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發布時間:2022-04-18 16: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係統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黨(dang) 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花海、風車、白鷺……浙江海鹽縣豐(feng) 義(yi) 村,遊客三五成群,拍照“打卡”。豐(feng) 義(yi) 村對廢棄采場、采坑實施複綠,引進民宿、生態園等項目,走出一條農(nong) 旅融合的致富之路。“現在出門就是景區,大家經常散散步、跳跳舞,心情好、身體(ti) 好!”村民薑桂英笑容滿麵。

  位於(yu) 湖南衡陽市湘江邊的合江套地區,環保誌願者、民間河長何慧暉正在巡河,“這裏原來有好多冶煉化工企業(ye) ,現在全部搬走了。河水越來越幹淨,經常可以看到有魚跳出水麵。”出生在江邊的何慧暉,親(qin) 眼見證了湘江的變化。

  堅決(jue) 保衛藍天,天朗氣清、繁星閃爍的景象一年比一年多。

  “現在,我們(men) 這兒(er) 藍天越來越多,環境可好了!”河南安陽市殷都區水冶鎮北關(guan) 社區居民尹向琳說。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以來,殷都區加大投入全力治汙,壓減煉焦產(chan) 能,關(guan) 停淘汰燃煤鍋爐,新增鐵路專(zhuan) 用線,去年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2016年增加45天。

  接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能源、運輸、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汙染天氣應對……中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個(ge) 大規模開展PM2.5(細顆粒物)治理的發展中國家。去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提高到87.5%。

  堅決(jue) 保衛碧水,河流湖泊再現水清岸綠、鳥歡魚躍的畫卷。

  “如今大夥(huo) 兒(er) 都愛到河邊來,在岸邊散步、健身,拍日出日落時的風景。”江蘇泗陽縣來安街道六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盛習(xi) 建說。這些年,縣裏對六塘河進行生態環境治理修複,建起生態保護濕地和村級汙水處理廠,鋪了寬敞的堤頂路,關(guan) 了一批沿河養(yang) 殖場,六塘河舊貌換新顏。

  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長江保護修複、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戰役持續推進,河湖長製全國推行。去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提升到84.9%,比2015年上升18.9個(ge) 百分點。長江幹流全線連續兩(liang) 年達到Ⅱ類水體(ti) ,黃河幹流全線達到Ⅲ類水體(ti) 。

  堅決(jue) 守護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ti) 休養(yang) 生息、增綠添彩。

  去年,一群雲(yun) 南亞(ya) 洲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備受矚目,人們(men) 嗬護關(guan) 愛象群、人象平安的一幅幅畫麵溫暖人心,世界看到中國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又一個(ge) 生動範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ge) 百分點,達23.04%;森林植被總碳儲(chu) 量淨增13.75億(yi) 噸,達92億(yi) 噸。目前,全國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wan) 個(ge) ,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8%,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大熊貓、亞(ya) 洲象、朱鹮等珍稀物種數量顯著增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10年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道路,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方麵和全過程。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壯大,逐步成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建成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ti) 係,水電、風電、光伏等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1億(yi) 千瓦,相當於(yu) 近50個(ge) 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成為(wei) 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初步核算,2011年至2020年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8.7%……綠色日益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新發展階段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men) 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8日 01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