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當父母成為抗疫“大白”,孩子的真心話令人破防
【“特殊精神 特殊擔當”——上海抗疫係列故事之四十九】
3月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無數抗疫一線人員日夜奮戰。其中,有醫務人員、公安民警,也有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誌願者……當父母化身“大白”離家抗疫時,留守在家的孩子又最想對父母說點啥?通過這些令人破防的真心話,不僅(jin) 能讓我們(men) 深入了解抗疫工作者的艱辛付出,也能讓我們(men) 看到孩子們(men) 的迅速成長,以及他們(men) 對父母的摯愛和對社會(hui) 的擔當。
心疼,但是為(wei) 你們(men) 自豪!
即將麵臨(lin) 中考的金山區羅星中學九(2)班女生鍾亦遙實在沒有想到,時隔兩(liang) 年她又一次遭遇疫情開始上網課,同時也變成了“留守兒(er) 童”。鍾亦遙的爸爸連續好幾天睡在單位,身為(wei) 醫務人員的媽媽更是忙得腳不著地,隻剩下奶奶陪伴她。
再次見到媽媽,是在新一輪全員核酸篩查那天,鍾亦遙第一次見到了變身“大白”的她,那麽(me) 熟悉,卻又有些陌生。“媽媽,幾天不見,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可是你幫我采完核酸後,根本顧不上和我說話,又忙著為(wei) 下一位叔叔采樣了。後來,我偷偷躲在一棵大樹下望著你,我看著你的身影,我感覺你瘦了,也憔悴了……”
這一刻,鍾亦遙突然明白了“舍小家為(wei) 大家”這句話的意義(yi) 。看著忙忙碌碌的媽媽,想到還在做誌願者的爸爸,連續幾晚睡在硬板凳上,鍾亦遙既心疼,又自豪。她想對父母說:“我為(wei) 你們(men) 的辛勞而心疼,又為(wei) 你們(men) 的付出而自豪!”
同樣心疼自己“大白”爸爸的還有浦東(dong) 新區南匯第四中學九(7)班的陶胡蘋。3月12日起,她開始了線上學習(xi) ,媽媽也開始居家辦公,隻有身為(wei) 公交司機的爸爸每天依舊出門工作。後來,公交線路停運後爸爸又接到單位通知,前去一線開車接送病人。家裏人都沒有心理準備,但陶胡蘋的爸爸毫不猶豫地說:“去!國家有需要,我們(men) 就一定要去。”
看到手機裏拍攝的爸爸工作時的樣子,白色的防護服厚重地套在身上,整個(ge) 人顯得比平時笨重多了。盡管是坐在公交車上開車,但汗水還是浸濕了衣服。
雖然思念日複一日,但是陶胡蘋知道爸爸的崗位非常重要,要為(wei) 千家萬(wan) 戶的人們(men) 送去物資,將陽性轉陰的病人接送回家,要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
陶胡蘋想對父親(qin) 說:“爸爸,我為(wei) 你自豪。你是‘大白’,是奮戰在一線的勇士!盡管你隻是一名平凡的公交車司機,但在這個(ge) 特殊的時刻,又是多麽(me) 偉(wei) 大。”
陶胡蘋的父親(qin) 在工作中
青浦區東(dong) 方中學九(5)班陸一樂(le) 即將麵臨(lin) 中考。從(cong) 線上教學那天開始,她的父親(qin) 就化身“大白”,報名成為(wei) 一名誌願者。當他脫下笨重的防護服時,女兒(er) 清晰地看到他那被汗水浸濕的衣服緊緊地貼在後背上。盡管如此,父親(qin) 沒有一句抱怨。陸一樂(le) 的母親(qin) 則負責召集、組織全樓道的居民們(men) 有序進行核酸檢測,每次都是事無巨細。
走出家門走向小區廣場的路上,整齊地站著一個(ge) 又一個(ge) “大白”和“藍精靈”們(men) ,他們(men) 溫柔的提醒和有序的安排,讓居民們(men) 如沐春風。回來的路上,媽媽指著誌願者們(men) 說:“你看,那也是藍天白雲(yun) 的顏色。當你失落、憂鬱的時候,抬頭看看天空,那裏有希望和未來。”
中考的腳步正在迫近,想起和爸爸一樣身穿“大白”和“小藍”的那些誌願者,陸一樂(le) 已不再忐忑和焦慮。她說:“我願意像他們(men) 一樣腳踏實地過好居家抗疫的每一天。願四月的春風吹走陰霾,我們(men) 可以盡快走出家門,盡情地仰望天空,那裏有藍天、白雲(yun) ,還有希望和未來的顏色!”
陸一樂(le) 的爸爸和同伴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
爸爸媽媽去打“怪獸(shou) ”,我們(men) 學會(hui) 了成長!
談及自己的父母,普陀區洛川學校五(1)班劉子清同學自豪地說:“我的爸爸媽媽打‘怪獸(shou) ’去了!”
身為(wei)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醫生,劉子清的父母從(cong) 3月份起就經常不回家。劉子清在視頻聊天的時候發現,爸爸、媽媽和同事住的是辦公室,睡的是行軍(jun) 床,蓋的是睡袋,每每醒來總是腰酸背疼,透過手機屏幕,都發現他們(men) 的雙眼已熬紅。
在父母“閉環管理”不能回家的日子裏,劉子清迅速成長起來:自己熱飯、打掃衛生、洗澡洗衣服,還幫外婆一起照顧外公。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日子裏他感到自己仿佛一夜長大:學會(hui) 了獨立思考,冷靜處事,變得更加勇敢與(yu) 堅強。
4月1日起,劉子清的爸爸又主動請纓進駐醫院。那天,本來說好一周就能輪換回家的爸爸突然來電話說,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主動報名當誌願者去桃浦社區支援核酸采樣。早上4:50就要出發,他穿上“大白”要整整10個(ge) 小時在大太陽底下忙碌,一刻不停地為(wei) 小區居民們(men) 進行核酸采樣。可是爸爸卻說:“與(yu) 我們(men) 並肩作戰的浙江金華醫務人員更辛苦!他們(men) 淩晨從(cong) 金華出發來上海,支援我們(men) 做核酸檢測,工作結束當天就趕回金華了,就是為(wei) 了不給我們(men) 上海添負擔。”
過幾天劉子清的媽媽也會(hui) 去醫院上班,一周不能回家。雖然很不舍得媽媽離開,但劉子清表示,到時候會(hui) 主動掛上家門鑰匙,去鄰居家暫住,希望媽媽安心“打怪獸(shou) ”。他說:“我堅信病毒‘怪獸(shou) ’一定會(hui) 被戰勝,到時候我們(men) 一家人就能夠團聚了!”
劉子清的父親(qin) 在社區參加核酸采樣工作
在這個(ge) 疫情期間成長為(wei) 小小男子漢的,還有在黃浦區教育學院附屬中山學校 二(2)班的王鉦霖。在王鉦霖的眼中,這個(ge) 春天和往年有點不一樣,因為(wei) 他的爸爸堅守崗位,已經好多天沒回家,自己非常想念他。
王鉦霖的爸爸是一名刑警,疫情當前,屢破案件的他換上防護服,毅然投入抗疫一線,逆行而上。王鉦霖清楚地記得,3月初,原本爸爸與(yu) 他約定下了班帶他去滑冰,可是卻“爽約”了。這段時間,王鉦霖隻能隔著屏幕與(yu) 爸爸視頻通話,當爸爸笑著對他說“爸爸沒事,你已經是小男子漢了,在家要照顧好媽媽”時,這個(ge) 平時看到一隻小蟑螂都要躲在媽媽身後的小男孩,還是使勁兒(er) 地點了點頭。
王鉦霖的媽媽是一名老師。在這段特殊時期,除了每天照顧他的學習(xi) 生活,還要進行線上教學,處理學校的各項事務。於(yu) 是,為(wei) 了不給媽媽添麻煩,王鉦霖學會(hui) 了自己使用平板電腦上網課,獨立完成作業(ye) 上傳(chuan) ,自己按時運動和閱讀。王鉦霖還養(yang) 成了抓緊時間洗漱睡覺的習(xi) 慣,因為(wei) 他知道,自己睡著後,媽媽還要備課,要批改大哥哥大姐姐的作業(ye) 。
父母都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王鉦霖曾經不明白,黨(dang) 員是幹什麽(me) 的?現在,他終於(yu) 明白:在社會(hui) 有需要的時候,舍小家,為(wei) 大家,義(yi) 無反顧,挺身而出,這,就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責任與(yu) 擔當。
王鉦霖曾對爸爸抱怨:“長大後,我不願做警察,因為(wei) 警察總是不能回家。”如今,他向往成為(wei) 和爸爸媽媽一樣的人,為(wei) 這座城市傳(chuan) 遞溫情與(yu) 活力。
王鉦霖隔著屏幕對爸爸說,“早點回家。等疫情散去,我們(men) 一起去滑冰!”
王鉦霖的父親(qin) 在抗疫一線忙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