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高平:“一室兩隊”警務運行機製 匯成轄區“大平安”
“轄區治安形勢複雜,原先的警務運行模式下民警疲於(yu) 應付,社區工作無暇顧及。台賬不完整、與(yu) 社區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日愈凸顯。警務運行機製改革迫在眉睫。”在談起原先的警務運行模式時,田俊峰這樣說。
田俊峰是山西晉城高平市公安局北城派出所所長,北城派出所屬於(yu) 高平市“市區三所”之一,轄區機關(guan) 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眾(zhong) 多,特殊的地理位置決(jue) 定了轄區相對複雜的治安環境。常住人口近4萬(wan) 人,出租房屋2000餘(yu) 戶,年均各類警情近4000餘(yu) 起。
2021年以來,北城派出所在《晉城市公安機關(guan) 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二十五項重點任務》政策牽引下,不斷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工作路徑,形成了以“三精+三專(zhuan) +三高”為(wei) 特點的“一室兩(liang) 隊”警務運行機製。
改革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地製宜
改革如果脫離實際照貓畫虎就會(hui) 導致新的運行模式與(yu) 現有的隊伍和轄區治安現狀不相適應,極易出現“水土不服”。
“他們(men) 自己製定了‘兩(liang) 個(ge) 當場’的工作機製,把當場處罰和現場調解利用到最大化,不拖不等把矛盾和案件及時化解在第一現場,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高平市公安局法製大隊大隊長郭帥介紹,北城派出所在“走出去”參觀學習(xi) 交流的基礎上,把經驗“拿回來”總結研究創新。
“以前自顧不暇,案卷成山,往往是被動查案,機製改革以來我們(men) 逐漸轉變為(wei) 主動辦案,根據綜合指揮室推送的治安現狀研判報告,針對突出違法犯罪行為(wei) 主動精準打擊。”辦案隊隊長牛海波說。以警務社區隊業(ye) 務數據為(wei) 支撐的信息平台為(wei) 載體(ti) ,反推公安基礎工作的拓展和夯實;以提升綜合指揮室研判整合等軟實力能力為(wei) 突破方向;以執法辦案隊精準打擊形成的合力提高社會(hui) 麵管控力度,因地製宜逐漸探索出一套適應自身實際情況的“一室兩(liang) 隊”模式。
如果說綜合指揮室是北城派出所的“最強大腦”,那麽(me) 案件辦理隊就是“精準打擊的雙拳”,社區警務隊就是推進“警網融合”的“雙腳”。
工作要各有所職 用人要知人善任
“我老伴兒(er) 第三次走丟(diu) 了,每次都是這個(ge) 張所長幫我找回來,今天我專(zhuan) 門來派出所謝謝他。”李大爺指著牆上一張照片說。
走進北城派出所,有一麵由每名民警個(ge) 人照片和從(cong) 警格言組成的牆,北城派出所教導員李海明身為(wei) 其中一員倍感自豪:“每個(ge) 人適合什麽(me) 崗位?這是我們(men) 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men) 要把適合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他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在改革之前,北城派出所分工不明確、吃“大鍋飯”現象、派出所領導臨(lin) 陣點將等眾(zhong) 多問題導致工作效能低,部分工作落實銜接不暢。“一室兩(liang) 隊”機製改革以來,北城派出所對全所民警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家庭現狀進行了摸底,逐一談話,集體(ti) 討論確定崗位調整具體(ti) 方案,讓大家都能發揮出自身最大的工作效能。
56歲的趙建東(dong) 臨(lin) 近退休,是一名任職十餘(yu) 年的老所長,退下領導崗位後仍發揮老同誌“傳(chuan) 幫帶”的作用,利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優(you) 勢,在綜合指揮室調度派出所內(nei) 的警情流轉和優(you) 化指揮室的運轉工作。有老同誌當表率,年輕民警輔警把工作做得更加有聲有色。
“三精+三專(zhuan) +三高”深耕細作
“精準、精細、精幹”的指揮室團隊,“專(zhuan) 人、專(zhuan) 職、專(zhuan) 業(ye) ”的辦案團隊,“高質、高效、高能”的社區團隊,北城派出所以“三精+三專(zhuan) +三高”為(wei) 標準,推進智慧型派出所建設,深化科技賦能、持續推進立體(ti) 化信息化防控體(ti) 係建設,不斷規範和拓展服務時空。
今年3月20日14時,北城轄區發生一起摩托車被盜案件。接警後,綜合指揮室立即向值班民警下達指令,同時調取現場監控視頻,在發現嫌疑人線索後,立即展開視頻追蹤和無人機巡航,民警在綜合指揮室調度下半小時內(nei) 鎖定被盜摩托車藏匿地點,經過近兩(liang) 個(ge) 小時蹲守,將前來轉移被盜摩托車的嫌疑人當場抓獲。一屏觀全域,一網聯全城,綜合指揮室目前已經整合了各類社會(hui) 資源監控及各類平台,硬件設施初具雛形。
在“情指勤輿”一體(ti) 化運行的支撐下,“一室兩(liang) 隊”的協同配合和合成作戰優(you) 勢持續賦能疫情防控工作。綜合指揮室在發揮“大腦中樞”作用協助辦案隊偵(zhen) 破案件以後,通過反向研判案件發生原因,向社區警務隊反饋情況,社區警務隊因需施策,轄區發案率同比下降。
“以前我們(men) 市場經常有喝酒鬧事的,現在派出所的經常來走訪、巡邏,監控探頭也裝上了,你在這打架,民警在所裏都看得一清二楚,門上貼的提示語‘打架成本’也計算好了,現在喝酒鬧事的是真少了。”飯店老板說。“今年以來,我所接處警1200餘(yu) 起,每一起警情都有法定支撐的落腳點。”接警員郭鄭宇說。發案率同比下降,破案率同比上升,機製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一張張規範的現場警單,一次次執法記錄儀(yi) 的回放點評,一聲聲對講機裏傳(chuan) 來的“警情已處置完畢”的聲音,一個(ge) 個(ge) “小平安”匯成了轄區的“大平安”。(記者 朱紫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