉紅深入有關(guan) 單位專(zhuan) 題調研國家安全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全麵貫徹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築牢國家安全的江西屏障,努力把江西打造成為(wei) 最講黨(dang) 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最講擔當的地方,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shu) 長史文斌隨同調研,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秦義(yi) 參加調研。
易煉紅首先來到省公安廳反恐總隊,察看情報信息平台,了解全省反恐怖工作情況。他指出,情報信息工作是做好反恐怖工作的基礎,要進一步提高信息靈敏度,把觸角延伸到最前沿,做到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處置,聚焦源頭防範打好反恐主動戰。隨後,易煉紅來到網安總隊,了解網絡安全領域意識形態鬥爭(zheng) 工作情況,親(qin) 切看望一線民警,要求大家講政治、踐忠誠、敢擔當,堅決(jue) 捍衛網上政治安全,維護網絡空間公共秩序,築牢網絡陣地安全防線。易煉紅強調,要堅定不移守護以政治安全為(wei) 根本的國家安全。緊盯重大活動和敏感節點,全麵加強反滲透、反顛覆、反恐怖、反分裂鬥爭(zheng) ,嚴(yan) 密防範、精準打擊各種滲透和破壞活動。嚴(yan) 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紮實開展網絡生態治理和“清朗”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堅定維護政權安全、製度安全。
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省生態環境廳,易煉紅觀摩了省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詳細了解全省水、大氣、土壤等生態安全工作情況,並通過實時視頻察看水源地水質監測隊伍工作現場。易煉紅強調,生態安全關(guan) 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guan) 係到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居樂(le) 業(ye) 。我們(men) 要始終繃緊生態安全之弦,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生態環境領域各種風險,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采取更加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措施解決(jue) 突出問題,做到及時發現、有效處置、精準化解、標本兼治,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li) 中國“江西樣板”,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易煉紅還要求省生態環境廳廣大幹部職工以大愛保護環境、以鐵腕整治汙染,依法依規維護好群眾(zhong) 生態環境權益,當好守護生態環境的忠誠衛士。
在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易煉紅聽取了省屬企業(ye) 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有關(guan) 情況介紹,要求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加強海外利益保護,持續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和安全保護能力,牢牢守住海外利益安全底線。易煉紅還通過視頻連線讚比亞(ya) 江西經濟合作區建設者。易煉紅指出,建設讚比亞(ya) 江西經濟合作區,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ti) 行動,承載著中讚兩(liang) 國人民的美好期待。我們(men) 要加快企業(ye) “走出去”步伐,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全力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與(yu) 非洲國家合作交流,努力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ti) 。易煉紅叮囑項目負責人堅決(jue) 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既要高質量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又要保護好中方人員的切身利益和絕對安全。
易煉紅還來到國家計算機網絡與(yu)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江西分中心,了解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技術手段和協同機製。易煉紅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要有效統籌傳(chuan) 統安全與(yu) 非傳(chuan) 統安全,加強網絡宣傳(chuan) 引導、輿情監測導控和安全保障,不斷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積極防範化解網絡安全風險。同時,要結合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you) 做強“一號發展工程”,進一步強化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保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江西提供強大網上輿論支持、可靠網絡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撐。
易煉紅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從(cong) 貫徹落實“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政治高度,切實把國家安全工作擺上重要日程,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責任落實到每個(ge) 領域、每個(ge) 崗位、每個(ge) 工作環節,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範化解機製,提高防範抵禦國家安全風險能力,確保把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國家安全工作的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魏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