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夏糧豐收有基礎 農產品供應有保障
夏糧豐(feng) 收有基礎 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有保障
——河北經濟首季報亮點解析①
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
河北省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河北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平穩向好。冬小麥苗情穩定,長勢良好。畜牧業(ye) 生產(chan) 穩中向好,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128.3萬(wan) 噸,同比增長11.7%。蔬菜產(chan) 量429.0萬(wan) 噸,水果產(chan) 量21.0萬(wan) 噸。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的比重為(wei) 87.5%。
作為(wei) 京畿要地、農(nong) 業(ye) 大省的河北省,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務。今年以來,河北省統籌疫情防控和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影響,毫不放鬆地抓緊抓實糧食生產(chan) ,冬小麥苗情促弱轉壯,蔬菜生產(chan) 平穩增長,畜牧業(ye) 生產(chan) 穩定向好,“三農(nong) ”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wei) 穩定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冬小麥生產(chan) 形勢好於(yu) 預期,春管春播進展總體(ti) 較好
穀雨時節農(nong) 事忙。清晨,石家莊市欒城區綠農(nong) 植保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麥田一望無際。望著綠油油的麥田,合作社負責人劉國強挺高興(xing) 。每天早晨,他都會(hui) 沿著田邊查看小麥病蟲害狀況。
蹲在麥田裏,劉國強拔出一棵麥苗輕撚分蘖,“晚播弱苗整體(ti) 恢複得不錯,你看,這屬於(yu) 一類苗,隻要抓好中後期麥田管理,好收成不成問題。”
受2021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連續降雨影響,石家莊、邢台、邯鄲等地部分小麥播種期推遲10多天,有的甚至晚播超過30天,整地質量和播種基礎偏差,小麥春管麵臨(lin) 弱苗轉化升級難度大、春季病蟲害高發等情況。
越是麵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nong) 業(ye) ,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chan) ,把糧食安全擺在重要位置,全省堅持把奪取全年糧食豐(feng) 收作為(wei) 首要任務,以背水一戰的態度、超常超強的力度,環環緊扣、一招不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加強技術指導和田間管理,努力實現糧食總產(chan) 和單產(chan) “雙增”目標,堅決(jue) 完成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務。
這個(ge) 春天,來自各地各部門的力量不斷匯聚。製作病蟲害防控圖、發放小麥苗情表、指導澆水施肥……在各地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忙碌的身影,麵對麵、手把手地向農(nong) 民傳(chuan) 授小麥田間管理技術,全力為(wei) 小麥苗情轉化升級把脈支招。
“每株麥苗長幾片葉、分幾個(ge) 蘖,是旺苗還是壯苗、弱苗,都要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因地因苗分類管理。”從(cong) 2月份開始,寧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技術站站長吳立勇的“科技壯苗”小分隊腳步就沒停過,他們(men) 在寧晉縣走村入戶,為(wei) 農(nong) 戶提供全鏈條技術指導,推動晚播冬小麥促弱轉壯。
抓好冬小麥苗情促弱轉壯,河北省啟動了“科技壯苗”百日會(hui) 戰係列行動,動員全省1.6萬(wan) 農(nong) 技人員、1000多名科技專(zhuan) 家,組成糧食生產(chan) 科技專(zhuan) 員隊伍,走向小麥田間一線,聚焦晚播麥生產(chan) 關(guan) 鍵環節和主要技術問題,搶抓農(nong) 時,掛圖作戰,分區域、分類別出台管理方案,精準製定技術意見,做好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病蟲害的應急預案,多措並舉(ju) 保障春耕生產(chan) 。
一項項農(nong) 業(ye) 技術為(wei) 小麥提供“生產(chan) 劑”,農(nong) 民心裏有了底。當前,河北省冬小麥處於(yu) 拔節後期,自南向北即將進入挑旗孕穗期,生產(chan) 形勢明顯好於(yu) 預期,一、二類苗占比88.8%,比冬前提升49.5個(ge) 百分點,接近常年水平,促弱轉壯效果明顯,為(wei) 夏糧豐(feng) 收奠定了基礎。
當前正值春播關(guan) 鍵時節,河北省堅持把落實糧食播種麵積作為(wei) 春播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時調度農(nong) 戶糧食種植意向和種植結構,分析研判春播形勢,確保糧食播種麵積落實到戶、到田,全省春播工作有序開展。據農(nong) 情調度,目前已春播糧食90.4萬(wan) 畝(mu) ,其中春播夏收糧食69.56萬(wan) 畝(mu) ,同比增加12.86萬(wan) 畝(mu) 。春播夏收糧食中,春小麥27萬(wan) 畝(mu) ,同比增加7萬(wan) 畝(mu) 。
“我們(men) 將持續抓好小麥田間管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不失時機開展春耕春播,做到應播盡播,確保農(nong) 時一天不耽誤,農(nong) 田一畝(mu) 不撂荒。”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春耕生產(chan) 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第一仗,打好這一仗,最終奪取夏糧豐(feng) 收,還要過病蟲害、幹熱風、倒伏、爛場雨等關(guan) 口,要一關(guan) 一關(guan) 過,一個(ge) 環節一個(ge) 環節抓。
肉蛋菜奶貨足價(jia) 穩,“菜籃子”產(chan) 品供應有保障
連日來,在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加工配送中心,工人們(men) 對各類蔬菜進行分揀、打包、稱重、貼標、裝箱,準備運往市場。
“我們(men)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加大供應力度,豐(feng) 富蔬菜產(chan) 品種類,確保‘菜籃子’供應充足。”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張順齋說,合作社因時因地加強蔬菜田間管理,可供應包括黃瓜、西紅柿、大白菜等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蔬菜30餘(yu) 種,通過推廣綠色生態防控技術、加強質量監管,保障供應的蔬菜優(you) 質安全。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河北省各地嚴(yan) 格將“菜籃子”市長負責製落實落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安排“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強化產(chan) 銷對接,重點做好在田設施蔬菜災害性天氣預防和病害防控,增加速生葉菜種植,千方百計提高蔬菜上市量,蔬菜生產(chan) 平穩增長,保障了市場穩定供應。
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天氣晴好,無大範圍嚴(yan) 重災害性天氣發生,有利於(yu) 蔬菜生產(chan) 。全省蔬菜主要以日光溫室、中小拱棚等設施生產(chan) 為(wei) 主,種類有番茄、黃瓜、茄子、青椒等喜溫類果菜和韭菜、菠菜、油菜、芹菜等耐寒或半耐寒性葉菜。據統計,全省蔬菜播種麵積166.39萬(wan) 畝(mu) 、產(chan) 量429.0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1.6%、3.1%。
肉蛋奶是畜牧業(ye) 生產(chan) 的主要產(chan) 品,也是百姓“菜籃子”供應的重點。在河北安平大紅門食品有限公司生豬屠宰生產(chan) 線上,隨著懸掛輸送設備緩緩推進,生豬屠宰工序依次完成。
河北安平大紅門食品有限公司副經理紀賀兵介紹,公司日均宰殺生豬3000頭左右,生產(chan) 的肉製品供應省內(nei) 及山東(dong) 、安徽等地,可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根據市場對肉製品的需求情況,公司可適時調整產(chan) 能,確保肉類供需平衡、價(jia) 格平穩。
生豬生產(chan) 是“菜籃子”工程的重中之重。河北省通過健全生豬產(chan) 能調控機製,優(you) 化生豬產(chan) 業(ye) 規劃布局,開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畜禽養(yang) 殖標準化示範場和省級畜禽養(yang) 殖標準化場創建活動,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能繁母豬補貼和生豬產(chan) 業(ye) 集群等財政支持項目,保護生豬養(yang) 殖積極性,確保全省生豬產(chan) 能持續穩定。
今年一季度,全省畜牧業(ye) 生產(chan) 穩中向好,豬肉產(chan) 量74.7萬(wan) 噸,同比增長17.1%。生豬存欄1775.4萬(wan) 頭,同比增長1.8%。禽蛋產(chan) 量100.8萬(wan) 噸,同比增長2.9%。牛奶產(chan) 量123.5萬(wan) 噸,同比增長14.5%。
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接下來,河北省將加強“菜籃子”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組織農(nong) 民抓好田間管理,合理安排種植茬口,穩步擴大設施麵積,保障蔬菜市場供應。加強與(yu) 有關(guan) 部門溝通協作,暢通蔬菜銷售渠道,確保產(chan) 得出、賣得了、供得上。全麵落實國家和河北省生豬扶持政策,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加快推進生豬生產(chan) 轉型升級,穩定生豬生產(chan) 。著眼提升奶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持續推進優(you) 質奶源基地建設,鞏固擴大飼草基地麵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