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入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係列活動
減輕災害風險 守護美好家園
河北省深入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係列活動
倪嶽峰王正譜作出批示
今年5月12日,是第14個(ge) 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省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出“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主題,深入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係列活動。
在全國防災減災日即將到來之際,省委書(shu) 記倪嶽峰,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王正譜就河北省2022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係列活動作出批示。
倪嶽峰在批示中強調,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2016年7月28日總書(shu) 記在唐山考察時就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為(wei) 我們(men) 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責任,完善體(ti) 係,整合資源,統籌力量,全麵提升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要深入做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全麵消除隱患,夯實基層基礎,加強洪澇幹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風險預警監測,強化實戰演練,加強物資保障,推進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要以舉(ju) 辦防災減災日係列活動為(wei) 契機,廣泛開展安全宣傳(chuan) 教育,大力弘揚唐山抗震精神,促進全民參與(yu) 、社會(hui) 共治,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
王正譜在批示中指出,提高全社會(hui) 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對於(yu) 構建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ti) 係、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維護社會(hui) 大局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今年是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加快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之年,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至關(guan) 重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開展第14個(ge) 全國防災減災日係列活動,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健全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ti) 製機製,持續推進風險防範、災害預警、應急準備、搶險救援、災害救助、恢複重建等全鏈條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體(ti) 係建設,夯實自然災害防治基礎。要圍繞“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防災減災日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chuan) 活動,積極推進防災減災救災教育進企業(ye) 、進學校、進社區、進農(nong) 村、進家庭,提升群眾(zhong) 防範意識和自救能力,努力營造全社會(hui) 支持參與(yu) 防災減災救災的濃厚氛圍。
周密安排部署,形成全社會(hui) 參與(yu) 的良好氛圍。全省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今年防災減災日活動,結合本地區、本領域和疫情防控實際,做出周密安排部署。5月6日,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了“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係列活動”新聞發布會(hui) 。全國防災減災日期間,省減災委辦公室組織全省開展四方麵防災減災活動,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chuan) 教育,持續推進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做好災害應對各項準備,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鼓勵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成為(wei) 搶險救災群防群治的基本力量。
積極防範應對,科學有效處置各類自然災害。近年來,河北省紮實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2021年,河北省有效應對16次強降雨過程和嚴(yan) 重秋汛,全省水庫、重要堤防、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度汛,蓄滯洪區分洪滯洪無一傷(shang) 亡。全省未發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災,未發生草原火災和人員傷(shang) 亡。有效處置地震、地質災害事件,未造成人員傷(shang) 亡。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zhong) ,下撥救助資金和物資,有力保障受災群眾(zhong) 的基本生活。
聚焦重點領域,不斷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河北省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基本建立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wei) 主力、以專(zhuan) 業(ye) 救援隊伍為(wei) 協同、以軍(jun) 隊應急力量為(wei) 突擊、以社會(hui) 力量為(wei) 輔助的全省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擴大物資實物儲(chu) 備規模,拓展物資協議儲(chu) 備,優(you) 化物資儲(chu) 備布局,全省救災和應急物資綜合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記者潘文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