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超齡農民工的後顧之憂(人民時評)
原標題:解除超齡農(nong) 民工的後顧之憂(人民時評)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多地陸續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建築施工企業(ye) 用工年齡管理;相關(guan) 建築工地明確不得招收超齡農(nong) 民工,並以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來規範用工……告別建築工地後,超齡農(nong) 民工怎麽(me) 轉型,收入、養(yang) 老如何保障,成為(wei) 一道現實課題。
農(nong) 民工是我國產(chan) 業(ye) 工人的主體(ti) ,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千千萬(wan) 萬(wan) 農(nong) 民工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從(cong) 參與(yu) 建設學校、醫院等城市基礎設施,到拆遷、改造老舊小區,城市發展更新的每一步,都飽含著農(nong) 民工的辛苦付出。對於(yu) 超齡農(nong) 民工,應當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好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維護好每一個(ge) 人的勞動保障權益。
就業(ye) 政策要保持溫度。對不少超齡農(nong) 民工來說,務工收入是家庭重要經濟來源。對於(yu) 那些願意發揮餘(yu) 熱的農(nong) 民工,不妨加強有針對性的公共就業(ye) 服務,通過各種途徑,引導他們(men) 轉型到安全係數更高的服務性、輔助型崗位。與(yu) 此同時,在一些對體(ti) 力、能力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可以適當放寬限製,加強健康監測,支持有意願的超齡農(nong) 民工,就近從(cong) 事一些低強度工作。超齡農(nong) 民工有豐(feng) 富從(cong) 業(ye) 經驗,也還有一定體(ti) 力,各地管理政策當留足緩衝(chong) 期,讓超齡者累積的經驗與(yu) 能力“緩釋”出來,逐步退出勞動一線。
養(yang) 老政策要增添成色。安享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是包括農(nong) 民工在內(nei) 所有勞動者的期盼。現實中,部分超齡農(nong) 民工因為(wei) 曆史因素、現實困境,養(yang) 老保險繳費時間較短,個(ge) 人賬戶儲(chu) 存額不高,加上存款有限,日子難免會(hui) 過得有些緊巴。為(wei) 此,一方麵要持續提升農(nong) 民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工傷(shang) 保險等保險的覆蓋率,推動放開外省戶籍靈活就業(ye) 人員在就業(ye) 地參保的戶籍限製,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提高政府對養(yang) 老保險個(ge) 人繳費的補貼水平。另一方麵要落實落細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積極開發村鎮公益性崗位,探索資產(chan) 收益扶持製度等方式,促進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社會(hui) 參與(yu) 、帶動增加收入,讓歇下來的超齡農(nong) 民工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總之,要多措並舉(ju) ,解除超齡農(nong) 民工的後顧之憂。
目前,我國農(nong) 民工總數已接近3億(yi) 。產(chan) 業(ye) 結構的轉型升級,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麵對依然較大的就業(ye) 壓力,我們(men) 必須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解決(jue) 好超齡農(nong) 民工的保障問題,讓他們(men)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ang) 。在此基礎之上,努力擴容、提質,不斷拓展新的就業(ye) 空間。進一步提升中青年勞動者技能和素質水平,加大保障力度,長短結合促進代際之間公平、有效銜接,才能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
再次擇業(ye) 有機會(hui) ,老有所養(yang) 無煩惱。更加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注重政策的協同發力,努力在深入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的過程中,突出做好超齡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的服務工作,就一定能讓農(nong) 民工工作更體(ti) 麵、生活更舒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8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li) 、劉穎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