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常德石門夾山鎮:“軟硬兼施” 構建美麗鄉村新維度

發布時間:2022-04-25 16:58: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鄉(xiang) 村之美,美在民風淳樸、鄉(xiang) 風文明,勝在和諧宜居、治理有效。

  近年來,常德石門夾山鎮因地製宜,通過“格言治家”的軟熏陶和“家庭文明檔案”的硬約束,在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和培育文明鄉(xiang) 風方麵進行了有益探索,構建了“格言治家、檔案管家、文明興(xing) 家”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維度。通過以小治求大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xiang) 村社會(hui) 。

  “格言治家”吹開文明花

  夾山鎮自古就有格言治家的文明傳(chuan) 承,許多通俗易懂、治家有方的“格言”通過家譜流傳(chuan) 、祖輩口授、族賢傳(chuan) 唱等形式,一代一代流傳(chuan) 至今。群眾(zhong) 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治家格言規範家族的倫(lun) 理道德、鄰裏關(guan) 係和每個(ge) 家庭成員的為(wei) 人處世、言行舉(ju) 止,從(cong) 而影響了夾山鎮村民的家風、民風、社風。

  2011年以來,夾山鎮創造性地開展“創新社會(hui) 管理,踐行格言治家”活動,得到了全鎮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一些老幹部、老教師、老村民紛紛把家裏祖輩相傳(chuan) 的治家格言貢獻出來,並打印好了送到鎮政府。鎮政府對征集上來的上萬(wan) 條治家格言,結合夾山鎮的實際情況,組織專(zhuan) 門人員去粗取精,去偽(wei) 存真,得到一個(ge) 1000多字的格言文稿。

  接著,將這1000多字的文稿廣泛征求社會(hui) 各界意見,最後又將文稿壓縮整理,編製了包括“家安天下穩,家和萬(wan) 事興(xing) ”等61句格言在內(nei) 的880字的《夾山治家格言》,送到全鎮的每個(ge) 農(nong) 戶家中。以格言正家風、以家風正民風、以民風正社風,《夾山治家格言》極大促進了全鎮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在全省乃至全國產(chan) 生了一定影響。如今的治家格言已經成為(wei) 家喻戶曉、心口相傳(chuan) 的“治家法寶”和“道德中藥”, 夾山鎮也隨即成立了格言治家理事會(hui) 。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生男好聽,生女好命。近親(qin) 結婚,禍延子孫。少年夫妻老來伴,一日夫妻百日恩……”夾山鎮官渡橋社區村民劉冬雲(yun) 結婚,夾山鎮格言治家理事會(hui) 給新人送去了特殊的賀禮——夾山治家格言,並讓劉冬雲(yun) 帶領親(qin) 朋好友一道誦讀其中關(guan) 於(yu) 夫妻家庭的格言,婚禮在這份“滿滿的儀(yi) 式感”中逐漸走向高潮。這是夾山鎮開展“格言治家”活動潤澤文明新風的生動縮影。如今,在夾山鎮掀起文明新浪潮的《夾山治家格言》已走進機關(guan) 、社區、校園,逐漸成了不少新人的“陪嫁品”,成了鄰裏和睦的“千金方”,成了中小學生的“朗讀課”。

  “家庭文明檔案”走出善治新路

  嚐到了“甜頭”之後,夾山鎮決(jue) 心繼續創新,走出一條鄉(xiang) 村善治的新路子來。

  2019年8月,夾山鎮在繼承格言治家的基礎上,依據村規民約,在全鎮17個(ge) 村居推行家庭文明檔案工作,通過紅黃黑榜的榜單記錄,定期評選文明家庭。家庭文明檔案評價(jia) 結果將為(wei) 子女參軍(jun) 、升學、國家工作人員招錄等提供依據。

  家庭文明檔案分為(wei) “紅”“黃”“黑”榜。紅榜記錄家庭成員的文明行為(wei) 。黃榜記錄家庭成員因故意或過失對家庭其他成員、鄉(xiang) 鄰等他人、集體(ti) 造成負麵影響,但通過努力可以改正的不文明行為(wei) 。黑榜則專(zhuan) 門記錄家庭成員的嚴(yan) 重違法及犯罪行為(wei) 。“我們(men) 不吝嗇紅榜,謹慎記黃榜,涉黑沒商量。同時設立糾錯機製,讓群眾(zhong) 有改正錯誤的機會(hui) ,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夾山鎮文化站站長鍾克宏說。

  家庭文明檔案,怎麽(me) 建?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村民自治是根本。一開始,鎮裏的《夾山鎮家庭文明檔案實施細則(試行稿)》遭到各社區、村反對。“我們(men) 多次召開村組負責人會(hui) 議、群眾(zhong) 代表大會(hui) 征求意見,發現大家並不反對‘家庭文明檔案’,而是不讚成搞‘一刀切’,主張細則因村而異。”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周鵬介紹,鎮裏的思路很快進行調整,不搞全鎮“一張表”,細則“一刀切”,把檔案“記錄權”交給群眾(zhong) ,如何記、怎麽(me) 記由群眾(zhong) 說了算。

  如今,夾山鎮的17個(ge) 社區、村紛紛成立各自的家庭文明檔案協會(hui) 。各檔案協會(hui) 以屋場會(hui) 、村民小組會(hui) 、上門走訪等形式,依據村規民約,結合當地的村情民情製定細則,再由全體(ti) 村民投票決(jue) 定。很快,各社區、村細則陸續出台,工作步驟由最初的九步簡化成“報、記、評、督、用”五步。

  楊坪社區是最先啟動的社區,該社區細則的“紅榜”分鄉(xiang) 風文明、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美化、安全穩定、政務便民、民生改善六部分。有的條款細得很有趣:村民養(yang) 殖雞鴨100羽、肉豬5頭記“紅榜”一次;子女考上一中,高中考上一本記“紅榜”一次;研究生博士生家庭記“紅榜”兩(liang) 次;培養(yang) 出教授以上職稱的家庭記“紅榜”兩(liang) 次。

  家庭文明檔案,有何用?引領家風村風鄉(xiang) 風,崇德向善見成效。漢豐(feng) 村有位叫覃道金的村民,脾氣剛,經常與(yu) 親(qin) 兄弟、鄰居鬧矛盾,村幹部上門做工作無濟於(yu) 事,檔案被記了“黃榜”。覃道金主動約來兄弟姊妹,請回被他“趕走”的治保主任開家庭會(hui) 議,表示要改掉壞脾氣,請大家監督。矛盾因此一筆勾銷,兄弟們(men) 和好如初。他家院子擋住鄰居家的路,他主動讓出一角修路,方便大家通行。覃道金的榜上故事,村裏人人皆知。如今村裏矛盾少了,吵架的幾乎沒有了,以前最忙的治保主任快“失業(ye) ”了。

  如今的夾山鎮,每個(ge) 村都能聽到感人的“紅榜”故事。安慈高速經過夾山鎮東(dong) 泉村等5個(ge) 村,沿途村民積極支持,為(wei) 安慈高速的提前通車創造最優(you) 的施工環境。疫情期間,借助家庭文明檔案,夾山鎮人爭(zheng) 當誌願者,群防群控,勸返聚會(hui) 人員500多人次。西周村有座年久失修的村橋,一位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偷偷跑回家,免費重建了這座橋……

  2019年以來,夾山鎮以“一戶一檔”的方式,為(wei) 全鎮1.36萬(wan) 戶家庭建立文明檔案。目前,全鎮家庭文明檔案記錄紅榜3880多個(ge) ,黃榜530多個(ge) ,黑榜9個(ge) ,引領家風村風民風,崇德向善成效顯著。體(ti) 現高低優(you) 劣的細則全是村民自己商定,檔案如何記都由群眾(zhong) 說了算。一場新實踐,使傳(chuan) 統的自上而下的組織動員模式變成了自下而上的聯動模式,搞活了管理工作一盤棋。

  夾山鎮通過“格言治家”和“家庭文明檔案”軟硬兼施,激活了村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熱情,培育了文明鄉(xiang) 風,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基層治理找到好抓手。在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新維度中,夾山鎮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和諧有序的新景象。(覃明湘)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