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汙水直排 淮安“水”問題為何反複出現
4月2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中央環保督察第三批5個(ge) 典型案例,江蘇淮安在列。通報顯示,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當月督察江蘇省發現,淮安市部分區縣汙水收集處理不到位,生活汙水直排、溢流現象多發,水環境問題突出。
“生活汙水直排現象較為(wei) 普遍”
水對淮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以淮河得名,運河穿城而過,坐擁洪澤湖,古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譽。然而,據生態環境部通報,淮安市內(nei) 多處排汙口汙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超地表水Ⅲ類標準數倍,當地部分水體(ti) 黑臭問題突出。
在淮安市鹽河城區段,督察組抽查發現,約3公裏河道內(nei) 竟有5個(ge) 雨水排口在晴天排汙。排汙口處惡臭撲鼻,乳白色的汙水向外擴散,在水麵形成明顯汙染帶。據測算,僅(jin) 這5個(ge) 排汙口,每天入河汙水量就超過2000噸。
在淮陰區鹽河小區東(dong) 側(ce) 水溝采樣,監測顯示,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達183毫克每升、40.4毫克每升,分別是地表水Ⅲ類標準的9.15倍和40.4倍。在清江浦區清安河、洪福河,采樣監測同樣顯示為(wei) 黑臭。
調查還發現,部分汙水收集處理工程後期運維監管同樣存在“漏洞”。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群眾(zhong) 曾舉(ju) 報淮安區林集鎮汙水處理廠空轉。此次督察發現,當地雖對損壞汙水管網進行維修更新,但後續管理不到位,又有多處出現破損,汙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依然偏低。調閱在線監測數據發現,部分時段汙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不到20毫克/升,清水進、清水出。就全市而言,淮安市建成區生活汙水日產(chan) 生量約51萬(wan) 噸,但2021年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率僅(jin) 為(wei) 44%,“生活汙水直排現象較為(wei) 普遍”。
趙公河連續被“點名”
中央環保督察組還發現了淮安一些重要河流汛期水質明顯下滑的問題。其中提及,2021年7月,淮安市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僅(jin) 為(wei) 27.3%,同比下降9.1個(ge) 百分點。趙公河等4條河流水質甚至降至劣Ⅴ類。
人民網梳理發現,去年12月,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曾集中通報的第三批次典型案例,趙公河問題亦位列其中。
洪澤湖作為(wei) 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是國家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重要調蓄湖泊和蘇北地區重要水源,生態功能十分重要。按照江蘇省2021年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要求,淮安市趙公河入湖節製閘等7個(ge) 主要環湖入湖河流斷麵水質考核目標為(wei) Ⅲ類。但監測數據顯示,去年1-12月份,趙公河考核斷麵累計均值水質為(wei) Ⅳ類,未達Ⅲ類考核目標。
彼時,江蘇省環保督察組披露了造成趙公河水質問題的原因。通報稱,淮安市政府印發掛牌督辦通知後,淮陰區統籌推進不力,整治方案流於(yu) 形式。2021年7月編製完成《趙公河入湖節製閘斷麵水質達標整治方案》,製定的5項重點整治工程普遍缺乏針對性,且均未明確完成時限,其中洪澤湖古堤(二河西堤)生態修複、張福河河道修複等內(nei) 容與(yu) 趙公河水環境整治基本無相關(guan) 性;列入黑臭水體(ti) 整治工程的頭堡中心溝、合興(xing) 中溝、下官溝,實際已於(yu) 2020年完成。核查發現,趙公河幹支流整治不到位,其中大寨河(吳城鎮區段)水體(ti) 明顯黑臭,水質呈劣Ⅴ類,大寨中溝河道淤塞嚴(yan) 重。
緊鄰趙公河的馬頭鎮吳城、高家堰鎮韓橋汙水處理廠雖已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但鎮區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長期不到位,生活汙水直排或間接排入趙公河。馬頭鎮吳城清水灣小區汙水管網破損,汙水長期直排外環境。經調查,趙公河匯水區域內(nei) 約有200餘(yu) 家畜禽養(yang) 殖場(戶),基本沿河而建,部分未規範建設糞汙收集貯存設施,違規使用未經防雨防滲處理的土塘貯存養(yang) 殖廢水,滲塘汙染問題較為(wei) 普遍。
省市兩(liang) 級加緊部署整改
淮安相關(guan) 問題被通報後,省市高度重視,整改工作迅速啟動。
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發出的當天上午,淮安市委常委會(hui) 即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嚴(yan) 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真正把責任落下去、壓力傳(chuan) 到位,將工作抓起來、問題解決(jue) 好。要求淮安市生態環境局強化統籌協調、業(ye) 務指導、組織推進,對涉及多領域、多部門的問題,會(hui) 同相關(guan) 單位共同研究對策。各職能部門要堅持“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ye) 必須管環保,管生產(chan) 必須管環保”。
26日下午,淮安市長史誌軍(jun) 率隊到淮陰區、清江浦區現場督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問題整改工作。史誌軍(jun) 要求,屬地和相關(guan) 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協作配合,細致摸清環境實情,進一步排查水質問題成因。要堅持標本兼治,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製,防止老問題反複、新問題萌發,持續鞏固提升整改成效。
27日上午,江蘇省副省長儲(chu) 永宏赴淮安現場督辦並召開整改專(zhuan) 題會(hui) 。儲(chu) 永宏表示,要堅持以案為(wei) 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對督察交辦問題,事不過夜抓整改,一項一項抓落實,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的生態環境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要堅持以督促改,舉(ju) 一反三,加快推進攔蓄汙水治理、黑臭水體(ti) 治理和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著力解決(jue) 城鎮汙水治理問題;要堅持以改促治,以督察整改為(wei) 契機,下定決(jue) 心、標本兼治,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