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與群眾在一起”(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

發布時間:2022-04-27 16:2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因出現一名無症狀感染者,上海鬆江區方鬆街道江中公寓社區臨(lin) 時封控。這個(ge) 社區有1416戶、4000多居民,其中老人占1/3。由於(yu) 居委會(hui) 不在社區裏,其他社區幹部進不去,物業(ye) 力量又單薄,大家一時間感到手忙腳亂(luan) 。住在這個(ge) 社區、在另一個(ge) 居民區擔任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的寧文玲,很快接到方鬆街道黨(dang) 工委的指令,迅速發動社區黨(dang) 員成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喊出“我是黨(dang) 員誌願者,有事請找我”的口號,積極參與(yu) 防控、服務居民。

  3月以來,鬆江區有2.3萬(wan) 名黨(dang) 員通過“進社區包小區”“包樓道”“包鄰裏”“包方艙和隔離點”等方式,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組織社區力量投入抗疫。鬆江區委書(shu) 記程向民說:“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與(yu) 群眾(zhong) 在一起。”

  “進社區包小區”是居民區“第二書(shu) 記”的責任。3月7日起,鬆江區委組織部建立應急支援幹部庫,優(you) 先從(cong) 區級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選派具有疫情防控經驗和組織能力的年輕幹部、後備幹部55人,下沉到社區擔任“第二書(shu) 記”。此後,通過組織選派和街鎮居村黨(dang) 組織推薦,全區上崗的“第二書(shu) 記”達到379人次,配合居村黨(dang) 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李愛華是鬆江區委組織部的一名科長,3月起一直隔離在家,便和丈夫一道在社區當起誌願者。3月30日,區委組織部給了她新的任命:洞涇鎮榮欣居民區“第二書(shu) 記”。她從(cong) 誌願者轉為(wei) 長泰社區抗疫工作的組織者,迅速組建“黨(dang) 員—誌願者”工作群,每次開展核酸采樣和抗原檢測都衝(chong) 鋒在前。鬆江區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的陸海峰,3月31日下沉到中山街道郭家婁居民區後,協助發動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和物業(ye) 等力量,積極開展鄰裏互助。

  “包樓道”則是“黨(dang) 員第二樓組長”的任務。鬆江56個(ge) 區級機關(guan) 的4000多名黨(dang) 員,在一天之內(nei) 下沉到各社區,以“黨(dang) 員第二樓組長”身份開展工作。他們(men) 收集反饋社情民意,組織開展誌願服務,努力打通為(wei) 居民群眾(zhong) 服務的“最後一百米”。

  封控以來,一些困難群體(ti) 遇到了自身難以解決(jue) 的問題。鬆江區發動社區黨(dang) 員幹部“包鄰裏”,采取結對幫扶等方式,對特殊人群、困難群眾(zhong) 開展“特殊關(guan) 愛”行動。全區17個(ge) 街鎮共排摸出獨居和孤寡老人、留守兒(er) 童、重殘重病、低保和特困供養(yang) 人員、孕婦等21005人,與(yu) 之結對的黨(dang) 員、誌願者5789人,湧現了一批“臨(lin) 時媽媽”“臨(lin) 時保姆”。

  成立臨(lin) 時黨(dang) 組織加強方艙和隔離點建設管理,是鬆江區委根據抗疫形勢需要新推出的措施。在各方艙和集中隔離治療點建設及開艙之初,就第一時間成立臨(lin) 時黨(dang) 組織,明確工作製度和規範,懸掛黨(dang) 旗等標識標牌,黨(dang) 員佩戴標識貼,鮮明亮出身份。

  申港路集中隔離治療點(鬆江“二號方艙”)自4月7日起交由佘山鎮接管,負責開艙後的運維保障。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朱偉(wei) 傑擔任總指揮,快速集結一支管理團隊投入各項準備工作。10日開艙首日,區文旅局、區體(ti) 育局、團區委等部門和公安、消防等力量紛紛加入,管理團隊增至25人,服務保障人員擴充到370多人,組建了52人的黨(dang) 員突擊隊、29人的青年突擊隊,與(yu) 駐艙的重慶援滬醫療隊緊密合作,做到信息互通、優(you) 勢互聯、作用互補,充分發揮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5日 0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