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麵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發布時間:2022-04-25 16:5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在新發展階段,中國基礎教育肩負時代重任,迫切需要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麵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教育大計,教師為(wei) 本。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力求破解教師隊伍建設的深層次矛盾,構建一套全口徑、完整鏈條的教師隊伍建設政策體(ti) 係,係統提升我國教師的教書(shu) 育人能力,全麵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教師1586萬(wan) 人,占專(zhuan) 任教師總數的86%,教師數量、規模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教師職業(ye) 吸引力有所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卓有成效。同時也應看到,在一些地區,違反師德師風事件仍時有發生,培養(yang) 層次不高、培訓針對性不強、管理體(ti) 製機製不夠順暢、待遇保障不夠有力等問題依然存在。解決(jue) 難點問題,需要聚焦深層次矛盾,進行係統謀劃、頂層設計。《計劃》出台的重要著眼點,正在於(yu) 夯實教師隊伍建設這個(ge) 教育工作的基礎,推動形成優(you) 秀人才競相從(cong) 教、廣大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麵。

  強師計劃是一項係統工程,關(guan) 鍵在於(yu) 統籌教師培養(yang) 、使用、服務保障全過程,聚焦重點環節、築牢強師之基。要強培養(yang) ,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ti) 係;要重引領,完善高層次教師人才培養(yang) 機製;要促均衡,強化欠發達地區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要抓改革,提升教師隊伍治理水平;還要賦動能,推進教師隊伍數字化建設。《計劃》以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引領,以高水平教師教育體(ti) 係建設為(wei) 支撐,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wei) 重點,提出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築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you) 建強的思路舉(ju) 措,有助於(yu) 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創新。

  加強後備力量,提供源頭活水,是事關(guan) 教師隊伍建設成效的“牛鼻子”。《計劃》提出,支持一批師範院校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國家師範教育基地,打造師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推進職前培養(yang) 和職後培訓一體(ti) 化。《計劃》推動麵向師範院校和師範專(zhuan) 業(ye) 建設加大投入,將提升師範院校“以師為(wei) 本”的意識,改善師範院校辦學條件,在師範生招生、培養(yang) 、輸送到教師職後支持的全流程中,係統性提升教師人才隊伍水平。

  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擁有研究生學曆的占比仍相對較低,與(yu) 新時代教育事業(ye) 改革發展需求仍不相適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出,實施高素質教師人才培育計劃,深化本碩整體(ti) 設計、分段考核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繼續實施農(nong) 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yang) 計劃,擴大教育碩士培養(yang) 規模。提高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學曆層次,培養(yang) 一大批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人才,是提升中小學教師素質水平、增強職業(ye) 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大力提升中小學教師學曆水平,不僅(jin) 將滿足國家教育現代化對於(yu) 創新性師資的需要,也能為(wei) 造就基礎教育領域的教育家、“大先生”打牢基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hui) 有高質量的教育。”在新發展階段,中國基礎教育肩負時代重任,迫切需要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麵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在《計劃》的實施推動下,一大批高素質的“大國良師”將持續湧現,為(wei)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為(wei) 我國從(cong) 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