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大巴進高校 南京首次嚐試畢業生“見麵不接觸”求職
24小時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蘇康碼、行程碼……5月10日14:30,帶著“頂配”防疫“通行證”,兩(liang) 輛載著11家企業(ye) 麵試官的“麵試大巴”開進南京工程學院,為(wei) 畢業(ye) 生帶去150個(ge) 崗位500餘(yu) 個(ge) 用人需求。此舉(ju) 直擊疫情下高校畢業(ye) 生應聘麵臨(lin) 的“企業(ye) 進不去,學生出不來”的痛點。
南京市勞動就業(ye) 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韓小燕介紹,在本次招聘中,南京首次嚐試“見麵不接觸”求職麵試,整個(ge) 過程麵試官不下車、全程封閉。雙方通過語音對話係統隔窗麵試,既麵對麵,又不接觸。
記者現場看到,大巴車一麵開拓成麵試窗口,11家企業(ye) 同步麵試,車窗上印有企業(ye) 信息。為(wei) 保證麵試雙方平等性,現場搭建起1.2米高麵試台,讓雙方處於(yu) 同一高度。大巴車另一麵張貼著校園直通車就業(ye) 政策,學生可掃碼線上投遞簡曆。在等待區,麵試學生保持一米距離等待。車輛右側(ce) 最後一個(ge) 窗口還貼心地設置就業(ye) 指導專(zhuan) 區。
招聘現場,南京工程學院自動化數控技術專(zhuan) 業(ye) 大四學生劉夢瑤參加了三場線下麵試。在今年春招中,通過線上麵試較難找到心儀(yi) 就業(ye) 機會(hui) 的劉夢瑤,終於(yu) 等到一場線下招聘。她認為(wei) ,線下麵試更有儀(yi) 式感,能更好展示自己的綜合能力。現場已有企業(ye) 明確向她拋出“橄欖枝”。
帶著軟硬件研發、招投標、售後服務等6個(ge) 崗位需求,江蘇翰林正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樂(le) 寶玲當天坐上了特別的麵試官位置。她認為(wei) ,麵試是雙向信息交流,線下麵試讓企業(ye) 能更好地表達用人需求、展示優(you) 勢,麵試雙方多了一層心理信任感的鏈接。
當天參加麵試的用人單位與(yu) 畢業(ye) 生前期已在網上投遞過簡曆,互有意向。2022年春季,南京工程學院進行了30餘(yu) 場線上招聘會(hui) ,共提供約3000個(ge) 就業(ye) 崗位。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史國君介紹,今年學院有6500餘(yu) 名畢業(ye) 生,學院希望能最大限度滿足畢業(ye) 生麵試招聘需求。韓小燕告訴記者,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已與(yu) 南京所有高校取得聯係,此後隻要高校有需求,“麵試大巴”就會(hui) 載著定製的招聘企業(ye) 麵試官開進該高校。
據了解,本輪疫情以來,南京市人社部門不斷創新,通過線上招聘、直播帶崗、“空中校企專(zhuan) 場”麵試等方式,為(wei) 企業(ye) 和畢業(ye) 生“牽線”:5月7日,組織線下“隔屏麵試”,創造企業(ye) 和畢業(ye) 生“麵對麵”交流機會(hui) ;5月10日上午,在防疫要求相對較低的南京棲霞區,組織50家用人單位攜1200餘(yu) 個(ge) 崗位,赴南京信息職業(ye) 技術學院開展南京今年首場線下校園招聘。就業(ye) 招聘正逐步從(cong) 線上轉到線下,進一步實現精準對接,提高畢業(ye) 生的就業(ye) 簽約成功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