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成長,更加懂得珍惜、懂得奉獻”(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
“90後、00後已成抗疫生力軍(jun) 。希望你們(men) 肩負青春責任,用‘堅持、堅守、堅定’守護人民健康。”
“同學們(men) 要在疫情中不斷思考、不斷成長,提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
5月3日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寢室樓臨(lin) 時黨(dang) 總支舉(ju) 行線上黨(dang) 課,2020年曾馳援武漢的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畢宇芳懇切地和年輕的醫學生們(men) 交流戰疫感悟。
疫情防控大考麵前,上海交大醫學院的學生們(men) 挺身而出,成為(wei) 抗疫一線的誌願者。
一部電話、一台電腦、一支筆、一張紙,不寬敞的宿舍成了“戰場”。3月以來,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閆雨蒙與(yu) 室友一起成為(wei) 流調誌願者。校園裏,這樣的“臨(lin) 時流調辦公室”還有很多,89名學生主動請戰,參與(yu) 上海多個(ge) 區的流調工作。
還有很多醫學生成為(wei) “大白”誌願者。2021級臨(lin) 床檢驗診斷學研究生徐揚4月24日起為(wei) 社區居民核酸采樣,所在團隊已完成16萬(wan) 餘(yu) 人次采樣量。
3月9日到4月30日,95後外科學博士研究生潘文鋒參與(yu) 誌願服務50餘(yu) 天、近500個(ge) 小時。維持核酸采樣秩序、發放抗原試劑盒,製作抗疫小視頻、編輯抗疫指南合集……“需要青年人出列的時刻,必須站出來!”
碩士研究生朱涵菁被封控在閔行區某小區,她主動請纓成為(wei) 小區“家庭醫生”,為(wei) 被玻璃劃傷(shang) 的老人包紮傷(shang) 口,為(wei) 卡了喉嚨的小朋友取出魚刺……“多幸運,我們(men) 有個(ge) ‘朱醫生’。”居民們(men) 的話讓她深受鼓舞。
博士研究生劉彥君是學校東(dong) 7樓15層樓層長,參與(yu) 分發同樓層18間寢室、45名同學的一日三餐和防疫用品。有個(ge) 同學出現焦慮情緒、引發過敏反應,她迅速向駐樓老師匯報、拿到所需藥品,還時常與(yu) 之交流,幫助緩解壓力。
“經曆特殊時期,我們(men) 在成長,更加懂得珍惜、懂得奉獻。”2019級碩士研究生楊於(yu) 權道出上海交大醫學生們(men) 的心聲:在前行中成長、曆練,書(shu) 寫(xie) 屬於(yu) 新一代的青春之歌。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09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