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陽市打通社會治理末梢:發動身邊人 共管身邊事
核心閱讀
2021年初,湖南耒陽市推出“灣村明白人”治理機製,將退休教師、普通黨(dang) 員、致富能手、熱心村民等各類群眾(zhong) 信服信賴的身邊人組織起來,引導他們(men) 當好政策法規“宣傳(chuan) 員”、矛盾糾紛“調解員”、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推員”、鄉(xiang) 風文明“監督員”、社情民意“信息員”。如今,他們(men) 在矛盾調解、安全生產(chan) 、民生實事、鄉(xiang) 風文明、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發揮著積極作用。
湖南耒陽,因耒水而得名。在80多條大小河流沿岸形成的5000多個(ge) 自然聚落,在當地被稱作“灣村”。一提起家鄉(xiang) ,在外的耒陽人就會(hui) 互相詢問:“你是哪個(ge) 灣村的?”“灣村”多則幾十戶,小則三五戶,是耒陽社會(hui) 治理的最小單元。
2021年初開始,耒陽市推出“灣村明白人”治理機製,將退休教師、普通黨(dang) 員、致富能手、熱心村民等各類群眾(zhong) 信服信賴的身邊人組織起來,引導他們(men) 當好政策法規“宣傳(chuan) 員”、矛盾糾紛“調解員”、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推員”、鄉(xiang) 風文明“監督員”、社情民意“信息員”,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
矛盾化解在基層——
積極解糾紛
小事不出村
一大早,耒陽市夏塘鎮新泉村74歲的退休教師廖樹生,拿著早就備好的兩(liang) 瓶老酒,出門給人祝壽。
那天是村民李開生的老伴七十大壽,作為(wei) 老朋友,廖樹生理應前來祝賀。但旁人不知道的是,他這一來還有另外一個(ge) 目的。
就在去年,三組的李開生一家和二組的張傳(chuan) 文一家,結下了梁子。李開生家住得偏,每次出門,都要經過張傳(chuan) 文家承包地上的一個(ge) 水塘邊。路窄地滑,幾年間,他家人已經在那塘邊摔了3次。
“說什麽(me) 也要把路修寬點,不能再遭這個(ge) 罪了。”李開生放出話來,一定要修路。但修路勢必要占地,那塊地,是張傳(chuan) 文一家的承包地。
新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鄧運根介紹,村裏以往因為(wei) 種田爭(zheng) 水爭(zheng) 地、看門狗咬了人這種事,都產(chan) 生過不少矛盾糾紛。“兩(liang) 家如果因為(wei) 修路占塘,可能又要鬧出矛盾。”
有文化,又當過校長,德高望重的廖樹生退休後一直義(yi) 務協助村委會(hui) 處理矛盾糾紛。耒陽市推進“灣村明白人”工程後,廖樹生成了村裏第一個(ge) 官方認證的“明白人”。
等到李開生一家酒酣耳熱,心情大好的時候,廖樹生端著酒杯來到李開生跟前,對他說:“老李啊,雖然我長你一輩,但年齡差不多,聽聽我的勸,現在日子這麽(me) 好,兒(er) 女又這麽(me) 孝順,你和張家的那點事,僵持下去都沒好處。”
聽廖樹生這麽(me) 說,李開生點頭了:“你講什麽(me) 我都聽你的,但也請你幫我想想辦法把問題解決(jue) 了吧!”
一方作出讓步了,另一家就好辦了。張李兩(liang) 家最終一致保證,不再因為(wei) 這件事而起糾紛,由村裏幫忙為(wei) 李開生修路重新選線路。
耒陽市委政法委書(shu) 記郭興(xing) 中說,在耒陽,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一直是一個(ge) 治理重點和難點。在中央、省市推動“法律明白人”培養(yang) 的基礎上,耒陽著重引導“灣村明白人”當好政策法規宣傳(chuan) 員和矛盾糾紛調解員。“像廖老師這樣化解矛盾,耒陽市的‘灣村明白人’已成功執行近2500件,執行法治宣傳(chuan) 3000餘(yu) 次,各類民事糾紛下降14.2%,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矛盾不上交’。”2022年1月,在衡陽市開展的2021年績效公眾(zhong) 評估滿意率中,耒陽在衡陽市7個(ge) 縣市中排名第一;2021年耒陽市綜治民調工作排衡陽市7縣市第一;獲評湖南省平安建設工作先進縣。
提升服務在基層——
群眾(zhong) 有需要
不等也不靠
一名普通的農(nong) 民,在成為(wei) “灣村明白人”後,幫200多名村民找到了新的自來水水源。這樣不可思議的故事,發生在耒陽市長坪鄉(xiang) 潭湖村魏家灣。
平均海拔400多米的魏家灣,名字裏雖說有個(ge) 灣字,其實是個(ge) 缺水的地方。村裏2017年通了自來水,但由於(yu) 現有的水源太遠、水量太小,一到秋冬季,魏家灣的人還是要和過去一樣抄起扁擔和水桶挑水。
53歲的魏誌虎是魏家灣的一名普通村民,平日除了種田,主要靠在耒陽市做小工為(wei) 生。但魏誌虎為(wei) 人熱心,去年6月,魏誌虎在村民的推薦下,經過當地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的審核,成了一名“灣村明白人”。
在一次村裏組織的村民懇談會(hui) 上,魏誌虎向大家征求意見。一圈發言下來,大家最迫切、也是最難解決(jue) 的,就是自來水的問題。
“我們(men) 不能幹等,也不能什麽(me) 都靠政府,得自己先找到水源。找到了好水源,後續再去找政府解決(jue) ,就容易多了。”魏誌虎說。
頭上戴著草帽,脖子上掛著毛巾……去年的三伏天裏,魏誌虎早上不到7點就進山,晚上七八點鍾才回來。在人跡罕至的野林子裏,他靠著柴刀開路。半個(ge) 多月時間,水源真被他找到了。在潭湖村二組的一個(ge) 山穀,一個(ge) 泉脈若隱若現,隻要稍加擴容改造,就足夠200多人生活飲用。
“二組的泉水,憑什麽(me) 給一組用?”隔壁村民小組的一些群眾(zhong) ,對引水工程感到不滿。魏誌虎以“灣村明白人”的身份上門溝通解釋,終於(yu) 達成了水源共享的協議。魏誌虎又發動魏家灣的村民累計投入義(yi) 務勞力幾百人次,在耒陽市水利局的支持下,隻花費10萬(wan) 元就完成了預算造價(jia) 30萬(wan) 元的工程。今年春節前,來自新水源地的自來水,汩汩流入了魏家灣的家家戶戶。
村醫、護林員、鄉(xiang) 鎮企業(ye) 家、熱心人、脫貧戶……一大批有技能有熱情的村民被吸收成為(wei) “灣村明白人”。僅(jin) 僅(jin) 是脫貧戶,就有78人成為(wei) “灣村明白人”。他們(men) 服務群眾(zhong) 需要,成為(wei) 振興(xing)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的有生力量。
新風樹立在基層——
告別鋪張浪費
減輕村民負擔
耒陽三架街道七嶺社區的黃泥嘴灣村,和周邊的村子相比,顯得與(yu) 眾(zhong) 不同——村裏63戶居民的房屋形製統一,房連著房,牆挨著牆,聯排疊戶,圍成一圈。遠遠望去,整個(ge) 灣村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圍屋,正麵留有一個(ge) 醒目的入口。
徐柏林是這裏的“灣村明白人”,在外事業(ye) 有成的他,把企業(ye) 托管給了合夥(huo) 人,自己回到了黃泥嘴生活。
因為(wei) 挨得近,黃泥嘴的村民很團結。但也正因為(wei) 挨得近,誰家辦酒席,規格怎麽(me) 樣,互相都看在眼裏,於(yu) 是攀比之風漸漸起來了。
今年春節前,在外跑運輸賺了錢的村民陳友運正準備廣發請帖,為(wei) 妻子過40周歲生日。“過去我們(men) 家窮,妻子跟著我連結婚儀(yi) 式都沒辦。現在有錢了,一定要好好辦一場生日。”陳友運說,自己原本打算擺上50桌,宴請全村人。
徐柏林聽說後,上門去做陳友運的工作。“平時多一句關(guan) 心,多幫妻子做一些家務活,比起辦酒上搞得轟轟烈烈,要有意義(yi) 得多。”陳友運的妻子聽到後,也表示了讚同。
最終,陳友運把酒席大大縮減,而且不去市裏的酒樓辦,就在黃泥嘴自己的村禮堂,叫了一些親(qin) 朋好友聚了聚。
為(wei) 打破攀比之風,徐柏林推動村規民約的修訂,切實告別鋪張浪費,減輕村民負擔。
“‘灣村明白人’從(cong) 灣村內(nei) 部打開局麵,比過去由政府從(cong) 外部勸導的效果更好,為(wei) 飽受人情之苦的老百姓鬆了綁,現在已經在街道普遍推廣。在街道的征地拆遷、項目建設中,他們(men) 同樣起到了團結絕大多數身邊群眾(zhong) ,聚合力、謀發展建設的作用。”三架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曹愛明說。
“‘灣村明白人’與(yu) 普通群眾(zhong) 共飲一灣水,感情上更貼近,聯係上更微觀,他們(men) 增強了治理末梢的力量,厚植了治理力量的根基。基層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灣村明白人’就在黨(dang) 和政府的號召下幹什麽(me) 。”衡陽市委副書(shu) 記、耒陽市委書(shu) 記賴馨正感慨,“在近一年的實踐摸索中,‘灣村明白人’在矛盾調解、安全生產(chan) 、民生實事、鄉(xiang) 風文明、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已經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此基礎上,耒陽市出台和完善了“灣村明白人”工作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對選聘的“灣村明白人”實行市統籌、鄉(xiang) 考核、村評價(jia) 三級管理,結合平安建設考核,對其履職情況給予綜合考評和有效激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